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8432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下渔歌子教学设计课前交流:孩子们,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上这节课,老师很高兴,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老师姓李,木子李,大家可以叫我?(李老师)生:师:这称呼可真亲切,叫的老师心里暖暖的,老师很想跟你们成为好朋友呢!为了表示诚意,我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呢!猜一猜,会是什么呢?(指名说猜测)师:老师来为你揭开谜底吧,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用心倾听,现在把眼睛慢慢张开,(播放读唐诗视频)师:怎么样,老师送给大家的这份礼物,喜欢吗?生:师:是啊,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孩子们描写风景的唐诗,你的小脑瓜里都积累了哪些?师:咱们看看谁肚儿里的墨水最多(指名回答,适当提示)师:同学

2、们的表现真是让老师刮目相看了,老师都要崇拜你们了,相信在课堂上,大家会有更加不俗的表现,现在,让我们上课。1、师: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人流连,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日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荷塘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染丛林,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寒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的瑞雪又将一切装点得银装素裹。大自然的美,令人为之倾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流连于山水之间不肯归去的诗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美景,有如此魅力?我们到渔歌子里去一探究竟2、师:请同学们伸出食指,我们一起来写课题。师:一起读课题,那么什么是渔歌子呢?渔歌子是这首词的题目吗?(生发表自己看法)我们一起来

3、了解一下(出示词牌的简介)师小结3、师: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请大家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出示全诗(指名读,评价:字音读准了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齐读)4、出示:全诗,飞、肥、归变色 ,大家看一下,读一下变红的字,有没有什么规律?师:哦,它们是这首词的韵字。押韵了,才能朗朗上口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押韵的妙处。出示:全诗,飞、肥、归变色,自由读5、师:想要读出词的韵味来,只注意押韵是远远不够的,读古诗词呀,还要把它的节奏读出来,声调,也要稍稍拉长一些。出示:带节奏符号的词(生自由读、指2名读)我们来听一听,朗诵家是怎么读的出示:朗读视频师:他读得怎么样?我们也再来试一下?老师想跟大家合作读,可

4、以吗?那我读1、3句,大家读2、4句,准备好了吗(合作读)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停顿符号,也存在一些小差别:双斜线提示我们,停顿的时间要更长一些。我们换一下,你们读一三句,开始吧!(合作读)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你们真棒!这一次,老师只读题目和作者,我们再来合作师:嗯,就这样,读着读着,就能读出词的韵味来,古诗词要反复诵读,才能品出词中的韵味来。板书:反复诵读 词中韵6、师:好的诗词就像一首歌,如同一幅画,令人难忘,使人沉醉,我们再来读词的前两句,想一想,这两句中都写了哪些景物?(指名说)出示: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变颜色师:是啊,短短的27个字写出了很多的景物,在这些景物中,你都

5、看到了哪些色彩?(指名说)是啊,我们仿佛走到了白鹭山前,看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白鹭(引导读),侧耳倾听,在这美丽的景色里,你是否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一缕芳香?出示白雪石山水画,配流水声,鸟鸣声师:是啊,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西塞山前该有梨花、有杏花,有樱桃花,有海棠花有各种各样的花,我们仿佛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可作者为什么单单要写桃花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生发表看法)师:其实诗人的“桃花流水”是有所指的,我们一起看这首诗出示:山中问答 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师:是啊,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原来,在诗人张志和的眼中,

6、那不是人间啊,那是诗人心中的出示(世外桃源)师:读出你心中的世外桃源(出示前两句)10、师:老师还有个问题:为什么白鹭飞?难道燕子不飞吗?麻雀不飞吗?出示图片:一只白鹭正舒展双翼,优雅的向上飞翔,如春天的云朵一样雪白、松软。师:这飞翔的白鹭给你怎样的感觉呢?(指名说)师小结:是啊,白鹭纯洁、优雅、自由、飘逸不像一些小鸟,飞的时候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白鹭的飞翔,不匆忙、不急促,悠悠然、飘飘然,翅膀在空中缓缓张开,徐徐扇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白鹭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出示前两句)师:现在,准备好,我们来动手写一写,看谁的姿势最正确:头正,身直,足安。写完一遍,再写一遍,看能不

