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9986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DOC 40页)(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沪、鲁、粤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及食品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情况的汇报按照领导指示要求,为了做好针对沪、鲁、粤三个重点地区食品行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对这三个地区的基本经济状况及相关产业特别是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网上调查,搜集了较为详实的资料,为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上海市(一)、整体经济状况 自然地理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

2、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共有18个区、1个县,共118个镇,3个乡,100个街道办事处,3293个居民委员会和199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户籍人口1352.39万人。 综合实力 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0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7450.27亿元,财政收入3591.73

3、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84.66亿元,从投资主体看,其中,国有经济投资955.1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851.39亿元,所占比重为27.6%;民间投资716.02亿元,所占比重为23.2%。 产业发展 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推进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92.89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的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23.8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

4、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为英顺达、达功、达业、达丰、英华达、惠普科技、上海广电集团、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有限公司、长江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等;汽车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上海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为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等;精品钢材制造业的代表企业有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上海大昌

5、铜业有限公司、上海矽钢有限公司等;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代表企业有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生物医药制造业的代表企业有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等。(二)、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上海是我国近代和现代食品工业发祥地之一,又是食品消费的大市场。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48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14亿元,排名在全国各省市第9位,利税总额排名在第三位,表明上海食品工业在总量上尚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全国27个食品分行业门类中,除制盐业外,上海均有涉及,上海食

6、品工业具有门类齐全和配套完善的基础优势,其中植物油加工、焙烤、糖果、巧克力、冷冻、冷饮、液体乳、罐头、调味品、卷烟等,处于全国同行业的相对优势,初步确定了上海成为国内重要的食品工业的科技研发、生产营销和推广服务中心。 1、糖果糕点制造行业 改革开放前,上海国营、集体企业的糖果厂大大小小有60多家,糕点生产企业近400家。经过市场经济的筛选,如今有规模以上糕点制造企业62家,除了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申丰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大昌儿童厂有限公司、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上海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国营企业外,大多是台资、港资、民营和外商独资企业。 糖果制造企业中,国营、民营、外商独资各占三分之一

7、。形成一批产品有明显特色的品牌企业。一批主流企业在产品品种上错位,生产不同风味的糖果,让消费者增加了选择的余地,有利于把糖果行业做大。如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司的牛奶糖系列、味觉糖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悠哈奶油糖系列、冠生园的大白兔奶糖系列、华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无糖糖果巧克力系列等等,无论形态、包装上都有明显差异,风味特点各不相同。 糕点行业国营企业市场份额不到5%,基本上是台资、港资、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唱主角。近年上海市食品协会经过专家推荐、群众评议推出了裱花蛋糕十大品牌企业,这就是上海新侨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元祖梦果子有限公司、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香特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马哥

8、孛罗面包有限公司、红宝石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上海全丰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富丽娜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明乐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家,其中国营企业只有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一家。 上海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台资、港资和一些国际品牌食品企业纷纷落户上海。随着国际名牌味觉糖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台湾伊莎贝尔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上海建厂。此外,有些在外省市已经做大的企业如爱里、雅客、金丝猴等企业也把总部移到上海,使上海的糖果糕点行业逐步成为全国的龙头。 2、肉类加工行业 目前本市从事肉制品加工的企业约16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年产量2000吨以上)近40家。年总产量5万吨。其中中西式熟肉制品各占50%;

9、畜禽制品各占50%。上海的肉类加工业在相当时期曾领先于全国。改革开放后,各地先后掘起一批大规模的先进肉类加工企业,如河南的双汇集团,江苏的雨润集团等。上海目前已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为适应上海建造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上海肉类加工业在企业规模、加工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应有较大提升。 3、奶业行业 上海奶业行业起步早,发展快,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时期起,上海等地区开始建立较有规模的乳品工厂,给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几年上海乳品工业发展更快,新建、改造、兼并了一批大中型乳品加工厂,对上海乳品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企业信誉及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益提高。光明乳业股份

