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适应考试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9670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适应考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适应考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适应考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适应考试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适应考试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适应考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适应考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右图中两段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段国界的条约是A中俄辛丑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2右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3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灭亡满蒙”,日本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B制造九一八事变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制造卢沟桥事变4彭德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下列重大事件中,他参与指挥的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转战陕

2、北抗美援朝战争ABCD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签订双十协定 平津战役 解放南京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ABCD6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7某校学生李虎在历史活动课上介绍一倍近代人物时,谈到一组关键词维新派、光绪帝、菜市口、六君子。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雷正芳B孟本

3、斋C肖朴生D杨锐8.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你认为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A. 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B. 内战与和平之争C.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之争 D. 是否争取外援之争9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下列都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组词语是:A无拘无束、张扬个性、思想开放B禁欲苦行、以人为本、言论自由C压抑人性、麻木顺从、追求享乐D张扬个性、愚昧迷信、神权至上10.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独立宣言B拿破仑法典 C权利法案D临时约法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蒸汽机的历史意义

4、,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在这次蒸汽机推动的革命中唱“主角”的能源是:A水力B电力C石油D煤炭12.下列言论可能出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口的是:A.“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C“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汉有永远忍受一半奴役和一半自由的状况。”D“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13.下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A.德国割占苏台德区B.盟国分区占领德国C.处置战败后的德国D.限制各国海军军备14

5、.美国和日本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两个大国,下列与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的事件有:九国公约 波茨坦公告 马歇尔计划 珍珠港事件A.B.C.D.15.下表反映了西欧国家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变化。从表中不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战争国际力量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西欧(法国)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世界多极化趋热日益明显C.西欧与美国反目成仇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二、材料分析题。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

6、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这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为镇压这场运动,列强发动了 战争。(1分)(2)材料中的“第一个方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2分)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分)(3)材料中的“第二个方案”是指什么?(1分)这一方案的实施在思想上对中国

7、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1分)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结果。(3分)(5)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三、材料分析题。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

8、资降低40%。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有宾几百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 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广播讲话中,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的构想: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这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四 2008年10月24日25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亚欧会议45

9、个成员国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和深化亚欧合作交换了意见。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举行,各国领导人求同存异,在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增资、加强金融监督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摘编自“中国新闻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二出现的主要背景。(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2分)并概括“NEW DEAL”实施的重大意义。(4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比较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和材料二中“NEW DEAL”的相似之处。(2分)与材料二中“NEW DEAL”相比,该计划有何新特点?(2分)(3)据材料四,

10、指出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2分)据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种策略的现实原因。(2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D5.B6.C7.D8.B9.A10.C 11.D12.B13.C14.D15.A二、材料分析题。(14分)(1)八国联军侵华。(1分)(2)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2分)措施:创办近代企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选送学生出国留学。(3分)(3)方案:戊戌变法。(1分)影响: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4)理论:三

11、民主义。(1分)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3分)(5)启示:近代史上地方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拯救中国。(1分)三、材料分析题。(16分)(1)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沉重。(2分)措施:实行“产业复兴法”。(2分)意义: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为后来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4分)(2)相似之处: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大政治投资,兴建基础和公共设施,创造就业机会。(2分)新特点: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来摆脱危机;注意节能与环保。(2分)(3)策略: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危机。(2分)原因: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各国经济带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