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服饰与课堂教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7626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服饰与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服饰与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服饰与课堂教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服饰与课堂教学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人类除了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以外,还会使用一些非语言性的手段,服饰指人们的穿着打扮,是重要的非语言手段之一。 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通常比正规教学本身的作用还大。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既然服饰语言有这么大的交际作用,那么如何着装才能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呢?服装专家提出了一个“协调自然”的原则。 首先,着装要与自我协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要想穿着得体,必须

2、对自身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服装整齐者办事认真;穿戴简朴者勤俭;陈旧、单调者保守;好赶时髦者缺乏自信;色彩鲜艳者活泼;全身灰暗者冷静等等。每个人的服饰应该同他的社会角色相吻合,恰如其分的穿着可以帮助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改变时,服饰也应做出相应变化。同样是教学活动,幼儿园老师的服饰搭配肯定与中学老师的不同。 其次,着装要合乎时宜。着装要与时间、地点、场合及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相协调。时间主要包括时代和季节。穿着要展示个性,同时也需顺应时代潮流。过分强调个性,追求新奇,不顾及社会规范是不妥当的。地点、场合指穿戴要适应场所、地区的变化,我们国人有时夏天会穿着睡

3、衣满街溜达,甚至光膀子,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雅观不礼貌的。对象和目的是指着装应有利于达到目的,并获取对象的好感。可以看到我们的领导人在参加外事活动时都是西装革履,而下基层考察时则布衣夹克,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与交际对象相协调的目的。 第三,着装要注意色彩搭配。服饰是由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因素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饰的第一要素。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色彩感觉占到,服饰的协调主要是色彩的协调。色彩一般被分为三大类:以蓝色为基调的称为冷色调,多表现忧郁、悲凉的情调。以红色为基调的称为暖色调,多用来表现欢快和喜庆。黑、白、灰被称为无彩色或中性色,在色彩搭配时比较随意。 总之,教师的服饰搭配要严谨、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从而通过服饰彰显个人身份、气质特点,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师自己的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