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942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参考资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司法人治理构造第一种大问题 :公司治理及其运营机制 .公司定义:由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特殊状况为一种投资主体)依法集资联合构成,具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公司。 2.公司法人的特点:资合的性质:投资者所有的公司承当有限责任:以其拥有的股权或出资额为限承当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业务由经营机构来执行,与股东和出资人没有关系 .国内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一)道德风险 1、定义: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测另一方的行动或当观测监督的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2、产生因素:签订合约前对信

2、息是理解的,但是对合约签订后将发生的事情预见是不完全的尽管可以通过签订合约来约束代理人,但是合约的谈判、签订、和合约的履行都要耗费成本。 (二)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控制权。控制权的内容:经营决策权、监督权、公司剩余索取权(合约中没有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 如何配备和行使公司的控制权 如何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 如何设计和实行公司的鼓励机制(三)公司治理定义:公司管理层为履行股东的承诺、承当自己相应的职责,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对公司责、权、利的分派与协调。二、 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一)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和监督机制 1、重要机制:一股一票制。 、补充机制:解决一股一票制的缺陷 累加表

3、决制: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有效表决权集中投向自己批准或否决的议案。有助于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提高民主化水平。 代理投票制:小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某一种代理人集中行使。可以将众多分散投票权集中起来使用,提高了提高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客观上形成了对大股东的制衡。 (二)股东对经理阶层的鼓励和监督机制 1、鼓励机制:高薪、奖金、配股(经理人员获得一定股权) 、监督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价、监事会的监督 (三)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实行 独立董事是指与所服务公司既没有投资关系,也没有商业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外部董事。一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对于科学决策可以起到别人无法替

4、代的作用。 三、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 定义:通过公司外的规范化市场竞争机制,给公司经营带来压力,刺激公司经营者努力工作,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公司利益有关者的利益平衡。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并且是唯一的所有者,股东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一)产品市场竞争 有关产品价格成为公众信息,所有者可以通过产品价格考核经营管理人员。这给经理人员很大压力,促使她减少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资我市场的竞争 资我市场也就是股票市场,会给经理人员很大压力,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股票价格的下降和歹意被她人并购。 (三)经理市场的竞争 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业绩和努力来评价她的真实能力,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竞争也比较剧烈。

5、(四)政府法规和社会伦理的约束例如,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暴露的经济丑闻,以及某些公司CE和串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社会公众和政府法规都对这方面做出了惩罚。 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一)股东控制型治理机制 股东实质性的掌握公司的控制权,经理人员则只负责平常的经营活动。 1、重要特点:家族类公司或规模较小的公司,股东处在绝对控制地位 2、重要代表:韩国(如三星电子公司)和东南亚国家(二)经理控制型治理机制 经理控制型机制是指公司经理人员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公司在治理上体现出来的明显的经理控制和强烈的市场导向特点。 、重要特点: (1)美国大公司一般不设立监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 (2

6、)美国大公司的股权分散,大股东无心控制公司()有关的法律制度鼓励股东的市场化行为。 ()美国公司对经理的控制权重要通过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活动进行。股东“用脚投票”,即通过买卖股票来表达对经营的态度市场收购或接管经理市场、产品市场、资我市场对经理的监督和约束。 2、重要代表:美国(例如美国通用公司的前CE杰克韦尔奇)(三)主银行相机治理机制、主银行定义:指与公司保持长期和稳定关系的特定银行。 2、主银行相机治理机制定义:在公司财务正常状况下,由经理人员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主银行通过公司的资金支持支付结算和向公司派员等方式对公司实行监控。当公司浮现严重的财务问题时,主银行就接管公司,掌握着公司的控制

7、权。 3、重要特点:大股东一般是法人股东(公司或机构以法人财产投入公司而形成法人股权) 、重要代表:日本(例如日本的三菱公司) (四)股东和员工共同控制型治理机制 1、定义:由股东和员工共同掌握公司的控制权,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公司决策,并对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而专业的经理人员则负责公司的平常管理工作。 、重要特点:较好的解决了股东和员工的利益 、重要代表:德国 德国的三大权利机构:股东会、监事会(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 所有权或产权:指经济主体对稀缺资源所拥有的一组权利的集合,涉及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第二个大问题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 一、公司所有者(一)公司的原始所有权 1、

