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9980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运行模式(一)按ISO14001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不仅是 一个结构化的完整体系,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 改进、不断完善的体系。(二)环境管理体系是“整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 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 程和资源。”(三)根据上述定义,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作 应围绕方针展开。环境方针是环境体系每一次循环 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是从确 立环境方针开始的。随后进行的“策划”,可以看做 是如何实现环境方针的策划。“实施与运行”则是对 策划的实施并使环境管理体系投入运行。

2、“检查和 纠正措施”是运行过程中的经常工作,是保持和改 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措施。最后“管理评审”是对整个 循环过程的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发现环 境方针和目标方面存在问题,则需要提出修改方针 的任务。循环到此为一周,通过方针、目标等的修 订,又开始新的循环。如此周而复始,组织的环境 状况会随着每次目标的实现而改善和提高。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直接目的和任务就是保证环境 方针及其承诺的实现。(四)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是PDCA循环, 循环不是目的,目的是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果 是通过持续改进得到的。所以,这17个要素不仅 不是孤立的,而且也不是永远静止的,它们都要通 过体系的不间断运行而

3、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二、体系要素的逻辑关系(一)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不是简单地组合,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 系,互相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把握环境管 理体系要素进,既要搞清楚第个要素的内容和实 质,更要注意把每一个要素看作是环境管理体系不 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们放到环境管理体系 这个整体中去考察,才能更深刻理解每一个要素的 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总体看,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它 们之间有些呈因果关系(如:因素与影响),有些 是传递关系(方针目标指标方案), 还有许多要素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如检查与 纠正措施、运行控制、记录、监测

4、)。按在环境管 理体系中的作用,要素中一部分是构成主体框架, 体现其基本功能的关键要素,另一部分是对主体的 支持作用,对实现基本功能起保证作用的辅助要 素。前者:方针、因素、法规、目标、方案、机构、 运行控制、监测、审核、评审;后者:培训、交流、 文件及管理、应急、不符合措施,记录。(三)正确把握、深刻理解环境管理体系要素是搞 好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作好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的关键。三、相关知识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土地、 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的 环境因素一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 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5、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部或部分 地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环境方针一一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 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建立组织的环境行为及环境 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 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环境指标一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所 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 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管理体系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 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 资源。环境绩效(行为)组织基于环境方针、目标和 指

6、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 环境管理体系结果。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证据并对照审 核准则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 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 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 呈报管理者。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 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 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 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 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 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相关

7、方一 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环境 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不符合未满足要求。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 措施。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 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 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 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 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 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程序一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记录一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 证据的文件。组织一 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

8、的公司、集团公 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 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41总要求组织建立一个符合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 : 2004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在工程项 目施工、检修、吊装运输等项目中,按照组织环境 管理体系的要求运作,而且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 每年制定下一年度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 管理评审计划,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符合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确保其: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

9、规模和 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 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策划431环境因素识别(1)建立并执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使 组织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得到全面、正确的 识别、评价和更新,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予以 控制。(2)组织各组织负责识别所属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并报主管部门。(3)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因素的确认、汇总和登记, 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 因素。(4)环境管理者代表

10、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对于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必须覆盖组织所承 担的工程项目与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6)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 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向大气排放、 向水体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 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及物理 属性等八个方面,同时也应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范 围、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 资源能源消耗和可节约程度等方面。(7)当承接新项目或在施工过程中活动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律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及时对环 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及时报主管部门评价以重新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8) 主管部门定期进行一次环境

11、因素和重要环境 因素适宜性的评审。4.3.2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 建立并执行“法律、法规、标准管理程序”,收集和确定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 它要求,明确组织各项活动的准则和控制标准。(2) 主管部门负责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文件版的获取、确认其适用性,并建立、及时更新 组织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清单交由 文件管理部门负责整理、归档、保存、借阅。(3) 各组织下属各单位关注国家、地方最新标准、 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变化信息传送主管部门,主管部 门确认后定期更新清单。(4) 各组织下属各单位根据其业务范围建立所涉 及的相关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清单,并报主管

12、部门备案。(5) 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一次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的适用性评审,以确定其适用性。4.3.3目标、指标和方案目标指标(1) 建立并保持年度目标指标管理程序,按照法 律、法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ISO14001要求制定 环境目标指标,使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量化,使 其更具有针对性,以符合环境方针的要求。(2) 目标指标应按以下依据进行编制: 组织的环境方针;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关方的要求;组织重要环境因素;组织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3) 管理者代表依据上述要求,组织相应职能部 门编制年度环境目标指标管理程序。(4) 各组织下属各单位依据组织年度目标指标管 理程序,制定自身应实施控

13、制的分解目标、指标, 并报主管部门备案。(5) 当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时,管 理者代表应及时组织调整环境目标和指标,正常状 况下,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收集环境目标指标完 成情况的资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环境管理方案1)建立并执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以保证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从而保持组织环境行为的持 续改进。(2)组织总部环境管理方案由行政部编制,管理 者代表审批。(3)各组织下属各单位制定各自的环境管理方案, 由其组织领导批准。(4)环境管理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a、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b、可行的技术措施或实施方案;c、明确完成的方法和时间及进度要求;d、规定组织内部各有

14、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 标的职责; e、费用分析和预算。(5)各组织主管部门按环境管理方案要求对方案 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结果,做好记录。(6)环境目标和指标或其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 化时,各相应职能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环境管理 方案进行修订或补充,并按上面要求进行审批。 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 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 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 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1、把环境管理体系纳入现行管理体系中,即对组

15、 织现有管理机构中相关人员和部门赋予相应的环 境管理职责。2、职责和权限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要 求,明确规定对环境管理有影响的各管理、执行和 验证部门及岗位人员的职责、联络渠道及其相互接 口关系。下面以一个组织结构来完善体系运作的职 能分配:(1) 总经理 全面主管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和改进, 落实机构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对组织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承担最终责任。制定和批准组织环境方针、批准环境管理手册。 委任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环境管理效 能进行定期的管理评审。采取措施,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获得,包 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及财力资源。(2) 管理者代表按ISO14001标准的要求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环 境管理体系。批准组织年度环境目标指标。批准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 组织总部环境管理方案。协调和监督体系的运行控制情况。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负责对外重大事项的联络工作(包括与认证机构的 联络)。向总经理汇报环境管理体系运作情况。(3) 副总经理 向总经理报告工作,直接领导属下各职能部门和各 组织下属各单位环境管理工作。监管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