7、能比第一遍,写的更好,同桌互相欣赏一下,觉得同桌写的棒,就推荐给大家,我们共同欣赏一下,怎么样?11、师:诗人为什么要把鳜鱼写进去呢?(生说想法)师:是啊,其实很简单,它写出了诗人的钓鱼之乐,鳜鱼如此肥美,我想吃,便可大饱口福!岂不快哉!好,让我们把这种简单的快乐带进诗中读一读,这样既要读出优美,还要读出肥美,比较困难,咱试一试?出示白雪石画,配渔舟唱晚再读读前两句12、小结:诗人描绘了西塞山前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卷,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云雾缭绕,一群白鹭舒展着翅膀飞向蓝天近处,桃花开得正艳,空气中,水面上,弥散着淡淡的花香,有时候,风和日丽;有时候,斜风细雨。无论阴晴,都是一副美妙的风景画。请

8、你来描绘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出示填空:这是一副风景画(美丽的、迷人的、春意盎然的、令人陶醉的、美妙绝伦的)小结:是啊,一首好词,就是一幅画,多么迷人的景色啊!(板书:景美)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诗词中描绘的境界贴板书:想象画面词中境13、师:词的前两句描绘的是风景,词的后两句也是在画画,画的是人物,是谁在享受这无边的美景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渔夫画面师:你觉的这画中的渔夫是谁?(诗人)师:仔细看一下,这渔夫是什么打扮(青箬笠,绿蓑衣)师:为什么这箬笠和蓑衣都是青色绿色的呢?(生发表看法)师:是啊,或许是刚做成的呢,春天到来了,箬笠和蓑衣刚刚做成,还散

9、发着青涩的香味呢,就迫不及待的戴上青箬笠,披上绿蓑衣,江中垂钓去也!师:青箬笠,绿蓑衣,这钓鱼者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那他的神情会是怎样的呢?(思考,指名答)出示:渔夫画面,全诗(配流水声)师:是啊,青箬笠,绿蓑衣里藏着的是一份悠闲与自在,让我们静静的坐在渔舟上,让清风拂面,任细雨飘洒,任船儿自在飘荡,让我们一起吟诵(出示全诗)师:钓鱼的人呐,斜风又兼细雨,不如归去吧!诗人为何“不须归”呢?(指名说)预设:1.斜风细雨,不足为惧2、鳜鱼肥美,想多钓一些3、有箬笠蓑衣,不惧风雨14、师:是啊,诗人的眼前西塞山畔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诗人的身后呢?是什么呢?出示:这位词人张志和,也曾是年少得志,他不仅是

10、诗人,画家,而且还精通音律,16岁时就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很受皇帝赏识,于是赐名志和。可是,后来他却因为一点小事得罪权贵,遭到贬官,从此对于官场心灰意冷,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客”。师:张志和流连于山水之间,常年不回家,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想劝弟弟回家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扮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这两首词出示两首词对比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

11、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呐。生:不须归呀。师:兄弟呀,你为何不归啊?生自由说15、师小结:到此处,我们终于明白了,志和垂钓江上,钓来的是悠闲,钓来的是飘逸,也只有这悠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醉人的诗词。让我们再来诵读这美丽的渔歌子:出示:书法版渔歌子配乐了解作者张志和的生平,帮我们走进了张志和的内心,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了诗中要表达的感情,这是学习古诗词的又一大方法:板书:了解背景 词中情16、孩子们,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淀下了无数经典的诗词,让我们走近诗词,诵读诗词,爱上诗词,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气质高华的人。这是老师留给大家的课余作业:用上平日积累的优美词句,将渔歌子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文章。课后诵读更多描绘山水美景的诗词,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推荐给大家。让我们在着优美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期待下次再会。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