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第三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9504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两首(第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两首(第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两首(第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两首(第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两首(第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两首(第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两首(第三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两首(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这两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观赏能力。2、情感目标: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叙述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教学重点: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叙述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观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丢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高兴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叙述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防止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赤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盛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

3、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鼓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2?未选择的路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低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慨,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叙述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诗分四节,第一节写诗人站在林间交岔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

4、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时机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这样的开头,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第二节,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诗人也许知道,这样的路是平淡的,没有挑战性的。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

5、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忆: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显然有宿命的意味,带领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说明了这

6、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盛,读后耐人寻味。二、练习表明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却是一首驰名的诗,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此题旨在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喜欢这类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并对人生构成积极的影响。这是一道主观题,学生答复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但通过教师的教学,

7、最好使学生能喜欢这样的诗,并说出一点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有统一答案。二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此题旨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初步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提高观赏新诗的水平。诗人外表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三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此题旨在让学生积累名篇,打好文化根基。三、观赏两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低沉,有的那么会因此而怨天尤人

8、。诗人却以丰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种力量来自对未来的信念,因为我们始终要相信“高兴的日子将会来临。接着诗人在第二节里叙述了“永远向往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描绘了人们在越过坎坷之后再来回忆过去的心情,那时一切艰难困苦都会改变面貌,变得可爱起来。这首诗是普希金人生体验的结晶,他本人就曾屡遭坎坷,被流放、幽禁,最后被阴谋杀害,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叙述的生活原那么。?未选择的路赏析:?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外表平易,实那么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那么叙述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盛生动的联想,衬

9、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的。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平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结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叹,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格调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还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情感融于一首短诗之中,深化了这首诗的意蕴,给人以丰盛的启迪。诗人是通过优美的意境发明和浓郁的抒情叙述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读者的。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索。这种质朴无华的格调使这首诗如夏夜里清凉柔和的风,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情趣,给人一种沁人心脾之感。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其中的哲理内容。因为这首诗具有内涵的开放性,犹如一个巨大的构架,其中的内容有待读者去填充,在其中回忆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受到触动而引发深深的思索。四、布置作业完成有关本课练习。板书设计无。课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