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08989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丰 50t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0/10t MG型通用门式起重机安装及负荷试验方案一、50/10t MG型通用门式起重机概况1基本参数50/10t MG 型通用门式起重机是由河南省远征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制造。型号:MG主钩额定起重量:50t副钩额定起重量:10t工 作 级 别:A5主钩起升高度:10m副钩起升高度:10m主起升速度:4.65m/min副起升速度:8.2m/min大车运行速度:23m/min小车运行速度:20m/min跨 度:30m起重机的基本参数:2主要特点龙门吊主梁为双桁架结构,在桁架的上方装有起升台车的轨道,轨道型号为:QU120。3主要结构概况3.1 50/10t MG 型通用门式起重机主要部件及外形尺

2、寸COD50/10t MG型通用门式起重机外形尺寸示意图(单位:mm)4钢丝绳规格及绕法: 4.1钢丝绳规格主钩6w(19)241552170m副钩6w(19)14.51552104m4.2主起升绳绕法:(见图1)4.3副起升绳绕法:(见图2)/ I /1也一主起升绳绕法(图1)副起升绳绕法(图2)二、编制依据1 50/10t MG 型通用门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 50/10t MG 型通用门式起重机安装图。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4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等程序文件。5 公司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3、50278-987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9】891号 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2008】696号11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 Q7016-2008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强制条文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06版三、施工机械、工器具及人员组成施工机械及工器具:1 250T履带吊1台2 30T汽车吊1台3 导链5T6台4 导链3T6台5 导链2T8台6 经纬仪1台7 大锤2把8 手锤5把9

4、板尺2把10 角向磨光机2台11 过眼冲6个12 各种扳手若干13 电焊机1台14 电动扳手1把施工人员组成:工程负责人:孙秀波技术负责人:王健指挥: 孙秀波质量负责人:马坤安全负责人:李国杰起重工:6人铁工:3人焊工:1人钳工:1人其他:4人吊车司机:2人11.1.1.1.1.1.1.1.1.1.1.1.1.1.2四、施工过程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1 熟悉图纸和编制施工方案。1.2 工器具准备,场地准备。1.3 安全技术交底结束。2 安装过程:2.1 进行轨道和枕木的安装,调整轨道的间距和水平度满足图纸要求。要求为:(1)轨道的接头可为直头,也可制成 450角的斜接头,斜接头可以使车轮在

5、接头处平稳过渡。(2)轨道接头接缝,一般为 12mm。(3)为防止起重机从两端脱轨坠落,防掉轨限制装置应装设在轨道的端头(共四处)。(4)接头处梁轨道横向错位和高低差均不得大于 1mm。(5)跨度误差W5mm。(6)轨道不直度误差W2mm。2.2 小台车的安装:首先进行小台车安装;由301汽车吊将小台车吊于轨道上,安放平稳,连接小台车间的横 梁,将连接螺栓紧固住,并用轨道夹子夹紧固定,每个台车再用2台51的手拉葫芦对着拉紧 固定在轨道上。安放时,调整好各小台车的间距及对角尺寸(避免下一步吊装大梁时无法就 位,还需再进行调整),然后用枕木、撑杆将各轮组垫实,以防左右摇晃,并用楔木将各轮组 楔紧。

6、小台车安装好后见下图所示固定:小台车小台车2.3 支腿安装:由 30 吨汽车吊将各支腿吊到每台小台车上,穿装螺栓,找正,并用拖拉绳将其固定住, 并用51倒链调节拉紧程度。支腿内侧用2个5T导链,外侧用2个5T导链打好揽风绳,内侧 揽在轨道上,外侧用 10 吨配重物(吊车配重块)作地锚。(1)龙门吊支腿拖拉绳选择:以一根支腿为例进行计算:P (总重量)=刚支腿+下横梁+驱动台车+被动台车=5+3+5+2=15t水平拉力F二PXtga=15tXtglOo=2.65t (支腿调整时最大垂直偏差10 ),每侧选用一 根拖拉绳,拖拉绳与地面夹角为30,拖拉绳受力为4t,取安全系数3.5,查表选d=18m

7、m, 6X37 + 1 1770MPa等级的钢丝绳破断拉力为17.6t4t X3.5=141,满足要求。(2)龙门吊支腿拖拉绳地锚的选择:龙门吊支腿内侧拖拉绳直接栓在两个钢轨道之间,能满足安全的需要。另一侧设一组101 距龙门吊轨道25m的配重块做地锚,其受力计算如下:垂直分力N 1=4tXsin Y=4t X10m/27m=1.5t (10m为拖拉绳绑扎点离地面的高度),因此 重物与地面摩擦力N2= (10-1.5) X0.4 = 3.412.651,满足要求。备注:1、如图(1),当拖拉绳与地面成300时,则c1=20m.!_2、如图(2)当地锚与龙门吊轨道之间的距离b2为25m时,则c2

8、=27m,则Y必小于重物与地面摩擦力N2=(10-1.5)X0.4 = 3.4t2.65t已经满足拖拉绳与地面夹角为30。 时的要求,所以3.41必定会满足拖拉绳与地面成Y角时所受的拉力,即满足地锚与轨道间距 为 25m 时的受力要求。2.4 在地面上垫好道木,将桁架梁摆放在道木上,调整好两根桁架梁的间距尺寸,将门架安 装到桁架梁上,同时用 20#槽钢将两根桁架的端头临时焊接固定住。将起升台车安装到桁架 梁上,并移到门架的正下方,将台车与门架、桁架及轨道临时固定住(固定方法为:将台车 卡死,焊上临时限位块。)。将组合好的桁架梁两端拴好溜绳,选择合适的吊点,使用2501 履带吊车将桁架梁缓缓吊起

