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7369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化和液化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化和液化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汽化和液化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汽化和液化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教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

2、,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二、探索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我国西部地区他们多吃烤食,少吃煮食,为什么呢?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与气压有关。 师:是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学习。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

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

4、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

5、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4)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 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汽化和液化李中歌泰来县泰来镇街基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