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6)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50185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6)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二单元 (6)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二单元 (6)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二单元 (6)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二单元 (6)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6)(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二 单元教学整体设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 值 观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计算加减两步运算式题。过程与方法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科学性,能清楚地表述自己计算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并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重、难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所处位置及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

2、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新授课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不进位加 1课时进位加 1课时不退位减 1课时退位减 1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连加、连减 1课时加减混合 1课时解决问题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实验小学二年级 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1)课时课 题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主备人宋红红辅备人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9月15日执教人冀彩丽学习三维目标1.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3、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算理,笔算的计算顺序。课前准备课件、小棒等。学 习 过 程环 节导案学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 旧知作引,铺垫导入 指名汇报后交流。 师评价。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三)总结(一)口算并说出算法:12+7=

4、13+5= 2+17=4+13= 8+12= 14+3= (二)交流1、我发现都是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2、先算个位。 个别学生算8+12=出错探究案质疑定向“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小结合作探究1、出示教材11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2、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教师巡视、指导板书:35+2=37(人) 3 5 + 2 3 73、组织教学例2.板书:35+32=67(人) 3 5 + 3 2 6 74、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

5、收获?1、学生观察全班汇报发现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依次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的第2题。3、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计算方法。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5、学生总结,交流。师:观察这幅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有34人。生: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生: 3 5

6、 + 2 3 7生: 3 5 + 3 2 6 7师:一定注意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生共学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达标案检测延伸1、 练习二第1题、学生列竖式,交流算法并汇报。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 学生观察错误的例子,集体分析,找错因。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笔算加法要注意: 3 5 3 5 相同数位对齐 + 2 + 3 2 从个位加起 3 7 6 7 教后反思这节课学生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从而体验到

7、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获得了满足!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2)课时课 题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备人武文燕辅备人二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9月17日执教人冀彩丽学习三维目标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

8、理。课前准备课件、小棒等。学 习 过 程环 节导案学案实际生成预习案自主学习(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二)复习笔算1、32+6= 5+43= 24+61= 43+37=2、桃树上有36个桃子,梨树上有48个梨,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板书课题)学生口答,说算法。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学生尝试,思考:36+48探究案质疑定向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列竖式时注意:()对齐,然后从()位算起,个位满十就向()。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1、 计算

9、时个位満十向十位进一。2、 笔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合作探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解答:35+37=(教师板书。)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预设一:用小棒摆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预设二:列竖式计算1、教师板书。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4、教师

10、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二(1)班有35人,二(3)班有37人,学生提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汇报。预设一:用小棒摆预设二:列竖式计算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汇报演示。学生回答。学生汇报交流。强调不够,应让生多说,为后面教学奠定基础。让生多说多练,个位相加満十后在竖式中如何书写。师生共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列竖式时应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齐答。达标案检测延伸1教材第14页“做一做”。2教材第15页5题。3教材第16页第11题。生:认真观察竖式计

11、算过程,想想是否正确,发现有错,能说明错在哪,并及时进行改正。学生能根据所给的物品提出的不同的数学问题,并正确解答。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5+37=72(名)3 5 + 31 7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7 2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教后反思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班内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是不会把个位进的1漏加。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实验小学 二年级 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 3)课时课 题 不退位减法主备人武艳君辅备人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课 型新授课 时1时间9.19执教人冀彩丽学习三维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