9、安放到支腿上,并把紧连接螺栓(达到的力矩为400N),确认无 误后方可摘钩。(1) 安装时桁架梁吊点的确定:起吊时为了保证大梁受到的弯矩最小,确定吊点距离为16m主梁组合体重Q:主梁+走台栏杆+台车+其它=20+1 + 151 +11=371取1.1倍的动载系数,则Q1=1.1Q=1.1X37=40.71吊点选4根钢丝绳,则每根钢丝绳受力为:T=Q1/4/sin600=/4/sin600=121选6X37+1 1770MPa等级的钢丝绳,取6倍安全系数,查表选钢丝绳d=44mm,破断拉 力 101112 tX6 = 721,满足要求;2.5主吊机械的性能(1)主臂工况及固定臂工况作业范围图.-

10、r度高地离起吊主梁时:(1)选用4股钢丝绳,工作半径为16m,最大起吊载荷为46.71.大钩自身重量为 2t, 46.71-21=44.71,负荷率为:40.7/44.7=91%,满足要求。2.6由30T汽车吊配合,安装爬梯、驾驶室等设备。五 负荷试验1 试车前的准备和检查1.1 关闭全部电源,按图纸尺寸及技术要求检查各固接件连接是否牢固,金属结构是否变形, 钢丝绳在滑轮和卷筒上的缠绕情况。1.3 检查大车运行轨道符合要求,各机构、结构及梯子、主台等安装完善;钢丝绳固结固牢; 吊钩及滑轮组安装正确;所有电动机、控制系统等电气设备的安装情况及联接正确;恢 复电源,将所有安全保护装置投入工作。1.

11、4 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对各机构、铰接点、钢丝绳等充分润滑。1.5空负荷试验时风速应小于7m/s (即4级风);负荷试验时风速应小于4m/s(即3级风)。1.6 清除所有安装时留在机上的杂物,清除试车场地与试车无关的残留物。1.7 在试车场地内设明显标志,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及机具进入。1.8 试吊用重物严格过秤并作标记。2 空负荷试车先空载升降三次,使最后一根轴(如车轮轴或卷筒轴)旋转一周,不得有卡住现象。然后 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各机构应正常运转。小车运行机构的主车轮与反滚轮应在轨道全长上 接触,不得有啃轨现象,被动轮与轨道的间隙不得超过1mm,间隙区间不大于1mm,间隙区间 累积不得超过2mm。

12、检查各限位开关的可靠性。3 负荷试车无负荷试车情况正常之后,才允许进行负荷试车。负荷试车分静、动两种,先进行静负荷 试车,再进行动负荷试车。3.1 负荷试车的检验内容:(1) 起重机金属结构各连结处的螺栓连接、焊接的质量。(2) 机构设备、金属结构和吊具的强度和刚性以及起重机钢轨的强度。(3) 制动器应动作灵活,工作可靠。(4) 减速器无不正常的噪音(如断续的噪音或尖叫声)。(5) 润滑部件的润滑性应良好,轴承温度升高不超过规定。(6) 各机构部件应平稳,无振动现象。如有缺陷时,应修理好缺陷后再进行试验。3.2 静负荷试车 起升额定负荷(可逐渐增至额定负荷、负荷重物为:钢筋),在桥架全长上往返

13、运行, 运行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负荷,使小台车停歇在主梁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再在 跨中起升1.25倍额定负荷即50t X 1.25 = 62.51,离地面100mm左右,停悬10分钟,卸 去负荷,检查主梁是否有永久变形,将小台车停歇在支腿处,测出跨中实际上拱值不小于(0.7L/1000)即21mm;最后再将小台车停在跨中,起升额定负荷,跨中挠度值不大于 (L/1000)即30mm。副钩负荷试验在主钩试验后进行。3.3 动负荷试车以50tX1.1 = 551额定负荷作动负荷试验。应开动运行机构作正反运转,开动起升机构做重物上升下降运动,各机构的累计开动时间不小于10分钟,运行中各机构应动作

14、灵敏, 工作平稳可靠。检查限位开关及其它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副钩在主钩负荷试验完成后进行。3.4 注意事项(1) 在试验中如发生任何异常现象,都应立刻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后再进行。(2) 负荷试验时由专人指挥进行试验。(3) 试验中注意钢轨及路基情况,不得有下沉现象。(4) 负荷试验结束后及时办理签证等。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50/101门式起重机在安装时对易混件要进行编号标识,防止在安装时出现错误。2 安装质量按起重机械厂的技术规定要求进行验收(见附表)。附表:序号项目简图允许偏差(mm)1由车轮量出的起重 机跨度L1,L2跨度相对差L1-L2一IQAIQ|LQ26m LQW10I L1-L2 | 10:1111彳1111L11II1IIL2-|112门架对角线偏差D1-D2D3-D43LQW30mI D1-D2 I 5I D3-D4 I 2mAhW0.0015k5小车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