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7621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泥鳅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一、泥鳅苗种培育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展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人池至方案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场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展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

2、0.5克,开场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展成鳅饲养。二、成鳅养殖(一)池塘鱼种培育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随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100250平方米,池塘深0.71米,可用砖、石砌成,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朔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塘砌成后,用水泥抹平,待凝固后放人肥泥2530厘米深,并注水3050厘米深。2.清塘:按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710公斤加水溶解,趁热全池泼洒进展消毒,以杀灭池内寄生虫、病源菌和改进肥泥性状和增加钙肥的效能,清塘710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放幼鳅人池饲养,注意放苗前一定要试水后再放苗。3.苗种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4厘米长的幼鳅50-60尾。鱼

3、种阶段,池子面积可适当大一些,水深一些,有流水条件的还可以加大。4.投喂管理:投喂人工饲料,包括米糠、麸皮、鱼粉、蚕蛹等。投饲量56月份为泥鳅体重的4,7-8月份加大到810,910月份可再降到4。每天投喂两次,下午最好在黄昏时投喂,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2/3。7-8月份泥鳅摄食顶峰期,每天增加到投喂3次。水温降至15以下或升到30以上时及雷雨闷热天可不投饵。据介绍目前部分地区采川膨化饲料进展投喂获得良好养殖效果。5.水质管理:根据水质的肥瘦进展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热天水温到达30时,要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三、疾病防治1、水霉病水霉病义称肤霉病或白缺点,是水产动物真菌

4、病之一,也是常见疾病之一,此类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k繁殖,最适溫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易生长繁殖。造成此种病的因素大约有:一是受伤或部分组织坏死,二是水温剧烈变化(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三是季节交替时易发生。泥鳅曰前多为自然苗,苗种下塘前多易受伤。加之此时水温正合适霉菌的生长,因此水霉病为泥鳅苗种期间常见病之一。防治方法:(一)彻底清塘,从而杜绝病菌来源,从而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二)放苗前对池水严格消毒。(三)捕捞时操作要细心,防止鱼苗受伤、,(四)一旦发生该病,应在早期进展治疗为好。得病的苗种可用2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采川宏扬镇海生物防护消费的水霉净。曾资料介

5、绍偏方:每亩使用5公斤苜蒲、0.5-1公斤食盐,对1520公斤人尿,全池泼洒。2、红鳍病又名赤鳍并腐鳍病,大多由一种杆菌引起。泥鳅被感染后,鳍、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白并溃烂病症,有些那么有出血斑点、肌肉腐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苗种平消毒,治疗可川双氧片或强氯精泼洒,严重时连续使用2次,同时按饲料重0.3中拌人氟苯尼考进展投喂5-7天。3、肠炎病亦叫烂肠瘟、乌头瘟。患病病症为:行动缓慢,停顿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允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治疗方法:每50千克泥鳅用新鱼血止5克,饲料中按饲料重

6、5添加鱼用多维拌料投喂。连喂3天即叮;每50千克泥鳅用7.5克大蒜素拌料投喂57天,第一天投喂药饵量加倍。4、白尾病主要病症: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防治方法:将八黄散参加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x10-6;将!公斤干乌桕叶(合4公斤鲜品)参加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x10-6;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lxl0-6。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x10-6,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