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7193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工作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 校: 永 靖 中 学 任课教师: 邱 林 任教班级: 九(1)、(4) 班 任教学科: 物 理 2013 年 9 月1 日 订班级成绩项目一、上学期成绩统计九(1)九(4)平均分5563及格率5065优分率1017低分率53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主要教学内容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物体的内能、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电是什么、让电灯发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测量电压。第

2、十五章 探究电路:电阻和变阻器、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家庭用电。第十六章 电功与电功率: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的快慢、测量电功率、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学目标及要求1、积极参与学科教育教学探讨,强化本科教学工作,从基础入手,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做好培优转差,力争使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都有显著的提高。2、做好新教材的研究探讨和物理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工作,力争在学校或教研组组织的“过关课”中获得好成绩,争取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新的起色,达得自己制订的目标,3、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借用物理学科中

3、涉及的一些现象或原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难点及措施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过程,比热容、热值有关的热量计算,内燃机工作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电流的磁场及判定。2、难点: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过程的理解,热机效率,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及有关计算,电流磁场的判定。二、措施1、教育教学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处处为学生着想,特别是为差生着想,树立他们的信心,帮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和目标并能之

4、奋斗,让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更能起到传道的作用。2、加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演示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实效;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3、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对各知识点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熟记于心并能快速地有效运用。学情分析九(4)班学生学习欲望较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个别同学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更是值得推崇,学习较自觉,只有少部分同学较懒惰,但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很有希望带出好的成绩来,对此,我也深知自身的不足,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九(1)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没有一套科学的

5、学习方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常常只是一时的兴起和冲动过后又变得麻木了起来,不能持之以恒。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掌握较模糊,基础不牢,导致一些简易的题型也无法作对,但这两班学习中还是有个别的学生有培养前途,其余大部分学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仍然有信心把他们带好,带出好的成绩。三、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周次教学内容起止页数作业布置作文(实验)次数实施情况备注次数题数-11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322224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33553257第十四章了解电路568933812第十五章探究电路90116521317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17136611820复习考试四、培“优”助“困”计划一、目标1

6、、加强学习的训练培养,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 2、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4、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措施:1、坚持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2、及时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5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采用一优生带一学困生的一帮一行动。6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能力。 7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在优生中树立榜样,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周课时数3节学校审查意见(学校审查确认后,及时返回给任课教师。学期结束交学校存档)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