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9193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初中语文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范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升欣赏力;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诵体会诗中情,小组讨论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升审美情趣,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难点: 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边塞诗有怨,有恨,但是豪情终将战胜一切。这就是文人心中不肯凋零的英雄大梦。不仅仅是边塞诗,豪情是整个大

2、唐生命的基色。为什么李贺那样纤弱的诗人,都会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因为他自已也曾经写下充满奇情的诗篇,比如他写的雁门太守行。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解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索:这首诗描述了战争场景,请依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黄昏、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

3、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三精读课本,贯穿全文 心得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 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秋色、燕脂、

4、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2.指导感情朗诵。 四细读课文 1、分析一二句手法。 一二句: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用夸张、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境况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来。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与黑云相对,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

5、闪,令人眩晕。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铁锅遭遇铜刷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 2、三四句:叙事写景,分别从哪两方面写 战地气氛? 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照顾第一句中的日字,点明交战时间之长。一个凝字表现力极深。胭

6、脂是为了特别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又是从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此两句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3、赏析五六句。 叙事写景。偷袭敌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黑夜到来而停止。我军势弱,不能坐以待毙,而选择主动出击。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偃旗息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

7、体现了我军的智慧。 易水既说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场悲壮的生死战: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鼓声不起,主将誓死。 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4、 七八句:抒情明旨。抒发爱国激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

8、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奇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奋死抗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关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昏君。李贺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乃以国家安危为重,这必须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 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述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叹为观止。 五研读。 品味想像,体会主旨 这首诗不能归入边塞诗同,但这首诗里有英雄豪情。豪情如画卷,有些墨重,有些墨轻,疏淡与浓

9、郁这间,挥洒出每个人心中的英雄容颜。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述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拓展延伸 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述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教师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布置作业 1、结合解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存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第 8 页 共 8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