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7592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系统当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变电站实 现数字化运行,而且也可以推动变电站向智能化发展,从而有利于加速我国智能 电网的实现,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因此,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 的辅助系统当中必将会成为变电站日后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文中从物联网 技术的概念出发,重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变电站辅助系统;物联网技术;环境子系统;火灾自动预警子系统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辅助监测系统中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变电站实现 智能化,而且也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智能变电站

2、 属于目前甚至是变电站日后的主要发展趋势,它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的 特点。我国现如今应用的变电站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图像监测与安全警卫子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辅助 监测系统中,并且集成全部子系统,能够使智能变电站实现安全运行。1. 物联网概述1.1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属于一个新兴起的自动感应网络系统,它能够通过物体智能感应设备 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且利用网络来传输数据,把其传输到特定的信息处理 中心,从而有利于实现人和物以及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换1。什么是物联网?就是指通过利用红外线感应器与激光扫射器等传感装置,并 按照相应的协议与规定,通

3、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将物品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可以 使大量信息进行交换与传输,进而促进智能化识别监控快速实现的一种现代化科 技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变电站辅助系统 当中,并且通过本身具有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构建一整套传感测控网络, 再同测控网络上面的部分装置进行连接,使其具有图像监测和火灾预警等多项功 能,确保变电站系统更具智能化与信息化,从而有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1.2物联网的构成从结构上来分析,可以把物联网划分成三层:第一层是底层的数据感知层次。 此层具备十分强大的信息感应功能,它能够收集与整理数据。底层的数据感知层 次包括大量内容,比方说,

4、二维标签、识读器、摄像头和传感网络等,可以识别 物体,这属于物联网网络运行的首个环节。第二层是数据网络的传输层次。此层 能够整理和传递采集到的数据,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网络管理中心和智能处理中 心等内容。第三层是数据网络传输层与内容应用层。内容应用层可以分析已经处 理完的信息,并且将其融入到有关行业当中,同行业技术进行充分地融合。从而 有利于促进变电站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2. 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变电站的发展是从传统变电站到数字化变电站再到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传统 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站控层与间隔层,并未统一进行建模;基于常规监控 系统,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增加了过程层,

5、按照相应的标准构建了统一数据 模型,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增加了一体化 智能设备的应用,高度集成设备。现如今,传统变电站和一些智能变电站设置的图像监测、安全警卫、火灾报 警和消防等辅助系统均属于独立配置的,还远远达不到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要求。 在设备的巡视方面,电力设备的巡视仍然以人工巡视为主,巡视质量受人为因素 的影响比较大,由于人员具有不同的素质,因此,巡视质量难以达到相同的标准。 相关人员必须分析完巡视数据之后才可以确定解决方法,然而,现场的运行人员 往往又不具有此种能力2。在开展现场检修工作的过程中,维护工作中的停电和 供电等操作仍旧依靠人员来判断需要操作

6、的间隔是否正确,由于设备大体相同, 较易出现误操作的情况,基于此,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 此类问题。3.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辅助监测中的应用物联网具备全方位感知信息数据、信息传递可靠与智能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把物联网应用于变电站的辅助监测中可以促进变电站实现智能化运行管理,从而 有利于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了变 电站未来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促进变电站辅助系统的进一 步发展3。3.1变电站辅助系统的组成随着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基本不可能改变其内部辅助 系统的内容,仍旧包含图像监测子系统、火灾智能预警与消防

7、子系统、环境子系 统三部分内容。3.2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方案3.2.1主机功能在智能辅助监测系统当中,主机具备传输功能,能够集中变电站的视频图像、 环境信息和人员进出信息,并且把这些图像和信息传递到集控中心的主机上面, 集控中心能够及时发出指令,然而,智能变电站的系统主机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 接收。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主机和辅助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可以接收到测 控平台的数据与信息,并且按照智能变电站的现场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情况。闭环控制与预警完成以后,通过配合其它辅助系统,针对异常问题能够及 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且可以消除掉异常情况造成的影响。3.2.2图像监视系统现阶段,常规变电站监

8、视系统的配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因此,应 该以自身的不足为基础,在安全监视系统当中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现场指 定的监视目标展开状态分析;建立一个感知网络,促使各种类型的探测器节点实 现共同感知,从而有利于识别出多种目标,同多点相融合完成共同感知。除此之 外,智能化的图像监视子系统还能够智能辨识数据。3.2.3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系统物联网系统建立之后,可以解析地址码,其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来对火灾报警 设备的位置进行确定,从而有利于把解析之后的地址对应于视频当中产生的摄像 机的地址。在火灾预警信号发出之后,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根据解析出来的地址, 将与之相对应的摄像机打开,从而能够进行实时工作

9、。在对环境检测系统中温度 传感器的消息进行接收的过程中,还可以判断火灾的具体情况,快速打开灭火设 备,并且及时把风机电源切断,避免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4。3.2.4环境检测系统有必要把相对应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变电站的内部。对于生产厂房来说, 在工作的过程中温湿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温湿度传感器具备感应功能,可以体 现出环境温度与湿度,并且对其实施检测,从而有利于达到对环境进行检测的目 的,最大限度的降低异常情况造成的影响。在系统的运行阶段,监测信息可以通 过传感器把其传输到系统的主机上面。一旦主机接收到了信息,就需要感应传感 器的有关数据,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作出自动判断5。除此之外,此系统还可以对

10、 环境的温湿度情况加以识别,并且将通风控制系统打开,还能够同空调系统进行 相互配合,协同控制厂房的温湿度。结束语:综上所述,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辅助监测系统中,促进变电站运行 管理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此项措施既能够保证变电站管理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另外,还可以为电网的平稳运行打下坚 实的基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必将会成为变电站未来发展的一种主 要趋势,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辅助监测系统当中,一定会促进 变电站辅助系统把自身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 定运行。参考文献:1 李琮琮,范学忠,张红,张志,刘潇.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中独立节点的能量 自供给技术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12)2 许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2)3 胡鹏.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分析J.电子测试.2016(20)4 熊伟.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6)5 成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A.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 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