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课堂真实的热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8574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还课堂真实的热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还课堂真实的热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还课堂真实的热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还课堂真实的热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还课堂真实的热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课堂真实的热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还课堂真实的热闹还课堂以真实的“热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热闹”在词典中的意思: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课堂该安静还是该活跃?近几年每个地区的教研员、名师都在辩驳,所谓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没有了局看于永正淡定地掌控课堂,观窦桂梅激情地点燃课堂,两位名师风格各异:喜欢窦桂梅课堂的高昂情绪,也羡慕于永正课堂的心灵沉淀。可是如何在热闹中提高学习效率?又如何在安静中免于瞌睡连连?这对于新老师的我来说好难好难,作为新老师的我当然希望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的表现,因此我选择了相对热闹的课堂,但是如何在愉悦中收获知识并还课堂以有价值的“热闹”呢?上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似乎有了顿悟。 我在农村

2、工作,农村的孩子普遍不爱表现,自信心不强,不敢举手发言,因此课堂经常呈现出冷场的现象。要快速点燃这些孩子学习的热情很难很难,今天也不例外,在由四川地震图片及教师语言导入后进入了初读并整体感知环节,我提出了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当然不出意料的,课堂又陷入了沉闷状态,没有孩子敢抬头看我,最后在我提示之下,孩子们终于疙疙瘩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么一个冷场让我的心情起了变化: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热闹”起来呢?这时我想起了教参中的教学案例,索性放弃自己原先的设计,按着名师的步伐走走看?就那么几秒钟,我改变了我的教学流程,我提出:“我将提两个问题,你们四人小组一起讨论看看,我

3、会提哪两个问题,如果真是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看谁能够明白我在想什么?”一说完,那些孩子就用诧异的眼神望着我,可能惊讶于我这样的提问吧,但是在我重复要求后,他们前后四人迅速地组成了一组,开始在书上找问题,并拿着笔自觉地批注。我走下去巡视,那些孩子还不时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要问这个”我神秘一笑,并不作答,在近十分钟的讨论后,我们开始了交流。首先一个平日比较活跃而且争强好胜的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你要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那如果真是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在孩子的回答中,我顺势抓住文中父亲挖掘过程的时间和外貌描写以及儿子说的两句话来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当

4、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孩子开心一笑,其他孩子都认真地盯着我,急切地想知道是否猜中了,这时我微笑地说的一句话顿时让其他孩子的情绪开始高涨:“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准,可是我要提的不是这个问题,呵呵。”整个班级的孩子笑了起来,这个提问题的孩子不服输,马上又激动地说:“老师我还有。”其他孩子也快速地高举起他们那双从不轻易举起的手,接下来一个孩子提出了问题:“我觉得你要提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果然又是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很精辟,看来这个孩子下了苦功啊,于是我又不紧不慢地引领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孩子也表现的很积极,只是没想到在解决问题后换来我一个否定的

5、答案。“哈哈,又不对,老师我来”一个角落的男生马上发话了。就这样,连续几个孩子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并在我的引领和同学的帮助下一起解决了,只是频频听到我否定的答案。我看着重要的问题都提完了,孩子们的兴致也即将- 1 - 消失的时候我提出了我所要的问题,其实我的问题并不是很重要,只是作为结尾和拓展的,本文最重要的内容就在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的同时解决了。 课结束后,孩子们的兴趣似乎一直很高,几个孩子还围在一起叽里咕噜地讨论,看得出孩子们很兴奋,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才是有效的课堂。”而在这里,这样有效的课堂也就

6、是我想要的真正“热闹”的课堂,那如何还课堂以真实的“热闹”呢?在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思考,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还课堂以真实的“热闹”,要保证你和你的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问很关键。提的简单了,热闹过度就成了无纪律性的“一哄堂”;提的过难了,就会安静过度成为无效的课堂。因而要用尽一切办法使你和你的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至关注个体和共同的学习目标,然后帮助他们达到这些目标。 其次,还课堂以真实的“热闹”,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你欣喜地想出了很多引发课堂热闹的招式,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办法迎合这种热闹,那么大部分的学生就只会纯粹地瞎

7、起哄。在这个班教了近三个月,也比较了解这些孩子们的性格,主要有以下特征:1.害羞,不敢举手;2.内心表现欲望很强,但行动上犹豫;3.喜欢一群吼,害怕一人讲。这样折磨人的一群孩子,对于新老师的我真的很扎手,每堂语文课都要在花费半堂课后才会热闹起来,而且一旦热闹就没个度。因此我试着在导入时就努力激发孩子们心中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且在热闹时努力控制课堂秩序。有时我采取找好词好句进行初读环节,有时用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而今天我采用了让孩子们猜我心中所想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自主读文,小组讨论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合理利用作业本、方法丛书及课本这些材料对课文的角角落

8、落进行提问。在合作找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一个孩子猜的错误更是激发了其他孩子想猜中的欲望。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这句话在本堂课孩子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现象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兴趣高涨的学习成就了课堂真实的“热闹”。 最后,还课堂以真实的“热闹”,需要一个聪明老师的智慧调控和起承转合。“热闹”不是你一言我一语,没有重点,没有线索的乱说,而是有条理、有水准的交流。这样的课堂就要求有一个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的老师,在这种“热闹”的课堂中,执教老师一定要抓住重点,别被热闹

9、的表象给模糊了,忘了自己这么做的初衷。在这一课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开始一直冲着猜中我问题的目的在进行,而我始终保持冷静,我时刻记得猜问题只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最主要的是引出学生猜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提的问题去感悟文本,深入中心,同时在解决问题时用幽默、合理的语言将学生引进文本,通过有感情的教师教学用语让学生感受地震中的父亲对儿子那种伟大的爱,为了儿子决不放弃的精神。整堂课下来还算热闹有序,也基本达成了我心中的目标。 这样热闹的一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多次品味着窦桂梅激情的课堂,看着她冷静地掌控那般热闹的学生,收放自如,热闹但是有效,这样真实的“热闹”的课堂,我欠缺的也许- 2 - 就是以上三方面的能力吧?还课堂真实的“热闹”很难,但是我相信坚持不懈地慢慢琢磨,总有一天我的每堂课都能拥有真实的“热闹”。 -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