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7619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行为动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第一章 引言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意义2三、 问题的提出3四、研究思路与方法3五、研究贡献4第二章 文献综述5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5二、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7三、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8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10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设计12一、研究假设12二、理论模型的提出13第四章 实证研究15一、 问卷设计15二、样本选取16三、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17四、 数据分析处理17五、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讨论22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25一、研究结论与建议25二、局限性与展望29【注释】30【参考文献】31【致谢】32【附录】3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研

2、究【摘要】互联网创业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创业模式,在就业难的环境下,互联网创业成为不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选,而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是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研究基于前人对于创业和创业动机的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所找出来的动机因素是否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有影响,又有多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少原本对大学生创业有影响的因素对互联网创业的影响相对没有那么显著,而根据互联网创业特征提出的“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这一因素得到了检验,可以很好的检测一个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认知而产生的创业动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

3、本研究针对高校和政府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提出了研究进一步分析的方向。【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实证研究 第一章 引言一、研究背景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发展十分迅速。根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2013全年共计新增网民多达5358万人。互联网普的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1。”目前,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不断普及,人们对互联网的探索不断加深,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互联网的商业化,更是使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作为互联网

4、商业化的一种方式,渐渐流行。根据2012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显示:“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创业排名已从2002年的11名提升到第2名,成为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该报告总结了过去十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四项变化:“十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趋势上表现为日益活跃;中国的创业转型基本完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从生存型为主导转变为以机会型为主导;中国的区域创业活动的绝对差距在加大;中国的创业环境在缓慢改善,创业机会变多2。”从这四项变化中我们发现,在中国,整个创业活动呈现一种段上升的发展趋势,创业气氛活跃,前景是不可估量的。2013年1月, “中国创业十年变迁”主题研讨

5、会在清华大学举办。会上,张小建部长发表了题为“网络创业中国创业新推动力量”的讲话。张部长在讲话中谈到:“网络创业已经成为创业带动就业新的发动机。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之一3。”由此可见,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创业环境下,选择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人无疑是看到了互联网创业其背后巨大的商机和潜力,也发现了互联网创业能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文件指出:“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

6、。”说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领域。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是有一定的主客观优势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氛围浓厚,社会广泛认可;大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极强的创新思维;互联网创业门槛低,风险小。互联网创业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前期投入较少;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大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创业机会多4。”而且,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类型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类型有:“网络营销类、智力服务类、高科技项目类等等;而互联网创业的主要领域也集中在网络音乐与视频、网络即时通信、网络游戏、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总的来说,互联网创业的类型和领域是多种

7、多样、分类繁多的,既有服务类项目,也有技术类项目4。”相信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互联网创业的不断地探索,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创业趋势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下,必将带来巨大的产业链,进而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新的高峰。二、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大招生,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大。我国高校大学生入学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大幅增加,从不少报道中,不难发现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加上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相关报道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

8、13年的680万,2014年预计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有些大学生选择了考研和出国留学,而剩下的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就业。大学生们对于就业的选择,各有不同,面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大学生们对于就业的选择可以说是多元化的。而且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针政策,其中对创业的条件的不断放宽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纷纷选择了创业。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使得不少研究者开始集中研究大学生创业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现代大学生基本都掌握了互联网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为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的方式创业打下了

9、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互联网创业更因其进入门槛低、风险小,前期投资小、发展前景好等优势而备受大学生创业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作为他们创业的方向和载体。然而,学术界目前对互联网创业,尤其是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和意向的研究还非常少。通过进一步分析在互联网创业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既可以弥补创业研究在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这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权衡和考虑互联网创业的利弊,提高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率,还可以让学校、社会预测并正确引导学生的互联网创业行为,使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更具有可行性。三、 问题的提出就业是生存之本,在就业难的环境下,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纵观所有创业模

10、式,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模式克服了很多创业模式的壁垒和困难,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模式,因此,互联网创业势必成为不少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创业动机作为创业行为的基本驱动力,它促使个体进行创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由哪些动机驱动,哪些动机对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影响更大,以及如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四、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动机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然后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和建议。如图1-1所示,首先,根据对研究背

11、景和研究意义的分析,提出研究问题,以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并查阅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看一下之前的学者对于互联网创业以及创业动机研究都有哪些研究结果,他们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进行文献综述,在界定基本概念后,通过对之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借鉴之前的学者是如何进行创业动机研究的,并通过采访有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深度挖掘可能遗漏的动机因素;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明确研究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理论模型;对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收集整理数

12、据,运用统计软件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图1-1 论文框架图五、研究贡献对于创业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发现,其中对于创业动机和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总的来说,创业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课题,而且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结论。本文在之前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把范围缩小到大学生创业,而且重点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这一模式,在对于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研究上,根据“推力”和“拉力”这一理论,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那些影响一般创业的动机在互联网创业这一特定模式下,是否发生了变化,其中特别加入了“互联网认知和经验”对

13、于互联网创业动机的影响这一因素,使研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希望本研究能够让大学生更了解当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同时给予有意向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和相关部门一定的启示,使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更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第二章 文献综述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一) 概念的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下将对创业、互联网创业、创业动机这些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做个界定。1. 创业(Entrepreneurship)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郁义鸿等,2000)。对于创业概念准确的界定,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早在1985年,Gartne

14、r对创业的定义是新组织创造的过程;百度百科上,创业的定义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5。综上所述,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2. 网络创业(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创业,是指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电子网络通信设备,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青和曹尉,2010)。根据我国互联网创业的实践,互联网创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广义层面上看,凡是以互联网及其他电子网络通信设备为基础,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

15、造价值的过程就是互联网创业,如建立网站等;而从狭义层面看,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通过资源整合而向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就是互联网创业,如在淘宝网上开店。现在我国比较普遍的互联网创业形式是狭义上的互联网创业6。为使研究结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中的互联网创业具体指的是指狭义上的互联网创业,即利用互联网来进行的网上创业。3. 创业动机(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对于创业动机的定义,学术界也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说法。Shanea(2003)认为创业动机是个体的一种意愿,一种自发性,人们在这动机(意愿)上的差别影响了人们如何发现机会,如何获取资源,如何执行整个创业过程;李娟(2007)在研究中对创业动机定义为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它驱动着个体的创业行为,并影响着创业行为;段锦云、王朋、朱月龙(2012)定义创业动机是为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将自己的创业意向付诸于具体行动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本文对创业动机的定义采用李娟(2007)研究中的定义“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二) 理论基础1. 推拉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