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49065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要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8 个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一、对科学探究的各要素进行探究1、侧重填写实验报告的探究:(09 山东青岛)29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 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下表: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右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液方案I:用试管取约2mL 该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该溶液是,化学方程式:方案II:(选用与方案I 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该溶液是,化学方程式:29、方案I:无色酚酞试液

2、试液变红氢氧化钙溶液方案II: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Ca(OH)2 + CO2 =CaCO3 I + H2O2、侧重反思和评价的探究(09江苏苏州)28.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 由移动的OHP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 1】用酚酞试液(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 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 入质量分数为3. 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厶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结果精确到0.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 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 便。【实验2】用pH试纸(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 2mL 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 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小结】(3) 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28.(1)无(1分)2. 9% 蒸发结晶(或蒸发)(2)洗净并擦干(全写得1分,不全不给分)(3)测温

4、度变化(或用pH计测试或测反应前后溶液导电性)3、侧重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的探究(09江苏徐洲)4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 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 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验 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 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

5、想不正确, 理由是。【查阅资料】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 不能再显红色;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 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猜 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猜想A正确B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猜想B错误【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

6、反应,则另一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5.实验1:反应中产生氧气和放出热量,使脱脂棉达到燃烧的条件 实验 2:猜想: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加入适量的一氧化锰后,将 带火星的术条放在试管口产生气泡,木条复燃猜想A正确先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再滴 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一会红色又消失猜想B错误【得出结论】 Na2O2+2H2O=2NaOH+H2O2(09 浙江金华)3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 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 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丁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

7、。【问题】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探究】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什么,该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收集反应产生的 气体(注: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A试管内装有铁粉, B 烧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1) 该装置中需加热的仪器为(填字母)。(2) 图中C装置在实验中起到了安全瓶的作用。若没有C装置,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加热设备,再把导管移出水面,这样操作可能会导。(3) 该组同学对所收集的气体进一步实验发现:该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并且能燃

8、烧。请你通过分析反应物的组成,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4) 该反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则组成黑色固体的元素应该是 (填元素符号)。5. (2008 年江西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 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 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 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 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2) 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 (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

9、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 (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操作方法现象结论你认 为生 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1)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2)c (3) 02 (填CO2、CO不给分)(4)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或b管口木条复燃(或不复燃)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或不是氧气)(5) Fe3O4 (或FeO、FeO与Fe3O4混合也给分,但答Fe2O3、铁的氧化物不给分)二、对教材中出现的探究实验的再探究:1、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探究(09 浙江杭州) 32. “空气中氧

10、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 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 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 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 溶液。并在反应后滴入,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 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

11、品:带瓶塞的1000ml烧瓶电子天 平(称量精度为0.01克)酒精灯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 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2、实验室制气体的探究(09成都)3、对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的探究(09 烟台) 29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 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有气泡产 生,木条 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 锰

12、是过 氧化氢 分解的 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 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 现象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实验三分解(1) 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 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 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 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029.(1)实验一反应慢2H2O2=2H2O + 0十实验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13、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 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 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 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2)对比(或对照等);(3) 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 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 变)4、对铁锈蚀的探究(09娄底)23.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1) 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调查内容掉漆的自行车露天堆放的钢筋洗净并擦干的菜刀镀铬的铁质水龙头铁制品锈蚀 情况长时间风吹雨淋掉 漆的地方出现锈迹时间长了钢筋表面 出现锈层采刀放置较长

14、时间也 不生锈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由调查结果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和等发生反应的过程。(2) 她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 (填字母序号)。A. 防止铁制品锈蚀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3) 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属于反应。23题.水(或氧气) 氧气(或水) A、B Fe+CuSO_. =FeSO_+Cu 置换44(09 泰州) 29.钢铁、铝合金、铜制品等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 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

15、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如图,取一根约10cm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岀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2)一同学联想到家里铜制餐具上有一层绿色物质,认为铜在空气中也会生锈0他们上网查阅资料,知道 这种绿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为Cu2(oh)2co3(铜绿)。他们从铜绿组成和空气的成分大胆猜测,铜生锈除了与 铁生锈条件相同外,还应该有CO2参加反应。请写出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 0【查阅资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也可以表示成CuCO3 Cu(OH)2o与孔雀石相似,还有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