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9951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一)根:胚根也叫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 少。当第一片绿叶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 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 比较多。根系一般入土 100130厘米,最深的初生根可 达2米多。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一般约有 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小麦根的主要作 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源 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二)茎:小麦是呈丛生状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 茎(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

2、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 46个 节间。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 养分(如氮、磷钾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输 送到叶子和穗部;把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 物质醣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上。小麦的茎又是支 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充分接受阳光,进 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 浆之用。(三)分蘖: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约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就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l 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

3、,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 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 并不是都能抽穗结实。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 般春节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 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多属无效分蘖。小麦叶片生长的多少与分蘖有一定规律。叶片数减3再加1就是应该有的分蘖数。有时生长条件不好,分蘖不 能形成。产量高的麦田与有效分蘖多有关。小麦分蘖有 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一般在10月下旬是第一次分 蘖高峰,历时约20天;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 身期。小麦起身后分蘖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 的、壮的分蘖成穗;小的、弱的逐渐死亡。(四)叶:小麦的叶共约12 13片

4、,年前一般长出67 片,午后茎秆上一般有6片。叶是小麦植株制造有机养 料的主要器官。叶片中有叶绿体,它能利用太阳光能, 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什么是叶 面积系数呢?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小麦植株绿叶面积 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小麦不同阶段叶面积系数的指标大 体如下:冬前为1,返青时为0.5,起身期为2,拔节期 为4,孕穗期(即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6,灌浆期为4。 但也不能使面积系数过大,若叶子太大,互相遮荫,制 造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减少,还会使茎部节间软化,易引 起倒伏。(五)穗:每个麦穗由许多小穗组成。小穗一般分左右两 排。一个麦穗有1220个小穗。因此,一个麦穗是一个 复穗状花序

5、。通常情况下,麦穗上的小穗数目越多,产 量就越高。旱薄地上每个麦穗只有几个穗码,群众叫“蝇 头小穗”,这种麦田产量不高。(六)花:每个小穗可以生长37朵花。每朵花外面包着 两个硬壳,扣在外面的叫外颖,套在里面的叫内颖。轻 轻地剥掉外颖,就露出两个鳞被(也叫浆片),里面还有3 个雄蕊和一个雌蕊。雌蕊经授粉受精后,子房就结成果实,这就是小麦的籽粒。(七)种子:小麦的种子表面有果皮和种皮联合在一起。 这样的种子叫颖果。小麦挑起后10-14天抽穗,抽穗后4-5天开花。顺序为中二上二下。1穗花期4-5天。花粉落到雌蕊上1=2小时花粉萌发,到完成受精1=1。5天。授粉后10=12天体积增加最快,达到多半仁

6、,再经30天左右成熟。播前准备一、建设高产稳产田,满足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一)精细整地: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 集中在距地表1030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 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年中只有种麦前一次深耕整地机会,整地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所以,小麦播种前的深耕整地是 关系全年产量,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确保耕作质量。整地要求应是:深、细、透、实、平。深:就是在 原有基础上逐年加深耕作层,一年加深一点,不宜一下 耕得太深,以免将大量的生土翻出。深耕可以加厚活土 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增强土

7、壤微生物活性,促进 养分分解,保证小麦播后正常扎根生长。一般麦田可三 年深耕一次,其余二年进行浅耕,深度1620厘米即可。 细:“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农谚说明小麦幼芽 顶土能力较弱,在坷垃底下,会出现芽干现象,易造成 缺苗断垄,冬季因麦根透风而遭冻害。所以耕地后必须 把土块耙碎、耙细,保证没有明暗坷垃,才能有利于麦 苗正常生长。透:就是要求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 不漏耙。把麦田整的均匀一致,有利于小麦均衡增产。 平: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复平,做畦后细平,使耕层深 浅一致,才能保证浇水均匀,用水经济,播种深浅一致, 出苗整齐。一般麦田坡降要求不超过 03%,畦内起伏不 超过3厘米。实:就是

8、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达到 上虚下实。如果土壤不实,就会造成播种深不一,出苗 不齐,容易跑墒,不利扎根,冬天易受冻害。所以对过 于疏松的麦田,应进行播前镇压或浇塌墒水。(二)施足基肥:小麦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为使 小麦在冬前能够很好地出苗、分蘖和扎根,长成壮苗, 安全越冬,并满足以后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必须施 足底肥。特别是冬春雨雪稀少,表土比较干旱地区,追 肥施入较浅,不易发挥肥效,施足底肥就显得更为重要。 近年来,许多典型经验证明: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 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 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 手段。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

9、力,改善土壤结构, 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根本途径之一。氮素化肥底施是一个提高肥效、培育壮苗的好办法。一般重施底化肥(特别是碳酸氢铵)的麦田,要比在年后追施同等肥量的麦田苗期生长快、长势壮,越冬死苗少、成穗率高、增产显著。而且方法简便,还能弥补碳酸氢 铵挥发性强、容易散失肥效和追肥不便的缺点。一般保 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 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 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增施磷肥是小麦生产 上的一项新的增产措施,特别是贫磷土壤,用磷肥突破, 氮、磷配合的办法,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根据大量试验 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

10、质土杂肥 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 克左右。100斤小麦需纯氮约14斤,磷约6斤,纯钾12 斤。应采取集中施肥法;施肥量较多的还是以普施为好,然后翻耕。施肥量多时,可以分层施用,以五分之 三地粗肥,在耕地前撒施深翻,再用五分之二优质粗肥 连同要施地磷肥、氮肥混后耙地前撒施浅埋入土中。(三)造好底墒,足墒下种: 水分不足,往往成 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 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浇足底墒水,不仅能 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为中、后期生长 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最好在耕地整平后浇塌墒水。抢墒播种,尽量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

11、保苗全、 齐、匀、壮。三、做好种子处理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杀灭病菌,实现出苗快,整齐健壮。(1)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 4-6小时, 捞出用52-55度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达到50度, 再捞出放入56度温水中,保持水温55度,浸5分钟取 出,用凉水冷却后晾干播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效果 很好,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2)恒温浸种:将麦种放入50-55度热水中,立即 搅拌,使水温迅速降至45度,在此温度下浸3小时取出, 冷却后晾干播种,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赤毒 病、颖枯病等。(3)石灰水浸种:先用50公斤水溶解0.5公斤 优质生石灰,除去渣滓后浸入选好的麦种,使水面高

12、出 种子10-15厘米,并保持静置,不能搅动水面;浸泡时 间视气温而定:在气温为20度时浸泡3-5天,25度时浸 泡2-3天,30度时仅需要1天。浸泡好的麦种不需用清 水冲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秆黑粉病、赤霉病、叶枯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4)杀菌剂拌种。用 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 量的 0.08-0.1%拌种,可以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 黑粉病;按种子量的0.2拌种,可以防治小麦锈病、白 粉病和纹枯病;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可以防治小麦全 蚀病和根腐病等。各期管理,冬前管理,查补苗,三叶镇压,控主竟, 促分蘖,安全越冬。治虫,蚜虫飞虱。中耕。追分蘖肥 7=8度时。冬灌。返青期。锄划,追肥,浇水,除草。起 身期。中耕,防病虫,缩节。灌浆期。灌水,防倒,根 外追肥。早衰原因。干旱,营养,浇水,管理不当,病虫。增有机肥,注意肥水。越冬前壮苗标准,长出6片叶,4=5个分蘖,7=8条次生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