8、定义: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体现为股权。、股权的权限 (1)对股票的所有权和处分权,涉及馈赠、转让、抵押 (2)对公司的参与权,通过选举董事会间接参与公司管理 (3)对公司收益参与分派的权利:获得股息和红利的权利,以及公司清算后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利 (二)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定义:在公司设立时出资者依法向公司注入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公司经营期间负责所形成的财产构成。 、特点(1)公司法人财产权归属出资者(股东):当公司解散时,所剩余的财产按出资者比例归还出资者 ()公司的法人财产和出资者的其她财产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公司破产时,与出资者个人的财产无关系 (3)出资者不能支配公司财产,也不得抽回,

9、只能依法转让财产(三)公司财产权的两次分离1、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 原始所有权:公司出资者的所有权转化为原始所有权,失去了对公司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 法人产权: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她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派生所有权,是所有权的经济行为)区别:原始所有权体现为财产最后归股东所有 法人产权体现为财产由法人占有、使用和处分 、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经营权: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 区别:经营权内涵小,不涉及收益权,而法人产权涉及收益权 经营权的财产处分权受到限制,一般说经理无权自行解决公司财产。 经营权要由董事会决定经理的职

10、权 二、公司经营者(一)公司经营者及其特性、经营者定义:是指在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承当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全面负责公司平常经营管理,由公司经理人市场中聘任,以年薪、股权、期权等为获得报酬重要方式的经营人员。 2、特性: 经营者的职业化,形成公司家群体和公司家市场 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素养 是公司的高档雇员,受股东委托的公司经营代理人 权利受到董事会委托的范畴限制(二)经营者对现代公司的作用(个有助于) 1、有助于公司获得核心性资源,涉及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 、有助于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有助于公司团队合伙能力的培养

11、、有助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三)经营者的素质规定 1、精湛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发明能力、和应变能力最为重要 、优秀的个性品质,理智感和道德观 3、健康的职业心态,自知和自信;意志和胆识;宽容和忍让;开放和追求 (四)经营者的选择方式 1、内部选拔 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有助于鼓励内部干部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非市场的特性,不是公司家市场上的签约活动 2、市场招聘 具有特定的思想体系 选择范畴广 公司家人力资我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具有垄断性 (五)经营者鼓励与约束机制 1、报酬鼓励:年薪制、薪金与奖金相结合,股票鼓励,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以合同的方式授予经理人员在有效期内按照商定价格购买和发售一定

12、数量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利。 2、名誉鼓励:予以相应的社会地位 3、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具有信息显示功能。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显示出来,可以体现出公司家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努力限度。 市场竞争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对公司家位置形成威胁。 三、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经营者的权利受到董事会限制,如有超越权限的决策或重大决策需要向董事会报请进行决策。 经营人员有义务和责任依法经营好公司事务,董事会有权对经营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据此作出奖励和鼓励的决定,也可以予以解雇。 (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 1、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

13、着最后的控制权。可以决定董事会人选,并有推选或起诉某位董事的权利,但是一旦授权董事会后,股东就不能随意干涉董事会的决策了。 、董事会拥有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和任命,指挥经营人员的权利,但是董事会对股东负责,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3、经营人员受聘于董事会,经营业绩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鉴定。第三个大问题:股东机构一、股东概述(一)股东的含义:指持有公司资本的一定份额并享有法定权利的人。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持有公司资本的一定份额,据此而拥有所有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当义务的人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据此而享有所有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当义务的人。 (二)股东的分类和构成 、发起

14、人股东与非发起人股东 发起人股东:指参与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当责任的人。其特点有: 对公司设立承当责任: 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利息的连带责任;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错致使公司利益受损失的,对公司拟承当补偿责任。 股份转让受到一定限制:公司法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我司股份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资格的获得受到限制:自然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法人是法律上不受限制者;发起人的国籍和住所受一定限制,公司法规定,发起人中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自然人股东与法人股东 自然人股东:涉及中国公民和具有外国国籍的人,作为发起人股东,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法人股东:通过出资设立公司或继受去的其她公司的出资、股份而成为公司股东。涉及公司法人,社团法人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组织和代表国家投资的机构。(三)股东的法律地位 、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 必须履行出资义务,公司设立和增长资本时,要履行义务是公司资本的提供者 享有股东权利,如资产受益者、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股东是公司经营的最大受益人和风险承当者 股东是典型的投资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既是最大收益人,也是风险承当者。股东权实现的不拟定性(股利不拟定)、劣后性(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分派劣后于一般债权和职工债权-工资) 3、股东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