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6619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三语文江苏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课案训练(二)一、(2014厦门外国语学校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

2、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机。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

3、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赡:供给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论:商量C.帝然之 然:认为对D.未报,得疾卒 报:答复解析:BB项,论:判罪。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异

4、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B.C.D.解析:B表现的是程琳的忠心。用排除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依法对他进行严惩。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朝廷派使者去册封契丹,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让人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管理大名府时,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

5、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解析:D“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译文: (2)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译文: 解析:(1)贷:买通;妻子:妻子儿女。(2)暴:公布;患:担心。答案:(1)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告。(2)现在既然骄横,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是国法,又担忧什么呢?参考译文:程琳字天球,是永宁军博野人。被举荐服勤辞学科,补授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受命出使契丹,命程琳

6、处理三司事务。太仓供给军队的粮食陈腐几乎不可食用,那年又大饥荒,程琳全部取出借给灾民,共六十万斛,饥民赖此保全活命,(还回来后)军队又得到了好粮食。迁任给事中、暂时代为掌管开封府。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告。程琳观察他的妻子儿女的神色、言辞异样,下令有司检验出被打死的症状。王蒙正与章献太后家联姻,太后对程琳说:“王齐雄不是杀人的人,是他的奴仆打死的。”程琳说:“奴仆没有自作主张的道理,而且下令与自己动手犯罪是相同的。”太后默然无语,于是按照法律判罪。改任三司使,开支收入尤其谨慎,宫中要取用东西,总是奏请取消。内侍说程琳专权,程琳说:“三司财赋,都是朝廷所

7、有。我替陛下节省,对我有什么呢?”皇帝认为他说的对。有人奏请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程琳说:“合而为一,易于考核检查,可行。后来有兴利之臣,又用旧的名目增加,这是加重贫困百姓的负担,没有停止的时候。”两次升迁后任吏部侍郎,于是参议政事,调任尚书左丞。当时元昊造反,还派使者来朝见,众人请求按律诛杀他们。程琳说:“派遣使者,是平常事,诛杀他们不吉利。”后来使者更加骄横,大臣们担忧这件事。程琳说:“开始不杀,是因为他们无罪;现在既然骄横,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是国法,又担忧什么呢?”元昊死,谅祚即位,正年幼,三个大将分别管理国家。议论的人说可趁这个时机,用节度使的官衔收买三个大将,使他们各自占

8、有自己统领的地盘,使契丹的势力变弱小,可以不作战而使它屈服。程琳说:“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议论的人痛惜他失去了机会。不久朝廷又派使者前去册封,夏人刚刚包围了庆阳。程琳说:“他们如果贪此钱财,那就可以缓解庆阳的围困了。”把要赐予的礼品财物的数字都转报给夏人,夏人果然高兴,当日迎接册封的使者,庆阳的围困也解除了。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管大名府。程琳掌握重权而不扰民,前后守魏地十年,度量要害,修缮军营的围墙,增加防守和抵御的设施。种植几万株杂木,说:“以后建楼造船这些用材,可以不从百姓那里出了。”人们敬爱他,为他建立生祠。后改任武胜军,又换任镇安军节度使

9、。上书说:“我虽老,还能为国守边。”还未得到答复,患病去世。追封中书令,谥号为文简。二、(2014福建统一考试试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同里顾氏梅林记朱鹤龄同里环湖泊之秀,多故家士族。元末倪元镇、杨廉夫辈尝游憩其地,遗迹至今存焉。东偏有园林一区,故顾氏之居也。老梅铁干几二百株,中有高丘矗上,可十余丈。登其巅,则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风帆、沙鸟灭没烟波,邨坞、竹树历历可数。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居其侧者,章子两生、顾子仲容。余昔寓同里,与二子为文酒会,晨夕过从。每至春日暄妍,香风馥郁,必提壶造其地,痛饮狂歌,不烛跋不止,翩翩致足乐也。不十余年,仲容举进士,宦游

