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6860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怀宁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宁县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怀宁县黄墩镇人民政府二一六年三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3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3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4第二章 规划目标5第一节 土地利用主要目标5第二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5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7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7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8第四章 主要用地安排9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9第二节 城镇村用地控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10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0第四节 土地整治12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管制14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14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18

2、第六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20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0第二节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20第三节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1第一节 加强土地行政管理21第二节 完善土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22第三节 提高土地质量,挖掘土地潜力22第四节 实行规划实施公示制度23第八章 附则24附表25表1 黄墩镇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25表2 黄墩镇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26表3 黄墩镇土地利用现状表(2014年)27表4 黄墩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8表5 黄墩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29表6 黄墩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29表7 黄墩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30表8 黄墩镇新增建

3、设用地控制指标表35表9 黄墩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36前 言黄墩镇地处安庆市北郊、怀宁县中部,东经1163911652,北纬30343041。东与石镜乡、洪铺镇接壤,南与清河乡交界,西与三桥镇毗邻,北与秀山乡、公岭镇相邻。镇政府驻黄墩居委会。全镇总面积57.3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318国道和212省道在境内交汇,沪蓉高速公路紧连镇境,规划直通上海的江北高速公路怀宁出口处拟设在此。距安庆市民航机场38公里,距安庆火车站35公里。现为省重点建设中心镇和省“千村百镇”示范镇,2005年度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村镇。截止2014年末,黄墩镇全年完成工商税收1100万元,社会固

4、定资产投资4.98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9.83亿元。全镇总人口37716人。怀宁县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12年5月经安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至今,对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黄墩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用地需求的不断扩大,现行规划已不能适应现阶段黄墩镇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安排各业

5、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以及怀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现行规划的基础上,修改形成怀宁县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根据黄墩镇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目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把有关控制指标分解到村和具体地块,并登记在册;划定土地用途区,实行“四定”(定量、定位、定性、定序)

6、的用途管制;制定实施黄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措施。规划范围为黄墩镇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5734.58公顷。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05年,黄墩镇土地总面积5734.58公顷,其中:农用地4602.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26%;建设用地920.90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06%;其他土地211.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8%。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一、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尚有较大潜力可挖近年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增长较多,加之控制不严,各种农村建设用地、个人建房用地严重超标,村镇土地浪费现

7、象比较严重,而且其中占用耕地比例较高。但通过中低产田的改造、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未利用土地,发展林业用地等可以挖掘土地潜力。二、村庄用地比重过大,基础设施用地比重偏小 2005年,黄墩镇各类建设用地(包括建制镇、独立工矿、特殊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合计181.2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9.68%,比例并不高。但农村居民点比重过大,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0.32%。而交通用地23.18公顷,仅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30%,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较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镇基础设施的滞后。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一、各用地结构比例不合理2005年,黄墩镇园地、牧草地、

8、交通水利用地指标偏低,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指标过大。未利用地中,水域和自然保留地比例较高,说明土地布局结构不合理,还有待开发。二、土地的保护意识有待加强黄墩镇耕地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多年来只注重使用,忽视保护,导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农业生态系统比较脆,制约了农业的高产稳产和实现现代农业的步伐。第二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土地利用主要目标一、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及用途管制,合理调整和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保障黄墩镇的粮食生产能力。三、注重工业用地布局优化

9、,提高基础设施用地的建设力度,优化产业链发展,保证黄墩镇建设工作的繁荣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四、通过规划控制和经济机制的引导,保障土地的有效供给,提高“解难题,保发展”的能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五、开展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加强土地整理复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第二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一、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规划期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785.00公顷。二、严守基本农田红线规划期间,全镇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635.00公顷以上。三、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预期为1008.8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849.2

10、4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预期为70.72公顷。四、严格控制新增占用规划期间,全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6.78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14.38公顷以内,新增建设控制耕地规模控制在12.67公顷以内。五、履行补充耕地义务规划期间,全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100.00公顷。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土地总体结构调整优先保护农用地,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适度调整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规划期间,全镇农用地增加110.55公顷,建设用地减少101.02公顷,其他土地减少9.53公顷。二、农用地结构调整结合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求,加大农地整理力度

11、,适当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规划期间,全镇耕地增加106.41公顷,园地增加13.06公顷,林地增加166.33公顷,其他农用地减少175.56公顷。三、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合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适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比重。规划期间,全镇城镇用地增加13.81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88.43公顷,采矿用地减少41.14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增加12.50,交通水利用地增加0.6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增加1.55公顷。四、其他土地结构调整适度开发其他土地。规划期间,全镇水域面积减少0.41公顷,自然保留地减少9.12公顷。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一、农业发展布局规划期间,

12、黄墩镇重点在镇域中北部及南部发展传统产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在全镇各村庄均有种植。二、基本农田布局优先将高等级、集中连片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将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将村镇建设用地区和扩展边界内基本农田调出。基本农田均匀分布在黄墩镇南北部。三、村镇用地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集约节约水平。规划期间,村镇建设主要安排在交通干道两旁及各新建中心村。四、城镇用地布局黄墩镇城镇建设依托建成区向南北两侧发展,新增城镇用地建设需求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本规划中划定的用于挂钩建新的有条件建设区主要位于黄墩居委会。第四章

13、主要用地安排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黄墩镇要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大耕地补充力度,确保实现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规划期内,全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得超过12.67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控制在23.81公顷以内。三、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落实上级规划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四、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政府目标和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保护牌和标志,层层建立保护网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大执法力度,加强

14、土地动态巡查,定期不定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基本农田案件。第二节 城镇村用地控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一、城镇建设用地2005年,黄墩镇城镇用地27.42公顷。到2020年全镇城镇用地规模控制在41.23公顷以内。二、农村居民点用地2005年末,黄墩镇农村居民点用地739.71公顷。到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651.28公顷以内。三、采矿用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005年末,黄墩镇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63.52公顷。到2020年全镇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88公顷以内。四、交通水利用地规划期间,安排新增交通水利用地主要用于黄高公路快速通道、2

15、12省道和318国道的扩建以及独秀山旅游循环道路的建设。到2020年全镇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85.38公顷。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一)强化水源保护加强对排污口的管理,实施水域纳污总量控制,逐步改善新汴河生态环境。重点进行供水水源的治理,以及水污染综合防治,保障集镇集中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和污水治理率,降低污水排放总量。(二)提高城镇绿化覆盖在城镇绿化过程中,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合理配置,注重生态功能,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生态景观,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的集镇森林景观,打造“森林黄墩、绿色黄墩”。二、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一)构建农业用地环境友好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