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6959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24份)-人教课标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基本知识:三教合一的历史背景 理学程朱理学 理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四书章句集注 陆王心学发明本心 致良知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能力与措施:1、识记三教合一的体现、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重要思想、对的评价宋明理学。2、理解理学兴起的背景、理学的概念、格物致知的含义、理学所反映的哲学思想。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关世界本原的见解、求理措施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发展脉络的学习,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对的结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2、通

2、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儒学的发展,使学生结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老式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3、通过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思想体系,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重要主张。难点: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程朱理学的哲学思想、对的评价宋明理学。教学工具幻灯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 规定每个历史学习小组运用网络收集三教合一的含义,理学的概念,程朱、陆王的重要思想,各组进行讨论、归纳,准

3、备上课交流。2、 带着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预习课本,思考课后的习题“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试题二、导入新课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当要继承中国的老式文化,那么中国老式文化究竟指哪些?其重要代表的儒学究竟经历了一种如何的发展历程?其中处在重要发展地位的宋明理学究竟有哪些内容?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明理学?由此导入新课。三、教学构造(一)三教合一_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1、“三教合一”历史的背景(1)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2)儒学浮现了危机2、“三教合一”体现 () 互相吸纳渗入 (2)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学、道学或三教兼修(3)儒学受佛、道哲学的影响(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

4、的昌盛(1)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1、)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锋利(1、2)儒、道、佛“三教合一”(1、3)新儒学面临的问题(、)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2)程朱理学的形成(3)程朱理学的重要思想 (3、1) 理学的概念(、2) “理”的概念;(3、 ) 把握“理”的途径:格物致知(4)程朱理学的影响、统治地位的确立、评价 2、陆王心学的发展()陆九渊心学兴起的因素和重要思想(1、1)因素:对程朱理学认知方式的否认(、2)重要思想:“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以求理;(2)王阳明心学兴起的背景及其重要思想(2、1)因素:程朱理学失去谋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社会动乱不安(、)重要思想

5、:“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3、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1)影响:宋明理学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2)评价:宋明理学的悲观影响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并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一、 师生互动(一) 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之一课堂设问一:三教合一的背景是什么?提示: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儒学的发展浮现了危机。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任何事物的产生均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课堂设问二: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迅速传播?儒学为什么会浮现危机?提示:社会的动乱不安;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修炼养生的思想;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受到怀疑。课堂设问三:三教合一的体既有哪些?提示:三教互相吸纳渗入;许

6、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教并修;儒学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三教图的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并提出有关问题。提示: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受到佛道哲学思想的影响。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教合一的背景和体现的理解。(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的兴起和陆王心学的发展、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课堂设问一: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宋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锋利;儒、道、佛“三教合一”;新儒学面临的问题;宋代的“重文”的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课堂设问二: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有哪两大流派?提示: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吸取佛教和道教

7、思想形成的新儒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设计意图:理解并掌握“理学”的概念,理解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两大流派_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1)程朱理学的昌盛(1、)程朱理学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课堂设问:什么是“理”?程朱理学是如何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有哪些?提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程颢、程颐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朱熹是集大成者。“二程”和朱熹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的图片,并作简朴简介。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性理解。(1、2)程朱理学的重要思想课堂提问一:程朱理学的重要思想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把握“理?提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

8、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格物致知。课堂提问二: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提示:两者都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研究来求取真理。但是在对于所求得的“理”的认知方面,两者又有区别。理学家讲求的“理”,作为万物的本源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格物致知”要获得的,是这一先验性存在并且亘古不变的“理”。而“实践出真知”要获得的是一种与实践并行并展的真理性知识,并不固定而是出于发展之中。即格物致知觉得“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本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本上总结出来的。设计意图:学习从不同的角

9、度比较历史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区别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有关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提示:朱熹觉得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事物的本源见解基本一致。(1、3)程朱理学的影响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传播课堂提问:程朱理学产生了如何的影响?何时确立了统治地位?传播到何处?提示: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明;朝鲜、越南、日本。课堂提问:程朱理学被官化的因素是什么?提示:理学重新整顿了儒家学说,并将“理”的存在与社会伦理秩序联系在一起,满足了统治阶级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宣扬正统道德和

10、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课堂提问:程朱理学涉及了如何的哲学思想?提示:客观唯心主义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客观唯心主义的概念,并阐明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理由。教学过渡:刚刚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的一大流派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那么另一流派陆王心学的重要思想是什么呢?(2)陆王心学的发展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图片,并作有关简介。(2、1)陆九渊的心学课堂提问:陆九渊心学兴起的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心学”的概念?通过何种方式结识“心”?提示:对“理”的结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心学”即是“理学”,“心”是万物的本源;发明本心。(2、2) 王守仁的心学课堂提问一:王守仁心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11、是什么?提示:明中期,程朱理学成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谋求圣贤学问的精神;明中期社会的动乱不安。课堂提问二:王守仁的重要思想是什么?提示:结识“心”的方式、对“心”的理解、课堂提问二:陆王心学反映了如何的哲学思想?提示:主观唯心主义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提示: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一是结识理解世界的本原,程朱理学觉得“理”是世界的本原,结识世界应当由己及人、由内向外;陆王心学觉得“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结识世界应当回归内心。二是结识事物的措施,

12、程朱理学觉得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措施,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课堂提问一:宋明理学的影响是什么?提示: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课堂提问二:应当如何评价宋明理学?提示: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产生了悲观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措施评价历史现象,既要看到其积极的影响,又要看到其悲观的影响,培养全面精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课后小结一、 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二、 对教学主题的归纳总结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

13、远的影响,但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看到它的悲观一面,学会全面精确评价历史现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存在着很大差别,但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即都以儒学的伦理道德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以维护封建统治;同步把儒学推动发展到新阶段,都属于理学范畴。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总结设计,引导学生整顿、归纳、分析、理解课本知识,深化对教学主题的掌握。教学后记:本课理论水平较高,概念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解说分析为主,学生小组合伙探究并合适配合图片、原始资料为辅的教学措施,效果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未曾接触过哲学,因此不太容易理解理学蕴含的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同窗古文功底单薄

14、,较难理解引用材料的意思,更难理解材料折射出的内涵。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应加强这些方面工作。a.学生通过探究南昌起义的因素、理解南昌起义的概况,对的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第二节目土地革命(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容的学习,对的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比较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测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c学生通过理解红军长征的概况,对的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措施a学生通过度组课前

15、收集资料,课堂展示收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顿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伙精神。.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措施。c.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学生通过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总结都市中心论的失败教训,开创农村包围都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对的道路的学习,培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学生通过红军长征概况的学习,感悟长征精神,培养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胆略,加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从而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明这一素质教育新理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2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