10、去。余复徙居邑城,键户不出。萍踪离合,感慨系之,盖不过梅林者三十余年矣。今春避兵,栖泊兹土,因与两生至其处,则园林已数易主矣。东阡西陌皆非旧径,推老梅尚存百余株,亭亭发秀,冷艳迎人。鼻观嫣香,沁入肺腑,慨然与两生追数旧游,怳如噩梦。自变故以来,风俗之古今、墟井之盛衰、友朋之生死聚散,其尚有可问者乎?当日与里中数子对案操觚、飞扬跋扈之气不可遏抑,而今于何有?素发历齿,己亦自憎其老丑,而况后生乎?计自兹以往,或十年,或二三十年,此老梅必尚有婆娑如故者。而否与子安得西山之药,驻颜续算?然则人寿之不如草木者多矣,而犹不深省于石火电光之说,岂非庄生之所大哀乎?请与老梅约:嗣后每岁花发时,吾两人必携豚蹄,

11、载醇酎,狂歌痛饮,追复旧欢;送皓魄于夕阳,依清棻而发咏;以嬉暮齿,以遣流光。梅花有灵,当必一笑而许我也。【注】 朱鹤龄:本为明诸生,平生历经明清易代的兵火离乱。同里: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城东。怳:同“恍”,仿佛。操觚(g):作文。清棻(fn):散发清香的树木。暮齿:晚年。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昔寓同里寓:居住B.键户不出 键:锁闭C.盖不过梅林者三十余年矣 过:造访D.以嬉暮齿 嬉:游戏解析: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嬉,使动用法,使得到娱乐。2.下列句子陈述内容直接表现“顾氏梅林”景色优美的一组是()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亭

12、亭发秀,冷艳迎人送皓魄于夕阳,依清棻而发咏春日暄妍,香风馥郁鼻观嫣香,沁入肺腑A.B.C.D.解析: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写的是在梅林中的小丘上所看到的景色;为作者的愿望。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里的东边,顾氏家族的旧居有一片梅园,种有梅树两百多棵,每到花开的时候远望如雪,香气四溢。B.作者曾居住在同里,每当春天梅花盛放时,常和章、顾两位朋友到梅林饮酒作诗,不到蜡烛燃完不回家。C.三十多年后,作者再游顾氏梅园,并和当年的同乡的几位朋友在一张桌子上写文章,意气风发不可遏止。D.这篇并非一般的游记,而是以风景作为触发情感的媒介,面对美丽风景,作者沉痛的故国旧

13、物之思尽寓其中。解析: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者再次来到梅园感叹物是人非,对案作文,意气风发是对当年的回想。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译文: (2)或十年,或二三十年,此老梅必尚有婆娑如故者。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句“花发”是“花开”的意思,“弥望”是“充满视野”的意思,积雪是比喻。(2)句“或”是“或许”的意思,“尚”是“还”的意思。答案:(1)每当花开时,高高低低,充满视野好似积雪,香气在数里外都能闻到。(2)或许十年,或许二三十年后,这些老梅树一定还有像过去一样繁盛的。参考译文

14、:环绕同里的湖泊风光秀丽,此地多有旧时的大家望族。元朝末年的倪元镇、杨廉夫等人曾在这个地方游览休憩,他们的遗迹到现在还留存着。在同里的东边有一块园林,是过去顾氏家族的祖居。此中种有古老的梅树两百多棵,梅林中间有一座小丘高耸,有十多丈高。登上它的顶部,庞山、九里湖都在指点纵览的范围内,湖上的风帆,沙上的宿鸟出没在烟波中,村庄、船坞、竹林、树丛历历可见。每当花开时,高高低低,充满视野好似积雪,香气在数里外都能闻到。住在梅林边上的,有章两生和顾仲容。我以前住在同里,与这两个读书人作文饮酒,早晚相会。每到春暖花开的日子,梅园花香浓郁,我们必定提着酒壶来到这个地方,兴奋的饮酒高歌,不到晚上蜡烛燃完不休止,使人感到十分快乐。不过十多年后,顾仲容考中进士,外出做官而去。我又搬家到邑城,闭户不出。行踪聚散,感慨就随之产生,没有造访梅林已经三十多年了。今年春天(我)躲避战火,留在这里,于是和章两生到那个地方,然而梅园已经多次更换它的主人了。向东向西的道路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估计古老的梅树还剩下一百多株,风姿卓立,冷傲美艳以迎接游人。用鼻子嗅那香气,深深的透入脏腑,与章两生追忆起当年出游的经历,感慨万千(前后变化)仿佛一场噩梦。自从国家发生变故以来,过去风俗与现在大不同,村落兴衰变化,朋友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