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7304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章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第七章 自动调节的基础知识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组在正常运行中有大量的热工参数需要进行调节与控制。从安全和经济考虑,总希望运行工况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即把一系列工艺过程参数(物理量)的数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工艺过程参数的调节和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即人工调节与自动调节。生产过程中靠运行人员眼睛观察被调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情况(变化的方向与速率),经过大脑分析判断,再用手去操纵有关的调节机构,使被调参数稳定在规定值附近。上述过程中从参数的监视、分析判断到操作,是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的,因而称为人工调节(手动调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省力的自动化装置代

2、替人去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为自动调节方式。在自动调节设备中,检测仪表相当于人的耳目,调节仪表相当于人的大脑,执行器则相当于人的手。第一节 自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一、常用术语与调节系统的分类 1常用术语 (1)自动调节系统。调节设备和被调对象构成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统一体,称为自动调节系统。(2)被调对象。被调节的生产过程或工艺设备称为被调对象,简称调节对象或对象。 (3)被调量。被调对象中需要加以控制和调节的物理量,称为被调量或被调参数。不能把对象中流人和流出的物质(如水、汽等工作介质)当作被调对象的被调量。 (4)给定值。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规定被调量应达到并保持的数值,称为被调量的给定值(或目标

3、值)。(5)扰动。引起被调量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为扰动。阶跃变化的扰动称为阶跃扰动。 (6)调节量。由调节作用来改变并抑制被调量变化(使被调量恢复为给定值)的物理量,称为调节量。2调节系统的分类生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应用广泛、形式多样,其分类方法也很不一致,现将常用的调节系统分类叙述如下。(1)按给定值的特点分类 定值调节系统:给定值在系统工作过程中是恒定的。扰动作用使被调量偏离给定值,在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能恢复到(或接近)给定值。锅炉的汽温、汽压等调节系统属于这类系统。 随动调节系统:被调量的给定值既不恒定又不按预的规律变化,而是决定于某些外来因素。例如,锅炉启动时,根据某些部件的温度或应

4、力变化随时确定升温、升压的速度,这时的汽温、汽压调节系统属于随动调节系统。程序调节系统:被调量的给定值是根据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按预先确定的时间函数变化的。例如,在锅炉按升温、升压曲线启动的过程中,汽温、汽压调节系统属于程序调节系统。(2)按调节系统的结构分类 开环调节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的系统,称为开环调节系统。闭环调节系统: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存在反馈回路的系统,称为闭环调节系统。复合调节系统:系统中有开环调节作用又有闭环调节作用的系统,称为复合调节系统。其调节效果比一般的闭环调节系统更好。(3)按系统中闭环回路的数量分类 单回路调节系统:系统中只有一个被调量信号反馈到调节

5、器的输入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系统适用于简单的调节对象。多回路调节系统: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出信号被反馈到调节器的输入端,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闭合回路的系统,属于多回路调节系统。(4)按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分类线性调节系统: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非线性调节系统:系统的一些环节具有非线性特性(如饱和、死区、回线特性等)。二、调节系统的原理方框图调节系统原理方框图是一种描述系统组成及变换的方法,对于系统特性的分析和综合是非常方便的。在方框图中,用方框表示各种环节,环节之间信号的传递方向则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符号 表示信号的叠加点,称为比较器。箭头指向 的表

6、示比较器的输入量,箭头离开 的表示比较器的输出量,输出量等于各输入量的代数和。方框图清楚地表示出自动调节系统中信号在各环节之间的传递方向和顺序,表示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对每个环节而言,输入量和输出量是确定的,并且输入量的变化会引起输出量的变化,而输出量则不会反过来影响输入量。这种特点称为调节系统的单向性。 任何一个调节系统或复杂的环节,都可看成是由若干个比较简单的环节组成的。系统的特性是由这些简单环节的特性综合而成的。方框之间的基本联接方式有串联、并联和反馈联接。方框图可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其变换的原则是,某一个方框的输出端常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方框,如果后面的方框对其前面方框的输出没有影响(

