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0075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区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思茅区水利勘测设计院二O一二年八月目 录1综合说明11.1绪言11.2水文51.3工程地质61.4大坝安全鉴定意见81.5工程任务和规模81.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91.7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101.8施工组织设计101.9工程占地111.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111.11工程管理131.12工程概算141.13经济评价141.14工程特性142水文172.1基本情况172.2水文基础资料及评价192.3设计洪水复核232.4泥沙估算403.绪言423.1工程概况423.2库区地质概况443.3坝体质量评价483.4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503.5坝肩及近坝库岸稳定性评价523.6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533.7 天然建筑材料534大坝安全评价和鉴定结论545.工程任务和规模555.1工程任务555.2工程规模56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636.1除险加固设计依据及原则636.2工程总体布置686.3主要建筑物加固处理设计737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837.1现状837.2金属结构838施工组织设计848.1施工条件848.2施工导流858.3料场选择868.4主体工程施工868.5施工设施878.6施工总布置878.7施工总进度899工程占地909.1工程占地范围909.2工作依据919.3实物指标调查919.4安置规划及处

3、理措施919.5补偿投资91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9210.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9210.2环境影响综合评价9310.3环境保护设计9410.4环境管理与监测10110.5 环境保护投资10410.6 水土保持10411工程管理设计10611.1主要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10611.2.管理机构及管理现状10611.3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10711.4工程管理设施10811.5工程运用管理10811.6施工期工程管理10912设计概算10912.1投资主要指标10912.2编制依据11012.3 基础单价11012.4 费率标准11112.5 预备费11312.6临时工程11312.7 独

4、立费用11312.8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1312.9 工程总投资11413 经济评价12313.1 评价依据和原则12313.2费用与效益概算12313.3国民经济评价12413.4财务评价12513.5综合评价126附件:工程图册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概黑竹林水库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城区西北向距约90km处,属龙潭乡老鲁寨所辖,直线距离龙潭乡政府驻地约15km,坝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003631.33,北纬224239.69,水库流域属澜沧江水系,为澜沧江的二级支流那糯河左支流泥谷坝河上游。那糯河汇入小黑江后最终进入澜沧江。有简易公路可达水库大坝,交通较为便利。根据根据普洱

5、市思茅区2006年12月水库核定注册的结果,黑竹林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控制面积为4.86km2,本次根据15万地形图量算复核,面积相差-14%,本次采用复核的水库流域控制面积为4.18km2,主河道长L=2.02km,主河道平均比降J=26.1,流域成扇形分布,形状系数B=0.313,流域平均高程1240m。水库流域泥谷坝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走向,泥谷坝河发源于黑竹林后山寇家坟梁子(海拔高程1528m),主河道自河源起由西流向南东约4km后汇入那糯河,并转向西南流,汇集箐头河后流入小黑江。水库坝址处高程1141.40m,流域形心高程1240m。流域内水系发育,地表受到强烈的切割,河谷最大切深1001

6、50m左右,形成了以深切中低山峡谷为主的山地地貌,山峦纵横起伏。流域内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库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库水不会向邻谷渗漏。泥谷坝河流域属微度侵蚀区,植被覆较好,主要为林地,有少量园地,无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库岸山坡稳定,无坍岸陷落现象。龙潭彝族傣族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因地下暗河从山脚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龙潭湖)而得名。乡机关驻地位居历史悠久的六顺“土司”地,位于东经10031-10042,北纬2236-2250,是1988年12月成立的山区民族乡,1993年改设为龙潭彝族傣族乡,1995年被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东南与六顺乡相连,西与思茅港镇接壤,北与景谷县、云仙乡隔江相望

7、,土地面积为325.65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属石灰岩地带,最高海拨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平均海拔1403.5米,气候温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雨量为1524毫米,属干旱少雨地区,全乡森林面积1193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龙潭彝族傣族乡本叫龙潭乡,居住着汉、彝、傣、拉祜、佤、白、回、哈尼8种少数民族, 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辖龙潭、老鲁寨、平掌寨、黄草坝、麻栗坪、大沙坝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有农业户1788户、9774人,有耕地面积24581.3亩,人均耕地面积2.5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43.1万

