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71501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驾驶员心理变化与行车安全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强化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养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养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注意和

2、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一、依据“情绪表现,掌握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机动车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都会对自己四周的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愉快、忧愁、失望、悲伤、恐惧、苦恼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是外部事件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系列内变过程之后出现的表情,当受到刺激时一般是通过面部、动作、眼神等表现出来。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心情愉快、满意时能感到心情舒畅、心理舒适,对事物的观察和推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常表现出感受力强,勤于观察,反应迅速,推断准确,动作敏捷,这就是常说的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有利于车辆行驶安全。反之,要产生

3、忧愁、恐惧、苦恼等情绪波动时,则感受力下降、精力分散、懒于观察思索,开起车来胆大气粗,易开“英雄车、“霸道车,一但碰到紧急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则反应迟钝,推断失误等不良行为。足见驾驶员的情绪和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所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不但要有稳定的“情绪,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情感。 做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感,也就是对待他人礼貌、谦让、关怀交通“弱者,同时还要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理智感就是善于寻找和发现各种路面状况及车辆行驶变化的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原因、后果,随时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人们碰到工作压力或受到某环境事物刺激时,心理变化都会产

4、生不同程度的思想情绪。可见,心情的好坏与驾驶员的意识及驾驶活动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优良的心情对大脑反应、推断、操作等方面都能起到敏捷的作用,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必要条件。相反,不良的心情就会感到活动枯燥无味、易怒、缺乏礼貌等等。常表现出对路面状况或其他状况不满而开“斗气车、“违章车等,忽视了自我约束能力,违章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不良的心情对行车安全是极为不利的。 当人在受某种心理负担状况下,有情绪逐渐加强的紧张表现反应。如:在驾驶过程中出现这种心理反映,则往往会与其他过往车辆、行人的行动得出与实际状况完全不同的预估和推断,容易误解对方或做出与对方不满的表现,他所做出的动作是常人不敢想象的

5、行为,在没有推断准确的状况下强行超车行驶,往往会造成两车相挂或对面驶来的车辆相撞,以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出乎以外的有害刺激引起体内异常变化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状态,所感受产生心理紧张情绪所引起恐惧的心理。在驾驶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突发状况,如:后面的车突然超车,对面来车突然逆行,自行车、摩托车突然猛拐,行人突然横穿道路等等,在这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状况面前,驾驶员一般都处于应激状态(与个人的体质、气质方面的 强弱有关),这种以外的状况下在瞬间难以做出避让动作或做出错误反应。 二、掌握“注意规律,加强驾驶员的心理准备 在驾驶员从事驾驶活动的工作中,注意占特别地位,它是心理活动对那些于自己有无意义

6、的事物指向和集中。当缺乏集中于注意客体的车辆、行人、道路线型、视距及交通标志所引起的情绪、兴趣之间的关系,如:不注意看,就会视而不见;不注意听,就会听而不闻;不注意思索,就会推断失误;不注意操作,就会操作失控等等,在这些状况下都是注意力没有的到集中,而导致感知缓慢、推断错误甚至出现危险征兆。在驾驶活动中要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的开车,随时记住:“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想到安全,才干确保行车安全。 当客体集中注意的时候,主动权是属于主题的,主题必须经过意志努力,才干得到的集中,不仅是指那些情绪上令人愉快或使人兴趣的东西,而是那些应该注意的东西。因此,与驾驶员要达到安全的目的和意志的

7、努力有着密切联系。人的心理状态是维持注意的重要条件,身心疲惫的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往往在驾驶无关任务马上结束时,会变的反映迟钝、差错增多。另外与驾驶无关的(如:家庭纠纷、人际关系等)而引起的情绪都会减弱注意力。而这种随意后注意对驾驶员来说,是对他认为有意义、有价值客体的集中。如驾驶员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驾驶活动中他的随意注意是很容易转变为随意后注意,在驾驶活动中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三、加强“意志能力,保证驾驶员的心理舒畅 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为达到安全的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商,克服重重困难,正确处理路面状况,冷静处理复杂的交通矛盾冲突,这都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是意识的调节,他表现在有能力

8、去实现有目的方向的活动和必须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人的意志是在完成预先拟定目的活动行为中表现出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常会碰到各种复杂的状况,当为了达到安全目的时,就必须要拟定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决定。例如,是加速还是减速,是超车还是让车,是避让还是停车等,并付诸实施,运用意志去完成任务。 善于提出和达到具有意义的目的所表现的个性意志,人在琐事和细小节上耗费精力,他能理解社会的要求和公众的利益,并反映出这种要求和利益的目的。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滤地选择目的和确定其达到的方法表现出的个性意志特征,能全面深入地合计行动和达到目的的方法,懂得其重要性,了解其后果,一般在紧急状况下,能摆脱动摇,坚定地实现这个

9、目的,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出成效。 能够抑制住妨碍达到目的的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所表现的个性意志时,驾驶员在条件恶劣的状况下,会破坏情绪。如急噪不安、惶恐等。而有自制力的驾驶员则会克服这些不良情绪而坚持优良的心情。 总之,人的心理特征变化是由人的心情、环境所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驾驶员来说坚持优良的心理状态是及其重要的,但是目前还有部分驾驶员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别心理特征,如抢时间、爱超车和出风头心理等,这些特别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驾驶员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然,优良的心理状态要靠驾驶员自身去培养,首先要努力学习技术,逐步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其次是下决心加强自身的责任感,让安全扎根于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样才干确保行车安全。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