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1028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技术交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技术交底卡片(GL01-26)编 号:合同段号:(施工)ZB1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样做高速公路ZB1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安徽省高等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阳高速公路JL1驻地办工程名称施工时间桩号及部位预制梁片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技术要求一、穿预应力筋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避免下料过长造成浪费。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应主要考虑预应力筋的锚具形式、构件孔道长度、张拉设备与施工方法等 因素,由于预制梁采用两端张拉,故每根钢绞线的长度按L=L0+2(L1+L2+L3+L4)确定:L0:孔道长度;L1:工作锚厚度;L2:油顶长度;L3:工具锚厚度;L4:工作长度(650mm)

2、; 2、钢绞线下料穿束:钢绞线下料场应在平坦,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长期无遮盖暴露,以免生锈,也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拽,防止钢绞线磨伤和扭曲,下料 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50mm范围以内。技术(设计)要求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钢绞线盘放松时会产生很大的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用钢管制作成简易的铁笼架。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筋卷中逐步抽出,较为安全。钢绞线的下料宜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因钢绞线为高强钢材,如局部加热或急剧冷却,将引起该部位的退火和脆性变态等力学性能改变,在小于允许 张拉力的荷载下即可造成脆断破

3、坏,危险性很大。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平台上,每隔1m用22号铁丝按需要将几股钢绞线扎成一组,然后捆扎在一起,形成预应力钢丝束,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根与根之间不得 相扭,并将铁丝头扣向里,以便穿束时顺利通过孔道,编好束的钢绞线标明所使用梁片 的种类及孔号,以免用错。将钢束按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先把钢束或穿束器的 引线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渐将钢束拉出到另一端。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畅通,无水和其他杂 物,检查钢束的规格、总长是否符合要求。二、张拉: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在张拉过程

4、中相互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相互重合。对钢束施加预应力之前,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预制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 拉顺序为Nl、N3、N2、N4号刚束;钢束张拉采用双控,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f pkpk是钢绞线的抗,压强度标准值)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米取下列程序之一:Of初应力(10%f )focon (持荷2min锚固)pkO con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张拉端头1、张拉作业程序:清理锚垫板及钢绞线表面;安装工作锚

5、环;装工作夹片;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安装要求千斤顶轴线与钢绞轴线重合就位;安装工具锚;用钢管打紧工具锚 夹片;张拉向千斤顶张拉缸供油至初设计油压;测量初设伸长值;供油至设计油压;测 量控制力伸长值;锚固;打开进油截止阀,张拉缸回油锚固;向千斤顶回油缸供油活塞回程;退顶。2、张拉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张拉操作平台(工作架)的搭设。构件端头清理及钢绞线清理。动力电源及照明 电源的布置。张拉班组布置及安全技术交底。工具锚、限位板配备及配套工具准备等。3、张拉伸长值的量测:采用量测千斤顶油缸行程值方法。在初设应力时,量测油缸外露长度,在相应分级 的荷载下量测相应油缸外露长度,如果行程不够中间锚固,则第二级

6、初始荷载应为前 一级最终荷载,将多级伸长值叠加,即为初设应力至控制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关于推算伸长值,可根据弹性范围内张拉力与伸长值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如初应 力为10%控制张拉力,初应力至控制应力间荷载差值为90%张拉力。4、预应力米用应力-应变双控制的复核,预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控制为辅的 双条件控制。伸长值校核是检验张拉控制力的手段,若钢绞线控制应力已达到设计值, 并且实际量测伸长值在计算伸长值的-6%+6%范围内合格。钢束断滑丝 要求:束中冋一束截面不超过钢丝总数1%,且断滑丝不超过一根。否则应暂停张 拉,查明原因,在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后张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类别检查项目及控制

7、数钢丝束和钢绞线束每束钢丝断丝或滑丝1根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 断面钢丝总数的1%单根钢筋断筋或滑移不容许5、理论伸长值的确定实际伸长值AL在建立初应力后开始量测,量得的伸长值AL还应加上初应力以下 的的推算伸长值AL2 ,即AL =AL1 +AL2。推算确定0至初设应力伸长值AL 2。由 于各力筋的下料长、弯曲度不一致,可取张拉控制应力的10 %或15 %作为初设应力。 在初应力以下拉伸过程中,既有弹性伸长,也有非弹性伸长,不宜采用量测方法。推算 时以实际伸长值与实测应力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或近似的采用张拉过程中相邻级的伸 长值。6、千斤顶的定位安装6.1、套上相应的限

8、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板尺寸。6.2、装上张拉千顶,并且与油泵相联接。6.3、装上工具锚板。注意工具锚孔位置应与工作锚孔严格对应6.4、装上工具夹片,夹片表面包垫一层塑料薄膜。6.5、用约大于钢绞线直径610mm的钢管套在钢绞线外将工具夹片打紧。7、钢绞线张拉7.1、向千斤顶张拉油缸慢慢送油,当达到初张拉应力设定值时。暂停送油并稳定 油压。7.2、测量预应力筋伸长量。测量时以千斤顶缸套的长度变化作为基准,精确到 mm单位。7.3、继续送油直至设计张拉值,此时以校定的油表对应读数作为控制值。稳定油 压,测量伸长量。7.4、复核实际伸长量是否符合设计伸长量和施工规范要求。7.5、按照张拉

