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49721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美术科第10课导学稿执笔人:李海雄 审核人员: 2014年 11月2日集 体 备 课备注栏【课 题】:盐的妙用 【教材分析】:视觉机理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是让学生尝试“撒盐排遣法”,使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特殊的点、线、面状的机理,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对肌理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兴趣,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视野,感受有意味的形式美感和创造表现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思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派遣法”。在观察想象中,感受机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

2、美感。3.情感: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机理效果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学难度:能对点、线、面状的机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 预习检测: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国内艺术的不同美术作品。导入新课。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机理效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欣赏画家梁培龙的作品欢乐的小溪感受“特殊技法”创作的一种节奏美。(2)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体验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的特殊的点、线、面状的机理:(3)明确作业要求,即运用点、线、面状的机理进行联想

3、,再创造有趣的画面。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二、 合作探究: (1) 导学释疑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知道的哪些和这些不同的机理的艺术作品? (2) 展示点拨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不同艺术作品。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设计作品。 (3) 拓展反馈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三、小结点评: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3.课后思考题:把各种制作材料下节课带来。【板书设计】:盐的妙用 出示图片【教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