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201.4万元,农民人均有粮412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708元,工农业总产值2057.9万元,乡财政收入68.03万元。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在15001140m左右,相对高差多在150350m左右,地形坡度一般在830之间,属中低山切割地区。黑竹林水库于199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库现状坝顶高程1141.34m,最大坝高15m,经复核,正常蓄水位为1139.64m,坝顶高程为1141.84m(本次初步设计实测值)。黑竹林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涵管组成。(1)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141.34m,拦河坝为均质坝,最大坝高15m,坝轴线长53m,坝顶宽4m,上

9、游坝坡为:1:2.75,干砌石护坡,大坝下游坝坡为:1:2.2,为用草坡护坡。棱体部分坡比为1:0.9。(2)溢洪道溢洪道位于拦河坝右岸,为开敞式溢洪道,浆砌石结构,底板高程为1139.64m,长70.8m,宽2.2m,均高1.8m,溢洪道最大泄流量2.22m3/s 。出口所在位置与下游河道相比高差和距离较大,下泄的洪水未能归河。(3)输水涵管输水涵管位于大坝顺流左岸,采用坝下埋管放水,输水涵管为200mm的钢管,长74m,涵管进口高程1136.24m,出口高程1135.24m,涵管最大放水量0.2m3/s。黑竹林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为主的水库。其下游原设计年供水能力为26万立方米,主

10、要是解决龙潭乡老鲁寨村黑竹林社的农田灌溉,增灌稻田300亩,改灌稻田300亩,灌溉效益特别显著,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利工程。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是保证现有工程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根据现行规范,针对水库病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除险加固处理。本工程除险加固处理后,大坝坝顶高程1141.34m,坝顶宽为3m,最大坝高15m。1.1.2有关本工程的文件(1)思茅区黑竹林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2)云南省水利厅农水(2002)5号文“关于我省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3)云南省水利厅农水(2002)100号文“关于我省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设评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

11、知”。1.1.3执行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份)(2004版);(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5)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9)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10)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1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12、12)国家其它相关的法令法规。1.1.4安全鉴定结论1、安全鉴定复核最大坝顶高程为1141.84m,现状坝顶高程为1141.34m,坝顶超高经复核不满足安全要求。2、变形分析:黑竹林水库运行过程中,大坝下游坝坡上游为块石护坡,护坡块石出现块石沉陷脱位现象,沉陷及隆起为6cm10cm,脱位开口2cm4cm。在坝体中下部最大沉降量为0.33m,向下游水平最大位移量为0.18m。下游为草皮护坡,在中下部地段出现凹陷和隆起,最大沉降变形相对高差在0.3m0.45m之间。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大坝变形等级为C级。3、排水棱体局部破损,黑竹林水库大坝渗流安全等级综合评价为C级。

13、4、大坝工程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为差。5、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C级。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黑竹林水库大坝安全性评定为三类坝,即属于病害水库。1.1.5除险加固的必要性黑竹林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为主的水库。其下游原设计年供水能力为26万立方米,主要是解决龙潭乡老鲁寨村的灌溉用水,增灌稻田300亩,改灌稻田300亩。黑竹林水库灌溉效益特别显著, 水库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病险,水库不但无法发挥效益而且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经此次安全鉴定,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该大坝为类坝。因此,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势在必行,这也是积极建设新

14、农村的重大举措。只有将隐患消除,水库的综合效益才能正常发挥,才能长期有效地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1.1.6除险加固的任务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的任务是保证现有工程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根据现行规范,针对水库病害情况提出相应的除险加固任务。(1)对工程规模及防洪安全进行复核;(2)对大坝进行坝坡整形、坝顶加固处理。(3)局部修复排水棱体。(4)扩建溢洪道。(5)更换闸阀,重建闸阀室。(6)增设管理所及原型观测设施。1.2水文黑竹林地理位置为东经1003631.33,北纬224239.69, 属澜沧江水系。黑竹林水库流域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暴雨主要受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多集中于6月9月,具有明显季节性。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切变、低涡等,大寨水库雨量观测站28年实测最大一日降雨量为138.0mm(2000年8月4日),最大24h降雨量为162.6mm(1984年6月6日),而邻近普洱雨量站(原思茅雨量站)实测最大24h降雨量为189mm(1982年8月15日)。每年6月8月间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加强,流域上空水汽含量大且不稳定层结深厚,受太平洋副高影响,常形成阻塞性暴雨天气过程,强度大、历时短,受局部地形影响,暴雨笼罩面积小,以单点暴雨为主,暴雨时空分布不均;受气候条件影响,本地区洪水源于暴雨,地区分布及发生时间与暴雨一致,但受流域山区河道特性影响,洪水坦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