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9452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韦建低摘要:就某种意义而言,书法学科中的“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中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彻底的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更重视学生的发现、发展能力,强调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课外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基本目标,以学科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研学、探知为基本形式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书法学科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难把握、更难有效性的运用。为此,要针对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状况下对“研学后教”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科学的运用与把握程度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将它的教学理念运

2、用好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关键词:书法教学、研学后教、课堂运用当书法课堂封闭式、单一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新的的教学理念的教学需求时,对新的书法教学方式的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运用就成了书法教育工作者格外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产生不但迎合了课堂改革的迫切需要、颠覆了传统书法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枯燥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追捧。而且从课堂的实效性来看,效果也是显著的。“研学后教”课程模式的开发、整合、运用旨在通过教师课前对研学案研学稿的充分设计和运用,利用小组合作研学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或者某一个设定的知识点,同时强调学生的课堂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

3、生自主积极参与课堂教与学过程,甚至与教师起到一个换位学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教师引导性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正确的开发、运用好“研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师对传统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一、 当今我国书法课堂教学现状的浅析书法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社会沟通交流一种工具或者说媒介。中国书法,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文化沉淀和艺术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却越来越淡漠,这种本属于我们国粹的传统艺术瑰宝在学校课

4、堂中学习也经常受到质疑。导致学校对书法课堂的开设也大都名存实亡。教育对书法学科的重视程度直接挫伤了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再加学科师资的缺失,导致了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严重滞后。书法课堂教学当今基本以传统技能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一笔一划教写法学生一遍遍练习技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教学称之为:书法培训。这种技能培训式教学直接导致以下问题:1、 课堂单一式、教学对象只能针对极少数特定学生,具有选择性教学,不利于书法教学的普及。2、 课堂枯燥,大多学生无法坚持学习,不利于持续性教学。3、 强制性学习。对于书法不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容易产生被学习现象,不利于今后教学的持续性开展。4、 评价体系严重缺失,导致学生

5、课堂学习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由于书法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写的好与不好,大都不知如何去评价,学生无法形成一种自我评价的机制。因此,在当今这个科技如此发达,电脑影印技术如此普及的社会里,如何以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书法的有效教学和普及,成了许多书法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也是挽救我国书法文化瑰宝得以传承所提出的一个严峻且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项长期和持续性工作。二、“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目前,判断一种教学方式的优劣,主要看他是否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人性意味。而这种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性意味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属性上

6、。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的感受与参与。它束缚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就确定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将儿童的思想培养得少年老成,而是推动他们天性的发展”。这种思想得到了美国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约翰.杜威的大力支持。其实,“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方式所蕴含的追求自主的学习表现和艺术教育的基本精神,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突破僵硬的学校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设定的。它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乐学、个性创造、心智开发、合作学习、小组探知等人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正是我国现今教

7、育体制改革在培养目标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三、“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以“研学后教”为教学模式的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课前研学案、研学稿的设计,不但要求教师本身首先必须理解透本课学习内容及要完成的研学目标以及,还要设想好研学过程中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要把住任何教学资源和模式都始终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意义。那么,究竟怎么样把“研学后教”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运用到当今的书法课堂教学中呢?1、 教学条件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当中对学生情感和教学环境的创造与设计,赫伯.里德认为:“儿童创造力的释放是教育

8、的必须条件,但要在创新的特别冲动和较为普遍的自发性,但又没有给儿童创造适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而是只能让他们在空中鼓翼”。1 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环境是人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营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冲动,同时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对书法而言,书法室的布置,作品的展示,学生位置的安排,氛围的构建以及教师的研学教案的设计等就显得非常重要。2、 导入的方法和目的性“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对教师对研学案设计、问题的创设提出要求。其次是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主研学,合作研学,找到解决问题和方法,教

9、师只作引导和小结的基本方式。教师的大部分工作已在课前就已经完成,课堂上学生作为主导的换位思考换位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研学案的导入设计部分就更需要明确方法性、目的性和实效性,考虑到书法课堂的学科特点,课堂的导入部分可以使用:知识回顾、理论重现、问题设计等方式。理论回顾知识导入尽量以选择题呈现的方式。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德育量化加分表扬为评价体系抢答式完成导入。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面,又能让学生为接下来的新课做好铺垫,集中学生对新课学习的专注力。其实,很多时候,一节课的教学成败,导入时关键。这是关系到是否能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

10、直接决定课堂实效性。学生一旦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志趣,那么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正像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一旦目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耐心就没有止境。”23、 研学内容的设计要紧贴学生实际在研学案的设计上,教师必须要做到通盘考虑,全面解读教材教参。不但要理透教学目标和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书法水平,接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课堂上才能适时引导激发,掌控全局。这一点对于研学课堂实效性非常重要。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研学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书法,欲速则不达。设计内容结构须根据学生实际,太难,学生无法解决,容易出现冷场,失去了研学的本质和实质;太易,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无

11、法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冲动。4、 小组合作研学,解决问题。“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更强调一点就是小组合作研学。而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首先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要给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也就是条件,比如教室学生座位分组布置。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小组合作”研学推到了至高的位置上。5、 教师的诱导性教学设计和组织性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3良好的学习情境来自诱人的学习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教材,将教学内容尽可能的编制成学习问题,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的情境。使他们主动地“卷入”到课堂的

12、教学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学习。6、 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对书法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肯、及时、准确到位的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解决学生对知识疑点的认知深度。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基本素养,又锻炼了学生课堂的文字语言组织能力。评价一般分为自评、组内评价、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师评等。7、 保持学科性特点的原则性书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把字写好,盲目的引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外部资源,容易导致自身教学失去学科特点,课堂上学生看似学的不亦乐乎,最后什么都没有记住什么都没有学到,或者把书法课

13、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综合课,这可以归结为教学方式的“泛化”,导致了教学失去了学科特点,偏离了教学目的的原则性。因此,研学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科特点及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所以,在研学稿设计里面,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内容是必须的,在这过程中,要做到静、准、稳、好,在追求准确性、好的前提下加强练习,否则宁缺毋滥,宜少不多,因为欲速不达。四、“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书法教学中的价值展望新的教学实验成果为建立新型的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书法教育多面的教育,诸如:美感知能,表现教育,创造力,文化传播与传承,人文情操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除了课堂教学还须努力进行改革以外,而目前“研学后教”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实现书法课堂教学这种多方面教育功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注释:1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2 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3 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