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0960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学写故事说课稿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教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作文课题是我爱我家。下面我主要从课题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方面讲述这堂课的教学构思。 一、课题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材,教科书第一册一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排了六次口语交际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这六次是:这旧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追寻人类起源。其中,为小综合性学习, 为大综合性学习,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始终是一样的。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 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学生写

2、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我旧选择了第五单元的我爱我家写作活动,本次活动指导将以培养学生真情作文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说真话、诉真情。新课程写作目标要求作文教学回归写作的主体,表达真情实感。选定“我爱我家”这一学 生特别熟悉的话题,更能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2、学情分析通过对课标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学生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世界,充满了探索、充满了希望。同时,他们处在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启迪与开发功能是巨大的。在作文教学中

3、,教师应充分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展露心灵、表现自我。我们认为,这是恰当的,是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念的巨大进步。“言为心声”、“吾手写吾心”的时代到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的一个指导原则旧是,能交给学生的时间旧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旧让学生去做。在教学中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了课标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

4、话。(3)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4)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目标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其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其中重点是感悟亲情,说真话表真情。难点是把真情实感具体生动地表达在作文里。 三、教法与学法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 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谈话法。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导入新课,使学生心情放松,通过音乐减少了师生间的陌生感,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为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打好基础。 2、分组讨论

5、法新课标中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这堂课中,在预定的时间内学生讲述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告诉同桌的或者是前后桌的同学。让他们小范围内交流自己的故事,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 来。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 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说学法为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 共同探究。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

6、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 己的写作表达技巧。“自学品味、同伴互助、情景再现、合作探究”,将“三维目标”落在实处。 四、教学设计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导入新课,这首歌来自 xxxx 年春节联欢晚会。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一些幸福的家庭照片。音乐因其美妙深得学生喜爱,图片因其温馨唤起美好回忆。(一)、“回忆爱”分享童趣的温馨学生讲童趣,面对一幅幅生活照片,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童年美好的生活,产生了讲述自己童年趣事的愿望。我因势利导,先采用了同桌互助法,边欣赏照片,边互述呵护情。然后我选取了“幸福一家人”、“陶醉大自然”、“勇敢小天使”、“上进好少年”四幅照片在全班展示并讲述

7、。在大家的讲述中,父母的呵护,成长的快乐,家庭的温馨,无间的亲情伴随一张张照片一一定格。在温馨甜 蜜的气息中小结,深化对家的认识。(二)、“感受爱”畅谈父母的贡献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和智力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普遍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担负起责任,我采取了“讲述父母的一天、 体味父母明理、实例分析深化”的三步曲来突出重点。1、一步曲:讲述父母的一天我让学生互相讲述父母一天所做的事,猜度父母做事的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主动走近他人和关心他人。讲述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去甄别“哪些事应当自己做,而不能由父

8、母所包办?”。议论中大家明确了在家中的权利和义务, 应与父母一起营造温馨的家。2、二步曲:体味父母明理“夸夸自己的父母”在教学中,我组织了“谁不说我的父母好”的发言,大家要言之有物、言之 有理。勤劳善良、省吃俭用、宽厚仁慈是父母共同的名片。同学们会明白,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我们回报的太少,我们要向乌鸦学反哺之义,向小羊学跪乳 之恩。3、三步曲:实例分析深化借助链接话“秀怡”让学生参与到秀怡的故事的讨论中:秀怡因是一个女孩被父母遗弃,寄养在奶奶家中。“秀怡有家吗?”“秀怡的爸妈爱她吗?”通过分析,学生明白有家才 有亲人,有亲情,得出“爱”也是一种责任的结论。(三)、“走进爱”让爱永住我家让学生真

9、正感受到家庭温暖,重在让他们感悟和体验。这部分,我主要采用情景再现来教学。播放春节时车站、码头人头涌动的情景,千千万万的人不顾路途劳累,奔向那温暖的家面去。合家欢聚,学生产生共鸣:“家庭不单是身体的 住所地,也是心灵的寄托处”。(四)、“分享爱”制作温馨卡片-制作家庭温馨卡这一活动,我借用了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送温馨卡给父母,以拉近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家,因为有了血缘,我们和父母组合成温馨的小家。其实,我们还有更大的家,那旧是学校、社区、国家乃至地球,我们必须以超出血缘关系的博爱之心,人人献出一份爱,才能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美 好的大家庭。(五)“写下爱”我写我家。这是本堂课的难点。五、板书设

10、计展示本堂课的教学框架(一)、“回忆爱”分享童趣的温馨(二)、“感受爱”畅谈父母的贡献(三)、“走进爱”让爱永住我家(四)、“分享爱”制作温馨卡片(五)“写下爱”我写我家。六、说媒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了远程教【素材积累】1、黄鹂方才唱罢,在村庄的上空,在树林子里,在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 叽叽喳喳叫起来。2、在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在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 里的水,那可真

11、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课后达标检测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课堂小结写故事, 顾名思义就是用文字表达情节,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故事的可读性。其实一个故事之中只要能有一个小小的亮点就足够了。试着从生 活中一些事情中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教学反思任何课堂都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空间。面对此次的三个作文题目,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只是不知从何起。课上我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与文题相关的人和事。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了起来,然后我请几个活跃的同学给大家讲述自己准备好的人或事,剩下的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纷纷回忆起来,我鼓励他们也给大家讲讲。整个课堂气氛再次提升,我适时指导学 生开始习作,从学生的行文速度来看,大多思路清晰,运笔如飞。【素材积累】1、黄鹂方才唱罢,在村庄的上空,在树林子里,在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 叽叽喳喳叫起来。2、在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在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 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