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0857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巩固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一、单项选择题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下列四地昼最长,夜最短的是(D) A广州 B武汉C天津 D哈尔滨【解析】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2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解析】3月21日至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内由小变大再变小。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变大再变小。南半球昼长由长变短再变长。3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4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2、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 D【解析】夏至日或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昼夜等长的只有赤道,所以为赤道;其他纬度昼夜均不等长,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相差越大。4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8日至7月8日在俄罗斯举行,简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俄罗斯世界杯举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大连的白昼变长B俄罗斯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D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变大【解析】6月8日至7月8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大连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北京和俄罗斯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北极圈的极昼范围先变大后变小。5关于

3、热带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全年昼夜等长C因白昼时间长,所以接受太阳辐射量多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解析】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因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属于热带,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热带的范围就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6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B)A21NB2526SC0D70N【解析】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7在右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B)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B3月21日至6月22日C6月22日至9月23日D9月23日至12月22日【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4、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且加拿大昼渐长时应在春分至夏至时段。山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38N)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89题。8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竹竿长度已知)是(A)A最短竿影长度a B最短竿影方位C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9若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的纬度为aa(A)A7SB7NC17SD17N【解析】第8题,当竿影最短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求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第9题,若最短竿影等于竿长,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可求出太阳直射7S纬线。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5、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10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D)A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季节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11下列各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冬季的是(D)A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以及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在逐渐变大B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越短C南半球某地白昼变化为短长短D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解析】第10题,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第11题,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即春秋分日时,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才相等。二、综合题12

6、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甲)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要求。(1)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_A_;A、B、C三地白昼最短的是_C_。(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北回归线_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_。(3)图甲所表示的日期在图乙中的对应点是_(填数字);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_南_(方向)移动。(4)图乙中北半球白昼变短、黑夜变长的时段是_BC_(双选)。Aaa BaaCaa D(5)在图甲中用斜线标明热带的范围。【解析】本题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和光照图考查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图乙中的点,所以图示日期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会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直到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白昼达一年中最短,黑夜达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所以三点中C点白昼最短;同一纬线上白昼时间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所以是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