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92954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88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下期八年级 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 A卷) 考试时长:120分钟 总分: 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6分)1、古人云:“字如其人。”新课标指出“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请将下面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2分) 卧石听涛满衫松 开门看雨一片蕉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震悚(sn) 荒谬(mi) 溃退 (ku) 锐不可当(dn)B 瓦砾(l) 尴尬(n) 惊骇 (hi) 歼灭(jin)C 颠沛(pi) 幽咽(yn) 诘问(j) 差使(chi )D 阡陌(qin) 举箸(zh) 寒噤(jn) 仄歪 (z)

2、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眼花嘹乱 央求 阴惨 闪烁 B 情郁于中 荒谬 憧憬 惨淡C 月明风清 杀戳 絮说 揣磨 D 张皇失措 蹒珊 鞠躬 狼籍4.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 却很冷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B.犹豫 反应 骇人昕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5 按原文默写。(6分)(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2)感时花溅泪

3、, 。(杜甫春望)(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6)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6、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话。(3分)(例句)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要酿造出鲜美纯正的蜜来。仿句: 7、某学校医务室于I985年、l995年,2005年,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 生的中学生(俗称70后、80后、90后)开展了“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绘制了下表:初中生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指标基数为100) 70后 155. 3厘米 40. 2公斤 98

4、.44 80后 158 .2厘米 41.1公斤 96.57 90后 159. 6厘米 44. 5公斤 91.96(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分)(2)、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3分)8名著阅读(4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

5、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二、阅读理解(34分)(一)(12分)现代金鱼有八十多个变种,除了常见的红色,还有橙、紫、黑、银白以及五花、透明等多种色彩,体态也各不相同。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文种,体型与普通的鱼类相似,鳍发达,尾鳍分叉,就像一个“文”字,如“鹅头”“珍珠鳞”等;一类是龙种,两眼突出, 鳍发达,如“龙眼”;一类

6、是蛋种,没有背鳍,如“蛋球”“虎头”等。金鱼体质娇嫩,喂养时要特别注意水质的洁净。没有受到污染的河水、湖水最好;如果用井水、自来水,要搁置几天,让杂质沉淀,氯气逸出。金鱼最喜欢吞食鲜活的鱼虫(俗称红虫),也吃米粒、馒头屑、蛋黄粉等。但每次不宜太多,以防金鱼过多进食,导致死亡。金鱼最初直接放养在池塘内。到了宋代,开始用缸蓄养。明代金鱼普及全国,逐步发展为盆养,如木盆、陶盆。现代家庭常常用玻璃缸饲养,放在几案上清晰透明,便于观赏。也有人别出心裁,将缸制成扁平的。里面配镜,外面加框,挂在墙壁上。如果再在缸里面布置些水草、假山石或陶制的亭、台、塔、桥,色彩缤纷的金鱼闪着鳞光穿行其间,那真是一幅别致的活

7、动画,为室内增色不少。9、第段文字中,作者根据将现代变种金鱼分为三类。(2分)10、第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答: 11、第段文字说明喂养金鱼:一要 ,二要 (4分)12、第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分)、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二)忽 略(12分)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的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的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

8、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的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

9、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着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已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颗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

10、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13.文中写孩子“痴痴的看”、“满心欢喜地看”小瓜苗、“满眼的憧憬”,表现了孩子 。(2分)14.文中“孩子的画”表现了孩子怎样的情感?(3分)答:15.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答:16.文中对母亲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忽略”,请找出两处。(2分)答: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忽略?(2分

11、)答:(三)三 峡 (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7.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3分)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多生怪柏 18.翻译下面句子。(3分)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 19.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4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12、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三、作文(40分) 渐渐长大的你,心灵深处一定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知心的好友,渴望学业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心爱的画册等等。请以我渴望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不得抄袭。第三次月考试答卷(B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6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