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1153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希望安养庇护所暑期社会理论8-61:49:51完毕在南京万家帮希望安养庇护所的暑期社会理论已经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了,回忆起月初留在南京的那十个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对于南京万家帮希望安养庇护所,可以说,我再熟悉不过了。南京万家帮希望安养庇护所是我们院的长期志愿效劳基地,从它去年十月创办以来,我们院就一直有志愿者,包括我,到那里进展志愿效劳。这半年,我和一个大一的同学一起,负责文学院在这个基地的所有志愿效劳工作,组织志愿者进展每周的效劳,我自己上学期也去了近10次,可以说,我见证了这个民间助残组织的诞生和开展。这次的暑期社会理论,也是应万家帮负责人的要求,经教师的同意组织的,是我们平时

2、效劳的一种延续,本着对这个机构的感情和对志愿效劳的执着,虽然我不是南京人,但我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在这里志愿效劳,进展暑期社会理论。由于对万家帮比拟熟悉,又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我参与到了前期的筹划及联络工作中。工作很琐碎,很费事,但和队长两个人在一起,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和院里教师确定一些事项,我感觉很充实,即使是在考试期间,但我仍然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在我们的小分队中,我是前期效劳的通讯员。考虑到活动的整体性和长期性,与报社的联络工作由队长承当,我主要是承当起的在网上发通知、发新闻稿的任务。对于一个文学院的学生,这个工作可能真的不算什么,但我从中领会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传播爱心的责任。虽

3、然在万家帮进展志愿效劳对于我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但这次的暑期社会理论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原因就在于效劳对象的变化。以前我们面对的通常是一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甚至是比我们还大一些的智障人群,虽然智力有问题,但最起码,我们可以交流,可以说话谈心,而这一次,庇护所里却来了一批新成员:从不说话的沈家欣、听话爱笑的徐子月、流口水的宋洋。他们都是一些患有自闭症或者是孤独症的孩子,都还只有十岁左右。他们几乎没有语言才能,我们无法和他们交流。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使他们一出生就成为了正常人眼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能就读于正常的小学,而是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听万家帮的教师说,他们在学校里几乎不学习什么

4、知识,主要是训练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而在万家帮这个大家庭里,教师给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康复训练、知识学习、游戏等等。而我们志愿者所要做的,就是帮助那里的教师,陪着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做操、一起练字、一起做数学题这个工作,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当大家都投入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甚至是一种挑战。虽然我们也是师范生,但教育对象不同,我们没有特殊教育的知识,一些好心的举动有时却对这些孩子的康复训练没有好处。而且,虽然那些孩子不说话,但他们的奇怪举动有时让我们很无语。沈家欣平时不说话,只是在我们训练她,尝试让她开口时她才会用一种近乎原始的声音发出“啊”的声音。她喜欢蹭在我们志

5、愿者的身上,还喜欢玩扑克牌,刚开场,我们志愿者会顺着她的意愿陪着她玩,而他们的教师说这是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病症,需要我们引导他们,逐渐淡化这些需求。宋洋几乎没有吞咽的功能,口水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而且他还特别好动,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总是很辛苦,常常要跟在他的后面跑,每隔几分钟还要给他擦一次口水。半天下来,我们常常是满身口水地回学校。子月很听话,常常和我们一起画画、写字、做数学题,她也能发出一些声音,教师们说经过训练,她将来一定可以说话,和她在一起玩,我们也很快乐。7月4日,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驻南京万家帮希望安养庇护所社会理论基地正式挂牌成立的日子,也是我们这次暑期社会理论的启动仪式,院领

6、导和锁金街道的领导都出席了我们的仪式。看着自己效劳了近一年的万家帮庇护所正式与学院签署了协议,将双方的合作推向深化,同时也逐步走上了标准化,我们的心中非常的冲动,我相信,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我会在这里继续效劳下去。七月的南京充分发挥了它“火炉”的威力,持续的高温让我们所有的志愿者热得喘不过气来。我们想过放弃,但想起那群孩子,所有人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留下。前期志愿效劳的人员是由我安排的,考虑到天气的炎热,从7月7号开场,我们将每次的志愿效劳时间由半天延长至一天,以避开中午最毒辣的阳光。我们所有的志愿者没有向恶劣的天气屈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正是“效劳别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效劳精神,催促我们做下去、坚持下去,我们相信,我们小小的付出,是送给他们和他们家人最好的礼物,我们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十天的时间相当短暂,那几个孩子也许就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也许我们再也没有时机见到他们。但是,这一次的人生经历却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很多很多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