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47238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试题研究第1部分考点研究二法律考点3特殊保护自我保护精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法 律考点3 特殊保护 自我保护考点梳理特殊保护【知识拓展】1. 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校园暴力事件,威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校园体育设施陈旧;校园周边存在非法营业的“黑网吧”、歌舞厅、出售淫秽色情书刊及音像制品的商店;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混乱;校园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等。2. 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有什么危害?(校园“小霸王”的存在有何危害?)(1)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也会让施暴者因此受到法律的惩罚。(2)破坏家庭和谐,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3)败坏社会风气,渲染暴力文化,不利于建设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3.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1)社会:电

2、视、网络中充斥的暴力文化,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判断;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震慑力不强。(2)学校:片面重视文化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管理存在漏洞。(3)家庭: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监护不力,对孩子过于溺爱。(4)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较低,缺乏宽容、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4. 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请你为建设平安校园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国家: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危及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学校危房改造的投入。(2)社会:创造条件保障校园安全,如:确保校园设施的质量、整治

3、校园周边的环境。(3)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开展安全自救的演练活动,严格管理,消除安全隐患。(4)家庭:履行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 当你遇到校园欺凌事件,你会怎么做?首先要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应适当自卫,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及时和老师家长取得联系;严重的暴力行为应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自我保护6.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树立安全意识,尽量远离受害源。(2)学习法律知识

4、,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重视道德修养,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及时纠正不良行为。(4)面对突发事件和侵害时,积极争取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等方面的保护。(5)学习和掌握自我安全自救的知识,以及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策略和技巧。7.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该怎么做?(1)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2)通过板报、智力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小常识。(3)开展应对突发事故的演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方法。8. 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拨打救助电话(匪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5、,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具体地点或明显建筑物等。在国外遇到紧急情况可拨打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热线:12308。如果是处在和坏人周旋的危险中拨打“110”,应注意隐蔽和轻声女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保持高度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地震自救有秩序地迅速跑到空旷地带;无法逃出室内的应尽量躲避在卫生间等空间相对狭小坚固的地方,或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体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如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使用硬物敲击发出声音来传递呼救信息,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火灾自救2012.15(2)关闭电源、煤气总

6、开关,招呼周围人员帮忙灭火,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如火势无法控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生(切忌乘坐电梯);如所在的楼层较低,可利用绳索、床单逃生(不盲目跳楼);如衣服被火烧着,应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衣服上的火踩灭或就地打滚,熄灭衣服上的火焰夏季游泳他人遇险2012.15(2)“他人遇险急忙下水施救”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施救失败,甚至威胁自身安全。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运用最安全的方法去救援。如果能在岸上施救的,绝不要下水去救;如果能用器材去施救的,不要徒手去救;如果能寻求大家帮助的,不要单独行动水灾自救向高处转移,等待救援;已经受到洪水围困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木排、门板、

7、木床、树木、桌椅板凳等可漂浮物做水上转移;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煤气泄漏关闭煤气总阀门,打开门窗透气;不要在有煤气的地方打电话、用电器,防止引燃煤气发生爆炸遭遇强雷雨天气到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关好门窗,切断电源;远离大树、大型广告牌;远离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使用电话、电器和水龙头遭遇拥挤人流应马上避到一旁或顺着人流走,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如果鞋子被踩掉,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以免被人流挤倒。被人流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遭遇溺水不熟悉水性

8、的人发生溺水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采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露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缓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中毒有害气体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离开现场,吸入新鲜空气,解开衣物,静卧,注意保暖;对皮肤黏膜沾染接触性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毛发、指甲缝等。如果是腐蚀性毒物应冲洗半小时左右;对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出毒物被毒蛇咬伤迅速绑扎伤口上方,挤出毒液,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迅速到最近的医院救治被宠物咬伤应就地及时对

9、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或到医院处理伤口;同时要及时到当地的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面对疫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发生,如出现疫情症状,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遭遇抢劫应以保护自身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不要过多地顾及财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关键时刻应大声呼救,及时报警,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了解歹徒去向,以利于公安机关破案被人跟踪马上加快脚步,甩掉陌生人,或跑到附近商店等公共场所,向民警或保安人员求救防止失联的做法不轻易相信他人,学会明辨是非;不独自走夜路,外出时要结伴而行;多看法制类节目,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防身术”等自我保护方法,有效地保护自己;不搭乘黑车、私

10、车,不乘坐不安全的交通工具;在遇到危险情况时要冷静对待,找机会求救或自救在网络交往中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学校等信息;与网友会面要极其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玩转重庆6年中考真题(20112016)命题点1 特殊保护(6年8考)1. (2011重庆8改编)新修订的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确定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确定这一原则是基于未成年人( )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 不能辨别是非,缺乏自我保护智慧 了解法律知识不多,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所处社会环境复杂,没有得到社会保护A. B. C. D. 1. D 【解析】

11、考查点: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解题思路:是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分析,正确;完全否定了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错误;客观说明了未成年人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正确;未成年人没有得到社会保护,错误。2. 2016重庆A卷14(2),3分请阅读致妇联的一封信和妇联的回信,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亲爱的妇联阿姨:您好!每到周末,爸爸都会把我锁在屋里学习,不准外出。成绩一旦不理想,爸爸就会骂我是废物,甚至对我拳打脚踢。为此,爸妈争吵不休。上次期中考试后,我被打个半死,后经医生诊断为轻伤。我恨爸爸,和他赌气,我已经几天没上学了。阿姨您能帮帮我吗?(医生电话:139XXXXXXXX,妈妈电话:15

12、8XXXXXXXX)八年级学生 张军2016年5月12日亲爱的军军:您好!我们已收到你的来信,并做了如下工作:在主治医生那里找到了你被打成轻伤的证据;与你妈妈沟通,并协助你妈妈向人民法院为你申请到了人身保护令。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你不要放弃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XX市妇联2016年5月17日请你解读妇联的回信。2. 妇联积极帮助张军,体现了对张军的社会保护;(1分)“妈妈申请人身保护令”,体现了家庭保护;(1分)“法院批准人身保护令”体现了对张军的司法保护。(1分)命题点2 自我保护3. 2012重庆15(2),4分某校的宣传板报栏里刊载着以下信息,请你分析这些信息,并回答问题。信息二:防范侵害

13、和意外伤害的救助方法。 防范侵害穿着打扮得体举止文明同学遇险积极设法救助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上学放学相互结伴而行 火灾逃生选择最熟悉的逃生路线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强行穿越浓烟无需防护不要贪恋财物迅速逃生 夏季游泳下水前先做好暖身运动突遇抽筋切忌紧张慌乱感冒生病时不宜去游泳他人遇险急忙下水施救在上面三大类方法中各有一项做法欠妥,请你任选一类,找出不妥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指出该怎么做。3. “防范侵害”:“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有可能激怒不法分子,导致人身安全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面对不法侵害,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也可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火灾逃生”:“强行穿越浓烟无须防护”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致使人窒息身亡。正确的做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浓烟吸入,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前行;“夏季游泳”:“他人遇险急忙下水施救”方法欠妥。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施救失败,甚至威胁自身安全。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运用最安全的方法去救援。如果能在岸上施救的,绝不要下水去救;如果能用器材去施救的,不要徒手去救;如果能寻求大家帮助的,不要单独行动。(任选一角度答对即给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