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7710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开创了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谢灵运开创了对山水幽胜的探寻,山水田园诗的题材逐渐进入诗歌领域,在此基础上,谢朓等人进一步丰富了山水诗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初、盛唐,富庶的社会经济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唐代士人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风气提供了物质条件,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山水田园诗的繁盛。山水田园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诗风清新流丽,境界静谧恬淡。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2、 边塞诗:是指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文人借用边塞题材以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是从汉末建安时代开始的,南北朝写边塞

2、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唐初民族交流和民族战争频繁,不少诗人投笔从戎,他们的经历为唐代边塞诗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基础。艺术上,盛唐边塞诗既继承了建安诗“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骨,又吸收了六朝善写离愁别怨的长处,形成了悲壮高昂的基调和雄浑开阔的意境。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3. 歌行体:古体诗,唐代才开始有的体制和名称。是由乐府诗发展而来,但是它既不入乐,也不沿用乐府古题。这类诗中的七言体和兼有七言句的杂言体,可称之为“歌行”。唐代是歌行体成熟的时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名篇。特点是篇幅较长,以七言句式为主,还可以兼有杂言或散文句式,用韵灵活自由,风格通俗

3、酣畅,通常诗题中含有“歌”、“行”、“歌行”。4、杜甫沉郁顿挫: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达情意深曲蕴藉,回环往复,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这一风格的形成源自现实与愿望的落差,如描写社会现实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沉郁顿挫的风格除了保留盛唐诗歌的格局和风骨外,与盛唐诗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的特点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背离,这种背离恰恰预示了一种新的诗歌创作倾向的诞生。杜甫是盛唐的最后一个诗人,

4、也是中唐的第一个诗人。 5、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战乱使士人心态产生明显变化,大量作品失去了昂扬的盛唐风貌,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和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创造淡远的情致和细致省净的意象,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呈现出中唐面目。 6、左思风力:左思的咏史八首开拓了咏史的题材,在对史的歌咏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与人格,形成一种以史事抒怀的独创性的表达方式。他借史事所抒发的情感不仅作为一种时代呼声代表了当时有抱负的寒门之士,他借古讽今、抨击现实的做法也为后世树立了典型,引起历代诗人的共鸣。此外,他的诗歌笔力雄健苍劲,情调高亢慷慨,

5、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故有“左思风力”之称。 7、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其纲领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8、唐传奇: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短篇小说,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写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唐传奇源于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叙事写人亦有取于史传。从唐传奇开始,小说作者才摆脱了史家的“实录”传统,进行艺术虚构,小说才

6、真正成为作家的自觉创造。唐传奇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方式,开始进行具体细微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这些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经成熟。9、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是第一个自发的、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江西诗派的演变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

7、变。10、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字诚斋,其诗活泼自然、饶有谐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诚斋体”。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想象奇特,不用生僻字句或奇崛结构,而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11、南戏:宋元时期,由“永嘉杂剧”繁衍而成,亦称南词、南曲戏文。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演唱不受角色限制,形式自由。“荆、刘、拜、杀”及高明琵琶记的出现,标志南戏的最后定型,明代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大型剧种“传奇”。12、话本: 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

8、,后世统称为“话本”。话本小说是民间说话艺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的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白话小说的定型。13、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14、章回小说:是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章回小说的基础是宋元讲史话本。讲史话本由于不可能一次把一部历史故事说完,因此分节讲述,用题目的形式向听众揭示每节内容。讲史和小说话本的合流,作家对民间创作的加工提高,就出现了章回小说。三国

9、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也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15、拟话本: 明代文人模仿话本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话本,常称拟话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应用这一术语。它们在体裁上受到了话本的影响,都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点缀,辞句俚俗,故事性强。但由于是文人自创,显示出议论增多、艺术性更强的特点。“三言”、“二拍”代表了拟话本的最高成就。16、“三言”、“二拍”:“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三言”的编辑使许多零散的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得以流传,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明代凌濛初所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

10、合称,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文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17、明传奇:是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伴随着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的弦歌,迅速发展为明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18、临川四梦: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展开情节,故此得名,或以作者书斋名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成就最大。19、明清四大谴责小说:近代在“小说界革命”的浪潮中涌现出的最具影响力的四部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1、。这四部小说都采取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选择了宜于反应激烈动荡的社会现实的新小说的体裁,抨击腐败,针砭时弊,形成了近代一股强劲的批判现实的文学潮流,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二、重要史实1. 初唐上官体“文章四友”:杜审言、催融、李峤、苏味道。2. 沈佺期、宋之问的五、七言近体诗的创作,标志着自齐永明以来诗歌格律化进程的最终完成。3. “十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ng)、钱起、司空曙、苗发、催峒、耿湋、夏侯审。4. 刘禹锡、柳宗元并称“刘柳”。5. 班固的咏史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它不仅开启了中国诗歌史上咏史一体的先河,是后世咏史之作的滥觞,而且是现存最早的一

12、首文人五言诗。6. 最早的唐传奇为王度的古镜记。7. 中唐三大传奇: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8. 宋初三体:白体、昆体、晚唐体。9. 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0. 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11. 由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董解元。12. 元代四大爱情杂剧: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13. 元代四大南戏:柯丹邱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施惠拜月亭记、徐畛杀狗记。14.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端。15.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白

13、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16. 明代四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17. 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元宝剑记、李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18. 聊斋志异代表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三、 比较1.王维、孟浩然山水诗对比:1) 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2) 孟浩然对景物描写即兴而发,诗语自然纯净,将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合,无刻画痕迹,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接近陶渊明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王维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的光和色,营造出纯美的诗境。3) 王维的

14、山居歌咏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淡泊纯净之美。2.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1) 诗歌内容: 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有所开拓。诗人常从政治家的角度着笔,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结合在一起,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如燕歌行既有对男儿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征战给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岑参的诗歌则在反映边塞生活的广度上有所开拓。他是写边塞题材最多的诗人,诗中大量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物、异域风情,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2) 艺术风格: 高适常采用歌行或长篇咏怀式的五古,苍

15、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这往往使其诗显得壮大雄浑。岑参的诗擅用歌行而近似乐府,不用古题而自立新题。将西北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言和艺术手法生动表现出来,具有奇伟壮丽之美。高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比较严整;岑诗常杂言偶出,奇偶互见,擅于转韵,表现出奔腾跳跃的气势。3.比较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1) 时代环境 唐代环境相对宽松。明代是一个被虚伪残酷的理学思想所统治的时代,其严厉桎梏在历代中国封建王朝中堪称极致。 2) 人物性格 崔莺莺与杜丽娘都是美丽聪慧、温柔驯顺,敏感多思、追求爱情的封建贵族少女。 杜丽娘形象的三度发展:游园惊梦,因梦生情;为情而死,死而复生;捍卫至情,争取幸福。 3) 反抗形式 崔莺莺是一个在内心与行动上矛盾迟疑的人,始终表现得矜持,对于自由爱情的争取也没有那么强烈果决。 杜丽娘是一个极具反抗力量的人物,作者塑造杜丽娘最为成功之笔就在这一“死”上,不死则不足以成就一个杜丽娘。 4) 形象蕴含的主题意义西厢记和牡丹亭都表现了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对个性解放的要求。西厢记表现的是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阻挠,并且最终强调“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样一个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