9、施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施工规范等要求做好张拉原始 记录。8、锚固& 1、松开送油油路截止阀,张拉活塞在预应力筋回缩作用下回程若干毫米,工作 夹片跟进锚固预应力筋。& 2、关闭回油油路截止阀,向回程油缸送油,活塞慢慢回程到底。& 3、按顺序取下工具夹片、工具锚板、张拉千斤顶、限位板。& 3、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 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或不大于下表所列容许值。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容许值(mm)锚具、接缝类型变形型式容许值钢制锥形锚具预应力筋回缩、锚具变形6夹片式锚具(用于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筋回缩、锚具变形6墩头锚具缝

10、隙压密1JM15锚具用于预应力钢丝时预应力筋回缩、锚具变形3用于预应力钢绞线时6粗钢筋锚具(用于精轧螺纹钢筋)预应力筋回缩、锚具变形1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缝隙压密1水泥砂浆接缝缝隙压密1环氧树脂砂浆接缝缝隙压密19、单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应先少许加力,将垫板位置按设计规定找准,然后 按规定张拉程序张拉。张拉完毕,将钢绞线锚固,测出实际伸长值,并作好张拉记录。三、填写预应力记录表。四、孔道灌浆:1、水泥浆的制备泥浆设计是灌浆工艺的关键之处,合格的水泥浆应是:和易性好;硬化后孔 隙率低,渗透性小;具有一定的膨胀性,确保孔道填充密实;高的抗压强度; 有效地粘结强度;耐久性。孔道注浆所用的水泥浆,须用

11、不低于52.5#普通硅酸盐 水泥拌制。但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C50,且流动性干缩性、 泌水性指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室配比设计,并按试验室配合比施工。水泥浆应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足够的工作时间(可掺缓凝减水剂),有较大的流动 性稠度控制在14s18s;较小的干缩性要求水灰比应在0.30.45;泌水性搅拌后3 h 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4%。水泥浆过筛,每次拌量以不超过40分钟的 压浆使用量为宜,水泥浆在使用和运输压注过程应经常搅动,以防止沉淀。2、水泥浆压注2.1、水泥浆的制备孔道注浆所用的水泥浆,须用不低于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但水泥浆和水 泥砂浆的

12、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C50,且流动性干缩性、泌水性指标应符合施工规 范要求进行试验室配比设计,并按试验室配合比施工。水泥浆应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足够的工作时间(可掺缓凝减水剂),有较大的流动 性稠度控制在14s18s;较小的干缩性要求水灰比应在0.40.45;泌水性搅拌后3 h 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4%。水泥浆过筛,每次拌量以不超过40分钟的 压浆使用量为宜,水泥浆在使用和运输压注过程应经常搅动,以防止沉淀。2.2、水泥浆压注灌浆顺序应先下孔道后上孔道。灰浆泵进行灌浆过程中,水泥浆应均匀缓慢地注 入,压浆不得中断一次完成。压浆中途发生故障,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否则 用压力水冲

13、洗干净,研究处理再继续灌浆。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当孔 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1.0MPa。灌满孔道并封闭气孔后,宜灌浆 至最高点排气孔排尽空气并溢出浓浆再继续加注至0.50.6 MPa,并稳定一段时间为 止,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为确保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可在灰浆中掺入适量的微 膨胀剂,如0.05%。0.1%。的铝粉。水泥砂浆初凝后方可卸压浆阀。2.3、压浆作业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办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准备工作检查;压浆设备齐全,均能正常运转。材料数量充足并通过正式验收。 灰浆配合比和组成材料投放顺序。孔道清洗情况。灌浆孔、出浆孔的检查。气候适宜 性检查;灌浆操

14、作中的检查;观察压浆压力、检查任何渗漏;稳压压力、稳压时间检 查。取样检查灰浆28天标养抗压强度。灌浆作业试验段如出现灰浆不饱满,应停止作 业查找原因。3、压浆作业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办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3. 1、灌浆孔道应压水清洗干净,并检查灌浆孔、出气孔是否与预应力筋孔道连 通,否则,应事先处理。3.2、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以减少预应力损失。3.3、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 气孔排气和沁水。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运行,不得中断, 并应将所有最高点的排气孔依次一一放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畅。较集中和邻近 的孔道,

15、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在压浆前用压力水 冲洗通畅。对慘加外加剂沁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孔道内饱满时, 可采用一次压浆的方法;不慘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压浆法,两次压浆的间隔 时间宜为3045min。3.4、灌浆顺序应先下孔道后上孔道。灰浆泵进行灌浆过程中,水泥浆应均匀缓 慢地注入,压浆不得中断一次完成。压浆中途发生故障,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否则用压力水冲洗干净,研究处理再继续灌浆。灌满孔道并封闭气孔后,宜灌浆至最 高点排气孔排尽空气并溢出浓浆再继续加注至0.50.6 MPa,并稳定一段时间为止。 为确保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可在灰浆中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如0.05%。0.1%。的铝 粉。水泥砂浆初凝后方可卸压浆阀。3.5、浆液的温度要控制在25C以下,否则浆体容易发生离析。可采用温度较低 的水拌制水泥浆,必要时加入冰块。3.6、准备工作检查;压浆设备齐全均能正常运转。材料数量充足并通过正式验 收。灰浆配合比和组成材料投放顺序。孔道清洗情况。灌浆孔、出浆孔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