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仿真模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9565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仿真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高考仿真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高考仿真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高考仿真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高考仿真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仿真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仿真模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仿真模拟()理综化学部分满分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4C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醛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A 解析:由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因此核素符号中质子数可不必标出,A正确;在标准状况下乙醛不是气体,B错误;Cl离子核内只有17个质子,C错误;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8. 据国家质检总局对金浩茶油的抽

2、检结果显示,其茶油的苯并芘含量高达60微克/千克,高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上限10微克/千克近6倍。下列有关苯并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并芘的化学式为C20H12B苯并芘含有苯环结构单元,是苯的同系物C苯并芘能使溴水褪色D苯并芘分子能发生硝化反应,其一硝基取代物最多可以有10种A 解析:苯并芘的分子式是C20H12,不符合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nH2n6),A对,B错;苯并芘含5个苯环,不能使溴水褪色,C错;苯并芘分子中含有12个位置不同的氢原子,故其一硝基取代物最多应该有12种,D错。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化学式为XY3,则X的化合价只能为+3或+6价B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简

3、图为 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D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属于化学变化 8.【答案】D【解析】 NH3中N的化合价为-3价,A项不正确;由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为氯元素,第三周期、A族,B项不正确;AlCl3即为共价化合物,故Al(金属元素)与Cl(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C项不正确;化学变化中,只是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原子核不变,而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50C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0C时N

4、aCl溶液的KWD1000C 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5.【答案】A【解析】B项SO2将被氧化为硫酸;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项错误;100pH=2的硫酸溶液c(H+)=10-2molL-1,pH=12的NaOH溶液c(OH-)=1molL-1,故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11.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0.1molB0.2molC0.3molD0.4mol答案:D解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方程式为:2CuSO4+ 2H2O = 2Cu + 2H2SO4+ O2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因此,电解前后只有铜和氧的改变,电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复原来状态。但本题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复原来状态,说明电解过程中不仅硫酸铜被电解,而且有水被电解(因为硫酸铜被电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可以看作是0.1mol的CuO和0.1molH2O,因此电解过程中有0.1mol的硫酸铜和0.1mol的水被电解。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12.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 3H2(g) 2NH3(g) H92.4 kJ/mol。实验测得起始

6、、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130放出热量a kJ230放出热量b kJ260放出热量c 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a b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DN2的转化率: 1.【答案】A【解析】本题适合利用等效平衡思想解题。状态相当于在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再加入N2,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A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相等,B项错误;状态相当于将两个相同的状态,压缩在一起,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大,C、D项不正确。13. 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

7、结论都正确的是15.【答案】C【解析】A项因盐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不反应;B项由于铝被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项体现的是SO2的还原性。第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8 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答。第36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26.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

8、列问题,2SO2(g)+O2(g)2SO3(g)的H 0(填“”或“”“”、“Ksp(AgCl) (2分)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1分) AgCl(s)+I-(aq)=AgI(s)+Cl-(aq) (2分)【解析】(1)由图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SO3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向移动即正向为放热反应H0,则T1 T2,有K1K2;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人与反应无关的氦气,相当对原平衡混合物降低压强,则平衡向左移动;D点状态的SO3的百分含量A点,则由D点到A点,SO3的百分含量增加需;(2)由图可知生成lmolNH3的H=(Q1-Q2)KJ/mol;根据电荷守恒知(OH-)=

9、(H+)=10-7molL-l,c(NH4+)=c(Cl-)=0.5bmol/L,K=0.5b.10-7/0.5a-0.5b= b10-7/a-b(3)c(Ag+).c(Cl-)=10-4Ksp(AgCl),所以有沉淀,KSP(AgCl)KSP(AgI)沉淀转化27. 2011年8月12日,云南信息报首度披露 了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工业上将制取重铬酸钾(K2Cr2O7)和铬酸酐(CrO3)的剩余废渣称为铬渣,其成分为:SiO2、Al2O3、MgO、Fe2O3、CrO3、K2Cr2O7等。已知:重铬酸钾和铬酸酐都易溶于水,这是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都是强氧化剂,铬酸酐溶于水

10、呈酸性;+6价铬易被人体吸收,可致癌:+3价铬不易被人体吸收,毒性小。右表为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参照数据。回答下列处理铬渣、消除铬污染的有关问题: (1)将铬渣用稀硫酸浸取、过滤,在浸出液中加入适量的绿矾(FeSO47H2O),加入绿矾的目的是 。 (2)再向浸出液中缓慢加入烧碱,至pH刚好达到4.7,过滤,所得沉淀的化学式是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r3+完全沉淀c(Cr3+)降至10-5molL-1视为沉淀完全,溶液的pH应调于a= 。 (3)向(2)中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硫酸,调节至呈强酸性,所得的溶液是含 溶质的溶液。16.【答案】【解析】(1)根据

11、污水中物质的含量可知,加入硫酸后,除SiO2不溶过滤除去外,其他金属离子均生成其简单阳离子,且Cr为+6价,根据题意可知有毒,需要被还原为+3价。(2)结合沉淀的pH,溶液由强酸性到4.7,只有Fe(OH)3和Al(OH)3生成。KspCr(OH)3=c(Cr3)c3(OH),若c(Cr3)=10-5mol/L时,c(OH)=,常温时c(H)=10-5mol/L,即pH=5时Cr3沉淀完全。(3)根据污水中含有的物质可知,(2)操作后剩余的金属阳离子为Mg2和K,硫酸提供阴离子SO42。28. 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A-C-D-B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试剂是水,其作用是 ;A中反应开始后,加热B之前的实验操作是 ,加热后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验证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置红布条于B中,按A-C-B-D连接成实验装置体系。A锥形瓶中试剂选用高锰酸钾晶体,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 ;C中试剂是 ,D的作用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