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69688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全国出版专(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第一章编辑出版基础理论第一节出版与出版物(重点1、出版的概念(三个要素a出版是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其具有适合于读者消费的出版物内容的活动。b出版是对加工好的作品进行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消费的某种载体形式 的活动。c出版是将生产过程形成的出版物进行广泛传播的活动。综合而言,所谓出版,即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2、出版的形成条件a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形成出版的资源条件。b必须具备能对出版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的生产条件。c必须具备广泛组织出版物 公之于众”的流通传播条件。d必须具备由一定规

2、模的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条件。3、出版物的分类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4、期刊的定义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5、增刊的要求需刊印一次性增刊许可证编号,并在封面刊印正刊名称和注明 增刊”而且禁止 用书号出版增刊。6、图书的定义是用文字、图片、声音或其他符号,按一定的主题和结构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 复制以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7、封面、书名页、前言、目次页、正文、附录的定义8、主书名页的位置与内容9、附书名页的位置与内容10、音像制品的类型录音制品(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录像制品(录像带/激光视盘11、电子出版物的类型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

3、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 只读光盘DVD-ROM,集成光盘IC-CARD和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它媒体形态。12、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以数字代码形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 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 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13、出版物编码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刊号以及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14、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一个分类次号组成。15、中国标准书号校样码的计算前9位数字依次以102加权之和并以11为模数计算的出,当10作为校检码时 用X代替。2012年初级

4、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16、国家对标准书号的规定一本书只能有一个书号;多卷本的丛书。套书,若分别定价,分开销售的,则需要 使用不同的书号,若使用整体定价方式,则只需一个书号。17、中国标准刊号的组成一个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一个以中国国别代码 CN为标识的国内统一刊号组 成。18、中国标准刊号的印刷要求应印在每期期刊的固定显著位置及版权说明位置处 ,两部分可一起也可分开印 刷。19、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组成ISRC-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码-记录项码/类别代码20、出版物条码系统的组成ISBN+ISSN+中国标准音像制品条码21、中国标准书号条码的组成、要求、印刷位置由

5、EAN组好。生产商号、产品号、和校检好四部分组成22、重印书的条码要求需重新申请制作带有附加码ISBN条码。23、中国标准刊号条码的组成主代码+附加码24、中国标准音像制品条码的组成共13位,4段;第一段为出版物前缀(3位,第二段为出版物前缀(6位,第三段为出版物序号(3位,第四段为效验码(1位,25、出版工作的性质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出版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出版消费过程的经济性26、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在生产、流通、消费三个过程的表现形式P17略27、出版物流通的文化传播意义P17略出版工作的经济性在生产、流通、消费三个过程的表现形式P18略29、出版工作的主要特征事业性和产业性的统一,商品生产与非

6、商品生产的统一,实现价值与传播文化相统030、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a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b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c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的方针。31、出版工作与社会的关系P28略出版与社会政治出版与社会经济出版与社会文化第二节编辑与编辑工作1、编辑的含义指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做准备的工作 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或出版专业技术服务中的中级职称。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2、编辑活动的内涵1是指对已有作品进行选择,加工,整理的活动。2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3是为知识传

7、播创造条件的活动。3、编辑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萌发草创阶段。生长发育阶段专业化/职业化阶段4、编辑工作的性质a政治导向性b创造性c中介性d选择性e加工性5、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a设计功能b组织功能c优化功能d协调功能6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a文化功能b教育功能c导向功能d娱乐功能7、编辑工作的原则a党性原则b质量原则c效益原则第三节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1、作者的含义直接从事著。译、编作品的人。2、作者的类型按著作方式划分:著者。编著者。编纂者。选编着。主编。译者。编译者。注 释者。校订者按与出版社的关系:古代作者。近代作者和当代作者;基本作者和一般 作者3、读者需求的类型阅读需求(求知。实用。成就。

8、娱乐收藏需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4、编辑与作者、读者关系的基本原则a平等原则b相互尊重原则c服务原则5、作者的培养可分为发现。选择和建设三过程6读者工作读者调查。读者服务和处理读者来信三方面第四节编辑人员的构成及其素质要求1、编辑队伍的结构及其人员构成a按传播媒介分,书籍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音像制品编辑,电子出版物编辑b按学科划分,社会科学编辑,文学编辑,科技编辑,少儿编辑,c按工作内容分,文字编辑,美术编辑d按支撑划分,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2、编辑工作者的职业特征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b文化成果的搜寻者,发掘者c文化传播的守门人d作者原稿