10、公司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牛奶、乳制品被认定为上海著名商标,生产的光明牌鲜奶、奶粉、酸牛奶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被推荐为上海名牌产品。光明乳业股份公司生产的灭菌奶(鲜牛奶、高钙奶、特浓牛奶)、英特尔营养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惠氏营养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同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光明乳业股份公司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20大杰出企业之一。“光明”品牌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20大著名品牌之一,王佳芬总裁荣获中国食品工业20大杰出企业家称号。 4、调味品制造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上海调味品行业为顺应饮食调味市场需要,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1、传统酿造工业走出了酱油、食醋等单一酿造模式,酿造企业内涵得到延伸,新技术引进,产品领域拓展,复合调味品比重增加,从而造就了新型调味品工业崛起。上海调味品市场产品有酿造酱油系列、酿造食醋系列、还有火锅调味酱、鸡精调味料,西式粉状调料、中式复合调味料、海派糟醉卤、乳腐、麻油、花生酱等10大类特色产品,传统工业延伸,现代技术融入使上海调味品行业,凸现著名品牌多,特色产品多,技术含量高,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上海著名调味产品有淘大黄豆酱油、老蔡酱油、海鸥酱油、钱万隆晒油、宝鼎食醋、鼎丰乳腐、太太乐鸡精调味料、川崎火锅调料、佛手味精、唯加调味粉、味好美香辛料、老大同香糟卤、川湘辣酱、三添麻油等。 上海调味

12、品行业有改制后国有企业;国际跨国公司控股、合资、合作的企业;有发展迅猛民营企业三大类型,约64家企业。 5、酿酒行业 (1)、行业具体状况 在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经济大环境下,上海酒业在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啤酒占上海饮料酒总销的70%以上,优势地位无可比拟,黄酒占总销售量的近20%,所占比重继续上升,葡萄酒增幅达到17.4%,是各类酒种中增幅最大的,足见其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而白酒正相反,其销量连年下降,比重进一步下滑,但如五粮液、剑南春、神仙、双沟等名优白酒的销量上升,说明质量、品牌过得硬的白酒市场仍有增量空间。 (2)、品牌产品优势凸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的酒类产销

13、形势日益好转。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上海是一个名牌产品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疑名牌产品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行业中带动增长的都是名牌产品。 新一轮上海名牌产品中,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十全大补酒、和酒;上海金枫酿酒公司生产的特加饭酒榜上有名。本市啤酒产销量主要集中在三得利、力波啤酒和全国名牌青岛啤酒,占上海啤酒产量的80%以上,高档的则属于国际名牌百威啤酒,占高档啤酒市场近50%,金枫黄酒产量占地产黄酒的60%,华佗、和酒的销量则在高端市场握有50%。五粮液、茅台,中低端则是神仙、双沟、王朝、张裕、皇轩、长城等名牌,占上海市场销量的四分之三,其中王朝占三分之一。这是市场竞争

14、的必然趋势。 (3)、上海酿酒企业重振雄风 上海酿酒行业曾经低潮,在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胜劣态市场竞争的洗礼,资本市场的运作,上海一些有实力的名牌企业重新崛起,地产酒的优势在本市重又显现出来。 (4)、新产品不断涌现 上海酒业的一大特点是:新产品不断在市场涌现。三得利公司针对市场消费追求,适时推出“三得利纯生”啤酒,结束了上海啤酒市场没有沪产纯生啤酒的历史。亚太公司推出力波系列啤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青岛啤酒的冰爽型啤酒,凝聚了其百年精湛的酿酒工艺;富仕达公司引进澳洲品牌的SUBZERO苏打酒,具有浓郁的异国口味,在酒吧推出获得良好评价。金枫公司推出“石库门”上海老酒的“经典三十年陈”

15、、“锦绣十五”等系列精品礼盒老酒,在高端市场一炮打响。华光公司推出“金色年华”五年陈和酒“冰和”加气黄酒,这是对“天下一绝”黄酒的继承和发扬,神仙公司的“申酒”、“沪酒”等,既繁荣了市场,满足了消费需求,又促进了酒业的发展。 (5)、规范的市场保证了酒业的繁荣 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上海的酒类市场更加规范。对假冒伪劣产品给予了坚决打击,为消费者购买放心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市酒类专卖局反映:现在打假查处力度增加,查处本却下降,包括查处的企业和个人,以缴罚款数等。上海饮料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啤酒将继续领导消费潮流;葡萄酒消费优势突出;黄酒总量稳中有升;地产白酒总量趋降,名酒上升,其消费趋势:啤酒向

16、新鲜化,黄酒向营养化,葡萄酒向全汁化,白酒向低度化方向发展。(三)、食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上海食品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食品结构不够合理。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少,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包装差,产品更新换代慢,特别是进入家庭“一日三餐”的方便食品发展不够,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食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加工技术储备不足。在食品工业科技成果中,食品精深加工的成果明显不足,对食品工业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食品行业研究开发力量薄弱,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与食品工业配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