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799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最终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路道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黑龙江鑫润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九月- 2 -目 录1总论-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环境保护目标- 2 -1.4声环境功能区划与执行标准- 2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5 -1.6评价内容- 5 -1.7评价因子- 5 -1.8评价预测时段与方法- 5 -2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 -2.1现状调查- 7 -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 -2.3监测频率及方法- 7 -2.4现状监测结果- 7 -2.5声环境现状评价- 8 -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 -3.1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 9 -3.

2、2交通噪声预测结果- 14 -3.3运营期声环境评价初步结论- 24 -4运营期噪声影响防治措施- 28 -4.1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8 -4.2本项目采取的噪声防护交通管理措施- 29 -5声环境跟踪监测- 30 -5.1环境监测计划- 30 -5.2信息公开- 30 -6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的相关要求编制完成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专章内容。1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科研路道路工程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道路工程起点哈平路,终点三合路。其中,向东与规划动力南北38路平交后上跨马家沟河,终点三合路,全长858.421米,桥

3、梁长度52米;排水工程起点为长寿路,终点至三合路,排水管线总长4681.27米。规划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40m(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10.1;(8)建设项目环

4、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4.28修订);(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6年本修正);(10)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通知(哈政发201112号);(11)关于发布的通知(环发20107号);(1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13)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1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1.3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及工程特点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内的城市居民小区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

5、1.3-1。1.4声环境功能区划与执行标准(1)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通知(哈政发201112号),科研路两侧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为1类功能区(K0+023.7-K0+781.35)、2类功能区(K0+792.35-K0+882.116),详见附图7。(2)执行标准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通知(哈政发201112号)与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中的有关规定:科研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路,两侧

6、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为1类功能区(K0+023.7-K0+781.35)、2类功能区(K0+792.35-K0+882.116)。1类功能区交通干线边界线外50m以内两侧区域为4a类标准使用区域,交通干线边界线外50m以外两侧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2类功能区交通干线边界线外35m以内两侧区域为4a类标准使用区域,交通干线边界线外35m以外两侧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当临街建筑高于3层楼房以上时,将临街建筑面相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义为4a类区,学校、医院临路第一排以及居民小区临路第二排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表1.4-1环境噪声执行标准 单位:d

7、B(A)标准类别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55452类60504a类7055表1.3-1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区间桩号与工程关系与路面中心线/交通干线边界线距离(m)与路面相对高差(m)声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房屋层数/朝向/结构道路中心线200m内户数/人口环境空气功能区声功能区户数/人口1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K0+802.35-K0+873.14西北侧197.2/181.2-12类136户/408人17层/南北向/砖混结构136户/408人二类1.5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8、,本项目建设所在区域为1类、2类声环境功能区,拟建项目现有一处敏感保护目标在建设前后,中期噪声最大增高量为4.55dB(A)(大于3 dB(A)小于5dB(A),不考虑环保措施的最大预测值),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故本项目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评价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以内。1.6评价内容(1)分析与调查环境质量现状,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针对本项目特点及排污特征,贯彻污染物治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3)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预测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1.7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

9、等效连续A声级;影响预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1.8评价预测时段与方法(1)评价预测时段本专篇评价对象为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的影响情况,运营期预测评价以本项目工程竣工投入运营后的第1年、第7年和第15年为预测特征年,即2019年、2025年和2033年。(2)评价方法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分析采取定量分析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模式选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公路(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模式。- 7 -2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现状调查本项周围用地范围内现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空地及房屋,工程沿线噪声源主要以交通噪声和周围的社会生活噪声为主。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

10、监测点布设现状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表2.2-1及附图8。表2.2-1 本工程环境质量噪声监测点位置序号监测点名称1#-1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1层1#-2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3层1#-3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7层2.3监测频率及方法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2次,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各1次,每次连续监测20分钟,监测因子为等效A声级LAeq。环境噪声监测点位为建筑物窗户外1m处。2.4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位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4-1。表2.4-1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两日)单位:dB (A)检测地点采样

11、时间2018年7月9日2018年7月10日昼Leq夜Leq昼Leq夜Leq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1层昼间8:30夜间0:3055.642.654.843.1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3层55.943.154.943.3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7层53.741.553.242.02.5声环境现状评价2.5.1评价标准本工程现状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具体见表1.4-1。2.5.2评价结果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2.5-1。表2.5-1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监测点位敏感点现状监测最大值标准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1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1层55.643.1605

12、0昼夜间均达标1#-2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3层55.943.36050昼夜间均达标1#-3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7层53.742.06050昼夜间均达标2.5.3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本评价委托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由表2.5-1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海富漫香林-西区1#楼各楼层昼间、夜间环境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上述监测点位室外环境噪声监测值均达标。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公路运营期交通噪声预测模式选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的A.2公路(道路)交通运输噪

13、声预测模式。(1)预测模式1)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按下式计算:式中: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第I类车在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r7.5m;Vi第I类车平均车速,km/h;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1、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由其它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1-2+31=坡度+路面2=Aatm+Agr+Abar+Amisc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坡度公路纵坡修正量,dB(A)

14、;路面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2声波传播途径引起的衰减量,dB(A);3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A)。2)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Leq(h)大、Leq(h)中、Leq(h)小分别为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dB。(2)预测模型参数选择1)交通流量与车型比例本评价在环境空气与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采用的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地面车流量及车型比等)全部由项目可研设计单位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提供,详见表3.1-1至表3.1-5。表3.1-1 各特征年交通量表 单位:pcu/d道路名称路段近期(2019年)中期(2025年)远期(2033年)起点终点科研路哈平路三合路315204046050505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