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7932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知识要点(复习)3-6年级(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科学复习要点三年级上第一单元 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4、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5、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6、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7、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

2、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8、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9、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植物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第二单元 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2、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3、蚯蚓喜欢

3、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4、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5、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6、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7、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第三单元 材料1、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2、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

4、,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3、金属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4、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5、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6、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7、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

5、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

6、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14、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1、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

7、程:播种发芽出苗开花 结果形成种子这几个阶段。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2、我知道植物一般(或凤仙花身体)由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像凤仙花这样,寿命只有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和养料,还有水中的矿物质,同时还会释放氧气。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写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

8、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4、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不完全变态。 5、蚕蛾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头部,触角的形状像羽毛,胸部有足和翅。 第三单元 冷与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5、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6、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

9、应拿温度计的上端 ;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 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7、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100读做一百摄氏度,-20读做零下二十摄氏度。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天气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天气日历。2、制作天气日历需要收集记录:每天的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3、使用温度计等到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速用风速仪来测定,风向有八个

10、方位进行描述。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5、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7、在雷雨前,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积雨云8、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根据雨量多少把下雨分为6个等级: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第二单元 溶解1、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各个部位。2、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等。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3、溶解在水

11、中的物体分布在水的各部分中,不能用过滤分离,部分溶液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4、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0-40)克的食盐。5、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6、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部热量.7、过滤是一项实验室常用的科学方法,要注意操作的方法是:a、过滤时将液体用搅拌棒引流倒入漏斗。 c、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b、漏斗下端管口要靠于烧杯的边缘。 d、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放入漏斗中。8、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着引火。2、熄火时用灯帽盖灭3、不能用嘴吹灭火

12、。第三单元 声音1、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也需要通过物体进行传播,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声音。B、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它的单位是分贝。C、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高;速度越慢声音越低;它的单位是赫兹。D、音叉上的字母代表音调,数字代表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E、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发生振动。F、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观察物体的振动可以在上面撒些细小的物品。2、敲击装水的玻璃杯,从装水多到装水少的声音变化为从低到高。3、雷声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4、人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

13、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1、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看起来好象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关系密切。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小肠。口 腔:搅拌食物,咀嚼、磨碎食物食 道:把食物向下推进入胃胃: 把食物变成糊状小 肠:吸收其中的大部分营养大 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能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并排出体外。4、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5、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唾液。6、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电1、 电荷分为正

14、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正负电荷相等,所以物体表现出不带电。摩擦可以使物体带静电。2、 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3、 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4、 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5、 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6、 当电池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

15、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7、 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8、 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9、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10、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11、 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12、 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 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13、 写一写、画一画(1)小电珠结构图 (2)简单电路。A、串联 B、并联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1、 油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