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49384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五)单元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的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排球(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内容持点,初学者击垫球手容易痛,学生容易

2、产生厌学情绪。而因为垫球是排球动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会灵活的移动,会垫球,学生基本上就可以进行多种游戏和简单的隔网比赛了。为了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垫球动作,更快地进入游戏和比赛环节,本单元从简单的认识垫球,学习正面双手下手垫球、巩固复习提高和评价四课时完成。以双手垫球技术学习为主线,通过游戏、教学比赛等辅助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平台,让学生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新、有拓展的能力,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排球教材分析:排球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高度的技巧性、严密的组织性

3、等特点,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其基本技术有: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六大技术,就其锻炼价值而言,科学地从事这项运动不仅能使参与者的爆发力、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体能得到发展、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得以完善,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作风。排球运动除了在室内外进行游戏和比赛之外,甚至在沙滩、草地上也可以打排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四、学生情况分析:根据我校高一学生的特性,好胜强动,敢尝试,敢表现自我,但对排球运动项目接触少,排球知识了解不够,每当拿着排球时就喜欢乱打乱踢,自控能力差,互不信任,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淡薄,特别是学生的

4、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薄弱环节,本单元课以素质教育为彻入点,结合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以合作为主线,以学习技术为载体。激发学生对排球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了解排球文化,掌握排球技术,学会友情沟通,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五、单元计划:(排球模块第二单元垫球教学计划水平五)单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排球运动给学生们带来的成功喜悦和运动乐趣。(2)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原地双手垫球技术和移动的组合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专长,提高学生排球比赛的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3)培养学生负责、合作、遵守规则、

5、尊重对方和裁判等优良品质,增强竞争与创新意识和合作的团队精神。课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难点主要教法学法11、复习排球移动技术。(游戏:老鹰捕小鸡)2、排球:原地垫球。3、游戏:往返垫球接力。1、能主动积极参与垫球的学习,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80%的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垫击球的位置教学难点: 身体协调用力垫球以游戏方式复习第一单元的移动动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了解垫球的原理。21、学习正面双手垫球2、自垫球计数比赛1、能主动积极参与垫球的学习,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2、激发学生

6、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80%的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人与球的位置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互帮互助,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1、复习排球正面垫球。2、游戏:通过“封锁区”。1、通过巩固加强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提高排球技术动作。2、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垫击球位置和人与球位置的关系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 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带动后进的学生掌握垫球动作。4教学评价1、通过对排球垫球的考核,提高学

7、生排球垫球技术水平。2、在学习排球垫球技术的同时,贯穿以排球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垫球考核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排球课教案(水平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排球垫球的动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2、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精神。场地器材排球45个篮球场2个教学内容1、复习排球移动技术。(游戏:老鹰捕小鸡)2、排球:原地垫球。3、游戏:往返垫球接力。教学重点垫击球的位置教学难点身体协调用力垫球顺序时间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组织形式与要求一3分钟1、所有的学生全情投入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建立

8、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激情的学习氛围。一、教学常规1、师生问好2、检查服装3、安排见习生1、师生问好,宣布课目标和内容。2、师生语言交流,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四列横队 (图1)要求:快,静,齐二12分钟1提高身体机能的适应性2.促进身体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3增强学生的配合能力二、球操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6、跳跃运动三、游戏:老鹰捕小鸡。1、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2、教师与学生参与完成。徒手操: 篮球场(图2) 分4小组各用半个篮球场,在场内进行。 (图3)三三18分钟一、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和兴趣进行自主练习,探究学习,突破薄弱环节,提高下面双手

9、垫球的动作质量,树立信心;二、增强与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互帮互学,建立同学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四、原地垫球技术1、徒手模仿垫球动作。2、原地做徒手垫球动作。3、垫固定球4、抛垫球练习。1、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及时点拔,激励点评,引导学生互帮互学。2、观察、指导,激励创新,鼓励差异学生挑战自我,树立自信心。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互评。4、安全教育徒手模仿垫球动作和原地做徒手垫球动作 (图4)垫固定球:2人一组充分利用球场的空间 (1)自抛自垫 (2)一抛一垫 (图五) 四7分钟发展学生应用学习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五、游戏:往返垫球接力。规则:按照规定的路线完成规定的动作。教师当裁判,小结

10、比赛情况,表扬取胜小组,鼓励较慢小组。 队员 垫球区 往返 (图六) 五5分钟学生通过紧张激烈活动后进行调整身心,逐步恢复体能,并提出课后练习目标。六、放松1.放松身心2.师生评价3.回收器材1、指导学生跟随节拍放松。2、教师总结,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3、布置课后作业。 (图七)教学效果预计1.本课练习,全体学生基本掌握排球原地垫球技术。2.练习密度:40453.平均心率:120140次/分4.强度指数:1.5课后小结学排球课教案(水平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和正确处理人与球的位置,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 2、,有80%的学生基本掌握

1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场地器材排球:45个篮球场2个教学内容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2、自垫球计数比赛教学重点人与球的位置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顺序时间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组织形式与要求一3分钟1所有的学生全情投入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激情的学习氛围。一、教学常规1.师生问好2.检查服装3.安排见习生1.师生问好,宣布课目标和内容。2.师生语言交流,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四列横队(如图1) 要求:快,静,齐二12分钟1提高身体机能的适应性2.促进身体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3增强学生的配合能力二、徒手操1、头部运动 2、肩关节

12、运动 3、体转运动 4、踢腿运动 5、手腕、踝关节运动 三、排球的抛接1、准备姿势2、移动步3、不定位的抛球和接球1.讲解示范2.教师口令与学生一起完成。3.提示学生注意的动作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图2) (图3)三18分钟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和兴趣进行自主练习,探究学习,突破薄弱环节,提高下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质量,树立信心,增强与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互帮互学,建立同学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1、学生自抛自垫或两人抛垫,体会击球部位。2、学生两人一组对垫练习:两人中间隔(或不隔)一条绳练习垫球技术,体会接球的要领(根据来球的力量大小的速度的快慢来判断击球的用力。3、多人互垫。4、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练习的方法(自垫或多人对练)。1、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及时点拔,激励点评,引导学生互帮互学。2.观察、指导,激励创新,鼓励差异学生挑战自我,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