7、或影响可忽略),则前面的方框可独立考虑;一个方框图中所有方框都可以独立考虑,则这个方框图科进行简化。图7-1(a)是两个串联的比例环节,它可用图7-1(b)来等效。 (a) (b) 图7-1串联方框图的简化 (a)串联的等效(b)并联的等效所谓等效,是指对信号x和y的关系来说,变换后与变换前是完全相同的。如串联的两个方框的放大系数分别为K1和K2,则信号x和y之间有如下的关系:=K1; =K2综合以上两式,可得 =K1K2 上式中的K,K:便是等效方框的放大系数。 由此可知,几个串联环节的等效方框,其放大系数等于各串联方框各自的放大系数的乘积。 图7-2(a)是两个比例环节的并联方框图,其等效

8、方框图如图了7-2(b)所示。由图7-2(a)的信号传递关系可写出以下关系式:= K1;= K2;y = + 综合以上三式,可得 = K1+ K2 (a) 图7-2并联方框图的简化 (b) (a)并联方框图;(b)等效方框 由此可知,并联环节等效方框的放大系数等于各并联方框各自的放大系数的代数和。图7-3(a)是一个负反馈系统方框图,其等效方框图如图7-3(b)所示。由图7-3(a)的信号传递关系可写出以下关系式: y = K1 (x-);= K2y (a) (b) 图7-3 负反馈系统方框图的简化(a) 负反馈系统方框图;(b)等效方框综合以上两式,可得图7-3(b)等效方框的放大系数表达式

9、: = 式中,为正向环节的放大系数,为反馈环节的放大系数。当1时,则有y = 上式说明,深度负反馈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仅由反馈环节的特性所决定,而与正向环节的特性无关。以上是以比例环节为例说明等效变换的方法,对于其他各类环节,这些方法仍然适用。三、调节过程的品质指标调节过程的品质指标是衡量调节系统在动态和静态时工作质量的一些标准,可以用调节系统受到单位阶跃扰动后被调参数的过渡过程曲线来分析。过渡过程是指在调节系统受到干扰作用,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时,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使被调量恢复到新的稳态的过程。图74表示在单位阶跃扰动下的几种典型的过渡过程曲线。对于过渡过程,可从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三

10、个方面进行分析。 y y T t (a) (b) y y 0 t 0 t1稳定性 图7-4(a)、(b)所示的三种过渡过程是稳定的,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能够恢复平衡。图(a)中曲线1所反映的过程是单调变化的,曲线2所反映的过程有单峰值,调节作用可使被调量最终达到或接近于稳态值;图7-4(c)的曲线表示“等幅振荡”过程,图74(d)的曲线表示“发散振荡”过程。(c)、(d)所示的过程是不稳定过程,在生产中不能采用。只有稳定的系统才能完成正常的调节任务,并要求系统具有适当的稳定裕度。2准确性 这是对被调量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动态偏差和静态偏差的要求。动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被调量与给定值之间的最大偏

11、差值,它表示被调量短期偏离给定值的程度。偏差值越大,偏离的时间越长,实际工况离开规定工况就越远。通常要求在最大扰动时,被调量的动态偏差不超过生产所允许的范围。静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对静态偏差值的要求,应根据工艺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定值调节系统中,静态偏差越小越好。3快速性快速性是对调节过程所经历时间的要求。通常把从扰动发生时刻到被调量重新进入稳定状态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过渡过程时间。过渡过程时间越短,调节作用进行得越快,说明调节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越强。稳、准、快这三个指标是互相制约的,要求同时满足是困难的。稳定性过高了就会影响快速性,使调节过程时间加长;反之,

12、若片面追求快速性,将使稳定性下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一般的原则是,首先满足稳定性要求,再兼顾到准确性和快速性。第二节 调节对象的特性调节对象是指运行中的各种工业设备。只有对调节对象的特性有所了解,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调节系统方案并选择适用的调节设备。本节只简要介绍部分调节对象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一、调节对象的静态特性静态持性是指对象在稳定工况时,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图7-5是三种环节的静态特性。 R P (开度) iu1 uc P1 P2 qm (流量)阻容元件阀门阀门 u1 uc P qm u qmuc qm qm uc= u1 u1 P u (a) (b) (c) 图7-5静态特性举例图7-5(a)所示的静态特性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