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1151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活动点拨 1教材第61页活动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自然地理格局和降水的时空差异。(2)水系的分布。(3)地形与地下水。(4)聚落的分布和产业布局。2教材第63页活动(1)以色列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奇缺,不适宜发展耗水量大的作物。(2)以色列除了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外,还通过咸水和海水淡化来“开源”,通过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等措施来“节流”,从而使水资源由“少”变“多”。(3)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学研究。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适度地改造地理环境。发展科技是

2、人类解决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3教材第65页活动(1)吐鲁番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主要靠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坎儿井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可以在减少蒸发消耗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但是如果大量开挖机井,虽然在短时间内机井可以保证水资源的供给,但长此以往,此种做法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坎儿井断流,同时也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灌溉技术;研究本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控制本地区人口容量;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更新升级;等等。(2)首先,要分析我国北方资源的供需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规模大、

3、消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降水量小,河网密度小,因此,缺水现象日益严重。其次,针对分析出的问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各领域专家的观点,综合提出自己的对策。学业达标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该年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解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是因为利用的成本低,投入少。答案:D2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4、,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修建水库控制城市规模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优先发展工业ABC D解析:因为城市的发展规模,我们无法控制,不能再优先发展工业,适当发展高科技产业,既消耗水少,经济价值又高。答案:D.Com3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可能是()A深层地下水 B冰雪融水C海水 D地表河湖水解析:在2 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可能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更不可能淡化海水,利用的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水。答案:D4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

5、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 BC D解析:目前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具体为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以本题选D选项。答案:D5有关世界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B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的多年平均径

6、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少C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多D我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第六位,巴西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首位解析:大洋洲的人均径流量最多,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人均不多;中国水资源总量是世界第六位,但是水力资源是世界的首位;巴西的水力资源居世界的第三位。答案:A由于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源问题。200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据此回答67题。6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源的是()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

7、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7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A BC D解析:第6题,在选择时要把握住一点,即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解决水源问题的国家多是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第7题,造成目前某些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因此选D。规定城市水价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用水量的重要措施。答案:6.B7.D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

8、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材料二下图为水资源利用的进步。(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地区,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说明了人类获取水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多,水资源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水体转化上具体说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3)人们为了增大水资源的数量,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_,以此来缓解水资源_的矛盾。(4)当前水资源质量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_。(5)从材料二的三幅图来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答案:(1)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2)数量上:地表水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当地河湖水异地河湖水;质量上:海水淡水。

9、(3)跨流域调水和修建大型蓄水工程时空分布不均(4)工农业和生活造成的水污染(5)科技进步能力提升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A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解析:由图例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严重缺水,主要是降水量少引发的。而东南沿海,降水丰富,农村用水充足。答案:A10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植被C地貌 D土壤解析:贵州地表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造成地表水贫乏,水资源不足。答案:C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

10、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1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1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据上图,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

11、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故第11题选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故第12题选C。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第13题选A。答案:11.A12.C13.A1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流域流域面积(104 km2)人口(万)水资源量(108 m3)水资源利用量(108 m3)珠江流域5813 955.186 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 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 825.129 274.221 737.1

12、2海河流域3210 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 502.13625.29656.92(1)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流域。(2)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上海是由于_。(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结合人均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华北地区所在的海河、黄

13、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而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数量增长很快,水资源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多余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第(3)题,分析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用水紧张的原因要从两大城市所在的气候区和水资源利用状况方面分析:天津位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小,造成资源性缺水;而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身并不缺水,但由于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性缺水。第(4)题,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答案:(1)珠江海河(2)华北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水资源不足(资源性缺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4)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修建水库;开发新的水源(如淡化海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加强法制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