9、的治疗师e作者、读者的纽带和桥梁3、编辑工作者的职业意识a职业荣誉感b着也责任意识c职业理念d职业敏感性4、编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优秀的政治品质b优良的业务素质c良好的职业道德d合理的知识结构e严谨的工作作风5、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P62略第二章编辑过程第一节选题和选题计划20让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1、选题的含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创造性思维劳动的结晶,是出版物主题,内容和名称的 总体设计。2、选题的构成要素稿件名称,作者,稿件内容的说明,提出旋梯的理由,读者对象,写作要求3、选题报告(主观题一般包括选题名称,著译者情况,读者对象,预计字数,内容概要,编写要求等内容,

10、同时要求介绍已出版的同类出版物,并对选题的成本、定价、印数和效益进行预 测。4、选题计划的内容一为总则和文字说明,二为列题。5、选题计划的结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读者结构6选题的主要类型a从提出计划的主体看,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的旋梯规划几家出版单位联合制定的选题计划一家出版社指定的选题计划b从时间跨度看,中长期选题和年度选题c从选题范围看,综合性选题专向选题a选题设计7、选题计划的制定b选题论证c选题计划决策和审批d选题计划的调整和修订8、选题工作的原则和要求a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b坚持出版社的专业分工c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9、选题工作的要求a针对性b预见性c创新性d系统性

11、e可行性第二节组稿1稿源和集稿方式a约稿b自投稿c推荐稿d选编稿e征稿2012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琴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2. 组稿的意义a是落实选题计划的基本途径b是保证稿源连续性的重要条件c是组织作者队伍的主要手段3. 组稿的程序和要求组稿准备物色作者确定约稿关系1三审制的含义指由编辑职称或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初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编辑室主 任一级的人员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辑终审的三级审稿制 度。2外审的含义出版社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社外的专家担任顾问或特约编审,或某些书籍的编委 成员,依靠他们的编审部分书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3审稿的基本要求a思想性b独创性c知识性d科

12、学性4. 评价性阅读的步骤a了解熟悉性阅读,对原稿的内容和形式做一般性的了解,归纳出原稿最重要的 一般性特点,从而对原稿做出初步评价;b鉴审评价性阅读,深入分析。研究,为进一步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c加工润色性阅读,为那些得到肯定但又有不足之处的作品寻找完善的途径和办 法。5. 初审报告的内容a作者和稿件的基本情况b稿件的主要内容和优点缺点。c审读时的疑点和难点d对稿件的初步处理意见6. 出版合同包括的内容著作全许可合同如下:a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b表明是专有使用权还是非专有使用权c使用许可的专用范围期间d付酬标准和方法e违约责任f双方认为许约定的其他内容转让合同如下:20让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

13、论与实务重点归纳a作品名称b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c转让价金d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e违约责任f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四节编辑加工1编辑加工的作用a是对原稿质量的依次增值和优化b是对原稿从内容到形式的规范c还可以为排版,制版,校对排除障碍,使原稿适合印刷复制要求。2. 编辑加工的原则四改四不改:语法修辞不妥可以改,引文错误可以改,根据出版需要的技术处理可 以改,不符合国家标准与规范的内容必须改;对书稿的学术观点,主要内容,文章结构, 语言风格不能改。3. 编辑加工的步骤首先,加工前的准备,先检查高见是否齐全,特别是附属部分,如图稿,照片,表格 等。其次,粗读摸底,结合深度意见对书高进

14、行依次浏览第三,精读加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4. 编辑加工的内容a内容和形式的加工b辅文和图稿的加工c技术加工第五节发稿1. 发稿的要求a齐,稿件齐全b清,清晰的文字,图表符号等c定,原稿的各个组成部分从内容到语言表达形式都已确定 ,无遗留问题,原稿的 体例已定,章节的安排,字体字号的使用等2. 发稿的手续a审读报告b编辑室发稿预审单c装桢设计通知单d发稿单3. 校样审读及样书检查校样审读是指为了纠正书稿在排印过程中出现的排版错误 ,检查加工时的疏漏 解决校对员提出的问题及处理版式方面等的问题。第六节编务管理20让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重点归纳1编务工作的主要任务a协调编辑工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b协调编辑部门与出版单位其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c协调编辑室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出版校对工作第一节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1校对的概念校对是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订正错误的工作。2. 校对的基本功能校异同和校是非3. 校对的地位和作用a校对是最主要的出版条件b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校对工作的程序、方法与制度1校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