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振动实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710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弦振动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弦振动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弦振动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弦振动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室温气压成绩教师实验名称弦振动研究【实验目的】1. 了解波在弦上的传播及驻波形成的条件2. 测量不同弦长和不同张力情形下的共振频率3. 测量弦线的线密度4. 测量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弦振动研究实验仪及弦振动实验信号源各一台、双综示波器一台 【实验原理】 驻波是由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的特殊干与 现象。当入射波沿着拉紧的弦传播,波动方程为y = A cos 2兀(ft - x-;九)当波抵达端点时会反射回来,波动方程为=A cos 2兀(ft + x 汎)式中,A为波的振幅;f为频率;九为波长;x为弦线上

2、质点的坐标位置,两拨叠加后的波方程为=2 A cos 2兀xcos 2ft九x这确实是驻波的波函数,称为驻波方程。式中,2 A cos 2k -是各点的振幅,它只与x有关,即各点的振幅随x着其与原点的距离x的不同而异。上式说明,当形成驻波时,弦线上的各点作振幅为2Acos2兀-、频率皆为f 的简谐振动。x令2A cos 2n = 0 ,可得波节的位置坐标为x = +(2k +1)k = 0,1,2 4x令2A cos2兀-=1,可得波腹的位置坐标为-x = + kk = 0,1,2 2相邻两波腹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由此可见,只要从实验中测得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就能够够确信波长。在本实验中,由于弦

3、的两头是固定的,故两头点为波节,因此,只有当均匀弦线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弦 长)L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才能形成驻波。” n九c 2 L小-宀既有L = 或 X = n = 0,1,22n式中,L为弦长;X为驻波波长;n为半波数(波腹数)。另外,依照波动离乱,假设弦柔性专门好,波在弦上的传播速度V取决于线密度和弦的张力T,其关系式为v =又依照波速、频率与波长的普遍关系式V = fX,可得次厅 V = fX = 1 可得横波传播速度f 2 Lv = /n若是已知张力和频率,由式可得线密度/ n R = T 12 Lf 丿若是已知线密度和频率,可得张力T( 2 Lf 丿 2T = R 1 n

4、丿若是已知线密度和张力,由式可得频率f _ n T f 2l【实验内容】一、实验前预备1. 选择一条弦,将弦的带有铜圆柱的一端固定在张力杆的U型槽中,把带孔的一端套到调整螺旋杆上圆柱螺母 上。2. 把两块劈尖(支撑板)放在弦下相距为L的两点上(它们决定弦的长度),注意窄的一端朝标尺,弯脚朝外; 放置好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接好导线。3. 在张力杆上挂上砝码(质量可选),然后旋动调剂螺杆,使张力杆水平(如此才能从挂的物块质量精准地确 信弦的张力)。因为杠杆的原理,通过在不同位置悬挂质量已知的物块,从而取得成比例的、已知的张力, 该比例是由杠杆的尺寸决定的。二、实验内容1. 张力、线密度一按时,测不

5、同弦长时的共振频率,并观看驻波现象和驻波波形。(1)放置两个劈尖至适合的间距并记录距离,在张力杠杆上挂上必然质量的砝码记录。量及放置位置(注意, 总质量还应加上挂钩的质量)。旋动调剂螺杆,使张力杠杆处于水平状态,把驱动线圈放在离劈尖大约 510cm处,把接收线圈放在弦的中心位置。提示:为了幸免接收传感器和驱动传感器之间的电磁干扰, 在实验进程中应保证二者之间的距离至少有10cm。(2)将驱动信号的频率调至最小,以便于调剂信号幅度。慢慢升高驱动信号的频率,观看示波器接收到的波形的改变。注意:频率调剂进程不能太快,因为弦线 形成驻波需要必然的能量积存时刻,太快那么来不及形成驻波。若是不能观看到波形

6、,那么调大信号源 的输出幅度;若是弦线的振幅太大,造成弦线敲击传感器,那么应减小信号源输出幅度;适当调剂示波器的通道增益,以观看到适合的波形大小为准。一样一个波腹时,信号源输出为23V,即可观看到明显的驻波波形,同时观看弦线,应当有明显的振幅。当弦的振动幅度最大时,示波器接收到的波形振幅最 大,这时的频率确实是共振频率,记录这一频率。(3)再增加输出频率,能够持续找出几个共振频率。注意:接收线圈若是位于波节处,那么示波器上无法测 量到波形,因此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现在应适当移动位置,以观看到最大的波形幅度。当驻波的频率较 高,弦线上形成几个波腹、波节时,弦线的振幅会较小,眼睛不易观看到。这时把接

7、收线圈移向右边劈 尖,再慢慢向左移动,同时观看示波器(注意波形是如何是如何转变的),找出并记下波腹和波节的个数。(4)改变弦长重复步骤 3、4;记录相关数据2. 在弦长和线密度一按时,测量不同张力的共振频率。(1)选择一根弦线和适合的砝码质量,放置两个劈尖至必然的间距,例如60cm,调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 稳固的驻波。(2)记录相关的线密度、弦长、张力、波腹数等参数。(3)改变砝码的质量和挂钩的质量,调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稳固的驻波。记录相关数据3. 张力和弦长必然,改变线密度,测量共振频率和弦线的线密度。(1)放置两个劈尖至适合的间距,选择必然的张力,调剂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稳固的驻波。

8、(2)记录相关的弦长和张力等参数。(3)换用不同的弦线,改变驱动频率,使弦线产生一样波腹数的稳固驻波,记录相关的数据。4) 数据记录及处置】张力一按时不同弦长的共振频率张力/N弦长/cm波腹数/n波长/cm共振频率/Hz传播速度/m/s12.25601120130.1162.12551110145.5160.05501100160.1160.1045190179.7161.7340180200.2160.16弦的线密度=4.6X10-4 kg/m作波长与共振频率的关系图。弦长一按时不同张力的共振频率弦长/cm张力/N共振基频/Hz传播速度/ms-i弦线线密度/gm-i6012.25135.1162.120.4769.8118.1141.720.497.35102.8123.360.484.983.79100.550.482.4559.8471.810.48作张力与共振频率的关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