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9021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一)咳嗽、咳痰(二)肺源性呼吸困难(三)胸痛(四)咯血三、呼吸内科药物护理常规(一)茶碱类(二)吸入用糖皮质激素(三)2受体激动剂(四)呼吸兴奋剂四、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五、支气管扩张症病人护理常规六、支气管哮喘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七、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九、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常规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一、呼吸衰竭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二、结核性胸膜炎疾病病人护理常规十三、呼吸系统常用诊疗

2、技术护理常规(一)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护理常规(二) 胸腔穿刺术病人护理常规(三)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恢复期间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4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5咯血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咯血的量,大咯血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防窒息。6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给予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7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注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的变化。8当患者需进行支气管造

3、影、纤维支气管镜、胸腔穿刺、胸腔抽气、胸膜活检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9备好急救药品和抢救物品。10做好卫生宣教,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二、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一)咳嗽、咳痰【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咳嗽发生的急缓、性质、出现及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2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物。【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粘稠滞留呼吸道或病人疲乏、胸痛、意识障碍导致咳嗽无效、不能或不敢咳嗽有关。【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2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

4、室内空气洁净,病房温度,湿度适宜,注意通风。3给予适当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如病人无心、肾功能障碍,应给予充足的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2L。4给予有效咳嗽、气道湿化、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和机械吸痰等胸部物理治疗措施促进有效排痰。5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二)肺源性呼吸困难【病情观察要点】1.判断呼吸困难类型,动态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意识状态。2.面容与表情、皮肤黏膜颜色。3.动态关注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结果。4.观察是否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痉挛、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

5、障碍有关。2.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功能受损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每日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2.根据呼吸困难类型、严重程度、血气分析结果给予合适浓度的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氧疗效果。3.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保证充分的休息。4.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法等。5.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和活动耐力,活动量以患者不感觉疲乏为宜。6.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7.正确采集血液、痰液标本。8.做好焦虑、烦躁不安患者的心理护理。(三)胸痛 【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胸痛部位、性质、程度、胸痛发作与缓解或加重的因素、

6、伴随症状。【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 与侵犯、牵扯胸膜、用力咳嗽有关【护理措施】1. 观察记录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止痛效果,剧烈疼痛者可按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2. 采用松弛法、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少疼痛。3. 避免加重疼痛因素: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使用止痛剂。活动困难的,小心搬动病人,平缓给病人变换体位。用手或枕头护住胸部,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所引起的胸痛。4. 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胸痛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四)咯血【病情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咯血颜色、性状及量,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治疗情况,心理反应,既往史及个人史。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

7、容与表情等。3.了解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结核菌检查等检查结果。【护理诊断/问题】1.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护理措施】1.小咯血者以静卧休息为主,大咯血患者绝对卧床,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取患侧卧位,出血部位不明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2.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患者口鼻腔血液,防止窒息。及时擦净血迹,清理病人咯血污染的衣物、被褥。安慰患者,对精神极度紧张、咳嗽剧烈的患者,可建议给予小剂量的镇静剂或镇咳剂。3.吸氧。4.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及遵医嘱用止血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5.观察、记录咯血量、颜色、性状及出血的速度。6.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吸痰器等抢救用物。7.大量咯血病人应禁食,小

8、量咯血者宜进食少量温、凉流质饮食。8.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再度咯血。9.窒息的抢救:病人出现窒息征象,立即取头低脚高45俯卧位,面向一侧,轻拍背部,或直接刺激咽部,迅速排出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必要时负压吸引。10.给予高浓度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和配合。三、呼吸内科药物护理常规(一)茶碱类:(代表药氨茶碱、多索茶碱)1根据患者病情,严格遵医嘱用药。2给药期间注意血电解质的测定,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和呼吸中枢兴奋等中毒症状出现,严重者可致抽搐甚至死亡。3静滴时不宜与维生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合用。合用西咪替丁、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影响

9、茶碱代谢,使其排泄减慢,应加强观察。4静滴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可过快,静脉注射时宜在10分钟以上。5口服用药应在饭后服用,避免引起胃肠道反应。茶碱缓(控)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二)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舒利迭、布地奈德)1. 根据患者病情,严格遵医嘱用药。2.指导患者掌握正确药物吸入法,吸入药物后立即漱口,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口腔咽部真菌感染、咳嗽、声嘶等不良反应。3.激素的用量应严格按医生医嘱使用,不得自行停药或减量。(三)2受体激动剂(代表药:沙丁胺醇)1. 根据患者病情,严格遵医嘱用药。2.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患者有无头痛、头晕、心悸、手指震颤等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停药或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

10、可消失。3.严格遵医嘱用药,药物用量过大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久用可产生耐受性。4.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病人慎用。(四)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尼可刹米)1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严格按照医嘱给药。2观察呼吸兴奋剂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如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强烈兴奋后转入抑制,应减药或停药。3在用药的过程中,注意输液速度,使用呼吸兴奋类药时要慢,嘱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四、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人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智模糊,昏睡和烦躁等。3观察有无休

11、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4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量等。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动脉血气分析等。【护理诊断/问题】1. 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增多而黏稠、胸痛、咳嗽无力等有关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高热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温湿度适宜。3高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或遵医嘱药物降温,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病人出汗时及时擦干、更换衣服,避免受凉。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精神状态、面色、热型等,协助医生明确诊断。5指导

12、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量等。6进食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7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避免继发感染。8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9重症肺炎出现感染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1)病人取仰卧中凹位,头胸部抬高20,下肢抬高约30,以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 (2)给予中、高流量吸氧,维持PO260Hg,改善缺氧状况。 (3)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补液,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速度,维持收缩压在

13、90-100mmHg为宜。输注过程中注意防止药液外渗。 (5)密切观察尿量、水、电解质平衡,积极纠正酸中毒。(6)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健康指导】1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2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度疲劳、醉酒等诱因,感冒流行时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4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随时咳出气道内痰液。五、支气管扩张症病人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及量与体位的关系,痰液静置后是否有分层的现象,记录24小时排出痰量。2.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感染与咯血及咯血的颜色、性质和量。3.监测体温。4

14、.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措施。5.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6.病情严重者观察病人缺氧情况,是否有发绀、气促等表现。【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多黏稠和无效咳嗽有关2.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 【护理措施】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感染或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营养。避免冰冷食物,少食多餐。4.观察痰液的量、性质、气味、颜色和体位的关系,记录痰量,并注意分层情况。若有咯血,按咯血护理常规。遵医嘱留痰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高热患者物理降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尤其对痰液量多的患者更应注意液体的补充。进行体位引流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