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83257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第31课第31课时高中化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镁和铝(A卷)考测点导航1.镁、铝分别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I族和第IIA族。镁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而成为金属离子,因而镁和铝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镁和铝的性质也有不少差异。2.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相同点: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均为银白色;不同点:铝的硬度比镁稍大,熔、沸点比镁高。3.镁、铝化学性质的对比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与O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常温下生成氧化膜与其他非金属反应与HO反应除去氧化膜后可与水微弱反应与氧化物反应l3Fe3O4A2+9与非氧化性酸反应MgH+=M+H2(与氧化性酸发生复杂反应)2l+6H+=2A

2、l3+3H(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与碱溶液反应不反应2A62+NH=2NaAl2+32+4H2与盐溶液反应Mg+2+g2+u2l+32+=2+3Cu4.铝的化合物AL2O:白色难熔的物质,不溶于水。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Al(O)3:难溶的白色胶状物质,不能使酚酞显色。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典型题点击1.(2年江苏大综合)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铝过量

3、,乙中碱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本题考查铝与酸碱反应时量的问题,答题时注意运用电子得失守恒)2.(02X年上海高考题)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NaHS和Ba(OH) .AlCl3和aOHC.NaAlO2和H2S4 .Ba(HO3)和Ba(O)2(本题考查滴加的顺序不同对反应原理的影响,注意本质上就是量对反应原理的影响)3.(202年春季高考题)某混合物A,含有A(S)2、A2O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判断:固体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固体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为 。(本题综合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抓住铝及其化合物与其它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差异)4(22X年广东高考题)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氧化物溶于10 L硫酸,而后逐滴加入.00 moL的NOH溶液。当加入的NOH的体积V=50 mL时,开始有沉淀析出,且沉淀量随N加入量逐渐增加。当NaOH的体积V2=650mL时,沉淀量达最大值,继续滴加NaOH时,沉淀量逐渐减小。当V3=50 L时,沉淀量不再改变。()最初加入的50mL 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计算所用硫酸的浓度。()试判断两种氧化物各是什么,并计算其物质的量。(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计算,理清反应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新活题网

5、站1、下列关于镁和铝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硬度较小的银白色轻金属 B.因镁的金属性比铝强,所以镁的熔点比铝高.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导电性增强D.常温下在空气中都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它们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本题考查镁和铝的性质,答题时注意相似性和差异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B点燃的镁条插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熄灭C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等金属的氧化物D.因为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氧化膜,所以镁和铝都不溶于浓硝酸(本题考查镁和铝单质的特性)3、某无色溶液加入铝可以生成氢气, 则在该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

6、组是 ( ) A.K+、C2、NO3、Cl- BNa+、K+、SO2-、l-CH+、K、HO3-、Cl .Na+、Ba2、Br、Cl-(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答题时注意题设条件)4、下列各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发生Al+AlO2+6H2O=4Al(OH)3离子反应的是 ( ) (1)向铝盐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盐酸直至过量(3)向烧碱溶液中滴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4)向盐酸中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A.只有(1)、() B.只有(3)C只有(3)、() D都未发生上述离子反应(本题综合考查Al3+、AlO2-和A(OH)3三者之间的转化,理清滴加的先后顺序与量的关系是解题

7、的关键)、向同浓度同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放入适量的(a)M(b)Mg(c)Mg(OH)2()MO3(e)MS反应完全后(反应物皆反应完全),溶液的浓度相同的是 ( )A.(a)(c) .()(b) C.(c)(e) D(b)(d)(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和溶液浓度大小比较,答题时注意运用元素守恒来作半定量分析) 6、有200mL gC12和ALC13的混合溶液,其中(g2+)为0.2m/,(l)为.3molL ,要使g+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ol/LNaO溶液的体积为( ) A40m B.2mL C.80mL D18mL(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及计算,答题时注意运用电荷守恒)7、镁、铝、铜

8、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NaBA3+C.Cu2+ D.AlO2-(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8、向一定质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Ba()溶液,下列坐标图中,能表示加入Ba(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质量m的关系正确的是 ( )(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答题时注意图象中纵坐标的含义)9、将AlC3和NOH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和溶液含铝量相等。则原AlCl3溶液和a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 ) A1:3 2:3 1:4 D2:(本题考查铝盐和碱反应的计算,答题时注意按两种情况讨论)

9、0.(1)由l3制(OH)3最好的方法是加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由AlO2制Al(OH)3最好的方法是通入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本题考查(OH)3的制备,答题时注意Al(H)3是两性氢氧化物)11.已知A为金属单质, 根据下列变化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要写离子方程式)BCDE(2)有关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要写离子方程式) (本题考查铝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本题的突破口)12.有10gM、A混合物,溶于.5L 4o/L盐酸中。若加入2mol/L NOH溶液,使得沉淀量最大,应加NO溶液的体积是

10、L。(本题考查电荷守恒在计算过程中的应用)1将一定质量的M,Al合金全部溶解在500m盐酸中(体积变化不计),取10反应后的溶液,用1ol/LNO溶液滴定得下图关系。()求M,Al质量各是多少?(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本题考查镁铝的综合计算,理清反应原理和图象中各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第3课时 镁和铝(B卷)易错现象1.误认为A具有两性或是两性物质。因为与碱反应的本质是Al先与H2O反应,生成的l(OH)3再被NaO溶解而促进反应的进行,A不直接与NaOH作用。2.天平上的化学反应对天平平衡的影响题中,不能正确讨论反应物的各种过量情况引起的改变,从而决定托盘的升降或平衡的可能

11、性。3不能理清镁和铝沉淀变化图像题中反应原理和量的变化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反应原理和反应规律;二是弄清图像纵、横坐标的含义,原点、交点,转折点的表达意义;三是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相结合。 纠错训练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NaHCO3(NH4)2S2O3 Al(OH)3lAB.全部2.在两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体积3mol/L的H2S溶液,随后分别置于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此时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10.8g镁、铝,反应完毕后,天平两端将会 ( )A.不平衡,放铝的一端托盘上升 .不平衡,放镁的一端托盘上升C.仍保持平衡 .无法确定3.足量铝粉分别与等体积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的某酸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V2,则在相同状况下,1与V2的关系可能为 ( ). VV2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把由aOH、l3、MgC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8克白色沉淀,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0.5m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混合物中OH的质量为 , 混合物中AlCl3质量为 , 混合物中MCl2质量为 , 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 。检测提高1.镁粉投入下列溶液中,无气体产生的是 ( )A .NaOH溶液 .稀硫酸 C .稀硝酸 .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