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的使用建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6428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材的使用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教材的使用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教材的使用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教材的使用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材的使用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教材的使用建议1、吃透教材、内化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读几遍教材,理解编写者的意图和思路,理解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内涵,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师自己对教材知识的内化。而不是教师自己吃透教材,弄不明白就让学生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对教学日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激情、灵感和经验融合在课程中。2、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新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

2、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它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现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决应用于拓展”的基本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与应用,达到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意识,同是感受数学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是教学第一线得教师,只有深入理解、研究、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好教材。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教材以“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缺乏趣味性、现实性。

3、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来创设教学情景,把书本的数学变成生活数学。比如,五年级全体同学参加学校安全小组活动,五班有40人,五班有45人,怎样分组才能使全级每个小组人数相等?这样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解决分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再如,一年级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特别注意结合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图中小动物们所表现出的表情丰富多彩,单就画面而言,便能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是在听儿童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童话故事,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同时故事中渗透

4、了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数学学科,纯粹的思想教育是很有限的,但新教材根据学科的知识特点,恰当的将思想教育寓于数学学习之中,达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3、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新教材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取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教材呈献给学生的信息资源大都是静态的画面,学生需被动的去理解画面意思,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利益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教师活用教材资源,改变教材呈现方式,把静止

5、的画面改为动态画面,使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构建知识。例如,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教材把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灵活的贯通在一幅画面中,画面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生动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很喜欢。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教学时,我们要灵活地应用这幅画,把静态变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的整体情景,以到大森林中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情景中,在根据教学内容以此拉近小鹿和蘑菇图、小鸭图、小猴图,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深深吸引一年级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中感

6、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现实了“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目标。同时,通过学生帮助小动物逐一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也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4、改进重组,优化教材资源教材虽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进行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删补,使教材资源更加优化,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例如,“9加几”一节,教材中应用运动会场景图虽然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并提供丰富的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但整幅图所显示的内容较多,而且思维过程也在图中显示出来,但可能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进行合理的改进,可

7、以把文中的9+4改为9+5,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更有利于学生对多种信息资源提出不同的问题,列出9加几的算式并体现多种算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再如,教学数学与编码,教师可以把教材中对邮政编码的研究这个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改为对身份证号码的研究,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理解的身份证号码方面的知识,认识编码的特性科学性、实用性、唯一性。再让学生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给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编号,最后把教材中邮政编码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延伸,这样把教材内容创造性的重组,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好地

8、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5、合理开发,创生教材资源新教材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了,能给教师以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空间。因此,在教才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以新课标为依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针对新教材有的教学情境图信息资源比较单一,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空间有限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时“6、7的认识”一课时,可以不要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而是创造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比如说,在信封中请小动物出来等分组游戏,根据教师的提问形势“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学生很快通过数数说出答案,最后可以动物名字,以此请出7只小动物。应用这样的一个环节,不仅灵活的引出了6和7,初步感受了5添上1是6,6添上1是7,而且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且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掌握了新知,获得了成功体验。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挖掘新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的使用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性、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