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9392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xx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面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A德国 B美国C英国 D日本2“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即将取得成功。”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美国人取得成功的“改变”是()A进行南北战争 B率先研制出飞机C召开华盛顿会议 D实施罗斯福“新政”3罗斯福“新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神话,其“新政”的“新”体现在()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对工业的调整C实行计划经济D推行工业国有化4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

2、家,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5面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相比较,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美国()A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B国内经济得到恢复C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D成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6(xx无锡)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发动内战C走上法西斯道路D实行新经济政策7刘辉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38年”“德

3、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关键词。他查找的应该是()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C“双十协定” D凡尔赛和约8(xx连云港)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A开辟欧洲战场 B打败法西斯C粉碎日本侵略 D建立联合国9(xx白银)这场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10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次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

4、曼底登陆战 D柏林战役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共同战斗,最终赢得胜利。胜利的原因不包括()A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二、非选择题12(xx云南)(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多万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材料二:19391

5、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日本偷袭珍珠港材料三: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材料四: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

6、的态度。(3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4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3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项目年份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4.5544.24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

7、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2分)(2)材料二中的经济状况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罗斯福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三,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2分)(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4分)备考提分训练1B2.D3.A4.B

8、5.B6.C7.B8.B9.C10.C11.D12(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态度: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禁止。(2分)(2)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在欧亚等地大肆侵略扩张。(2分)对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或建立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2分)(3)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其他史实符合题意亦可,2分)(4)维护世界和平。(2分)雅尔塔会议。(1分)13.(1)新经济政策。(1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1分)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得分,4分)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