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50400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环境保护法解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环境保护法解读一、概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 2014 年 4 月 24 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 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保 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 行为的法律制裁,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 47 条增加到 70 条, 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 环境保护法。二、主要内容(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新法 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使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充分体现了环境保

2、护的新 理念。(二)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新法进 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 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一是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新法在第 17 条规定:建立 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 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测范围;明 确了监察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 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 责。二是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了未批先建的违法 责任,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

3、开工,新法在第 19 条增加 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 设”。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 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 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三是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新法第 20 条规定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联合防治机制,实行统一规 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四是完善了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制度和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五是

4、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新法第 63 条规定,企事 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 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任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且不构成犯 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对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拘留。六是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新环保法第 29 条规定,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 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范 围。(四)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新的环境保护法调整篇章结构 ,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 督和法律责任。新法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 ,加强 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

5、,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 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 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规定了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促使地方政府平 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 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具 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 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就是讲环境保 护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 的权重。(五)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第五章)。新 法专章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政府和 排污单位的监督。(六)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

6、利和环保义务。增加规定公 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 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 成的损害。规定每年 6 月 5 日为环境日。(七)强化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包括编制本 行政区域环保规划、制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场 检查、查封、扣押、等。(八)强化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 排放、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建立环境保护制度、缴纳排污费、 以及制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九)完善了环境经济政策。 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新法第 33 条增加规定各级

7、 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 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 环境;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 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 49 条规定“施用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 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增加规定“县级人 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十一)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了违法成本低的 问题,新环保法加大了处罚力度。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按日计罚”,就是按照违 法的天数计算罚款,不再是一次性罚金,同时罚款总额上不 封顶,且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

8、入社会诚 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二是责令停业、关闭。第 60 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 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的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闲置生产、 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 准,责令停业、关闭。三是规定了行政拘留。新法第 63 条规定,违反法律规 定,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评,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 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 执行的;通过偷排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 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生产、使 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 的。有以上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 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