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6329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4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热黄疸的药物,称为利湿退黄药。本类药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所谓利湿退黄,就是通过清利湿热,消除壅滞,使胆汁循 其常道,排泄畅利,而消退黄疸的治疗作用。主要适用于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赤 者。此外,本类药物清利湿热之功,还可用于湿温,湿热疮疹等证。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主要归脾、胃、肝、胆经。 使用本类药应根据黄疸的病机而进行配伍。若湿热阳黄而里热偏盛者,应与清热泻火、 清热解毒药配伍;其湿浊偏盛者,应与化湿和利湿药配伍;若寒湿阴黄,宜与温里药配伍。 若湿温、湿热疮疹,当与清热解毒药、清利湿热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2、。出处】神农本草经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 ArtemisiacapillarisThunb. 或滨蒿A. scopariaWaldst. et kit. 等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 山西、安徽等地。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晒干,生 用。【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胆、脾、胃经。【功效】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应用】1. 用于黄疸。本品苦寒降泄,长于利胆退黄,为治黄疸要药。又因本品善于 清利脾胃肝胆湿热,故更以治湿热阳黄,发热、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 者见长。治湿热黄疸其热偏盛者,常与清热泻火药配伍,如伤寒论茵陈蒿汤, 其与栀子、大黄同

3、用;其湿偏重者,常与利水渗湿药配伍,如金匮要略茵陈 五苓散,以之与茯苓、猪苓、泽泻等药同用。若治寒湿阴黄,黄色晦暗,畏寒腹 胀,常与温里药配伍。如张氏医通茵陈四逆汤,以之与附子、干姜等药同用。2. 用于湿温,湿疹,湿疮。本品苦寒,能清利湿热。治湿温邪在气分,发热 困倦、胸闷腹胀、小便短赤,常与黄芩、滑石、木通、藿香等清热燥湿及清热利 湿药配伍。治湿热疮疹,常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或杀虫止痒药同用, 内服外用均宜。【用法用量】煎服,103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见本章概述。【参考资料】1. 茵陈蒿和滨蒿均含香豆精及挥发油,茵陈蒿含有蒿属香豆精 ( 即 6 , 7- 二 甲氧基香豆素

4、)、绿原酸、咖啡酸、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0-蒎烯、茵陈二 炔酮、茵陈二烯酮、茵陈烯炔、茵陈炔内酯等。滨蒿中含有6, 7-二甲氧基香豆 素、咖啡酸、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挥发油。茵陈的多种制剂均有利胆作用, 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茵陈所 含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是其利胆成分之一,与栀子中所含京尼平合用对胆汁分 泌有协同作用。茵陈的水煎剂可降低麻醉犬奥狄氏括约肌紧张度;对四氯化碳所 致的大鼠肝损害有保护作用,并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及促纤溶作用,且能降 压及利尿。其煎剂对人型结核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5、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并能抑杀钩端螺旋体。【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来源】 为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神仙对坐草) Lysimachia christinaeHance 的全草,习称大金钱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 生用。【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肝、胆、膀胱经。【功效】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应用】1. 用于湿热黄疸。本品甘淡微寒,长于利胆退黄,并能清利肝胆湿热,为治 湿热黄疸常用之药。又因本品有排石作用,故治肝胆结石所致的黄疸尤宜。常与 茵陈蒿、大黄、郁金等利湿退黄,疏肝利胆之品配伍。2. 用于石淋,热淋。本品能清泄膀胱湿热,通利下窍

6、,消除小便淋涩,有利 尿通淋之功。而又善于排石,故治石淋尤为多用。治石淋,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 汤或代茶饮,或与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利尿通淋排石药配伍。治热淋,常与 车前子、木通等利尿通淋药同用。3. 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本品内服和外用均有清热解毒作用。疮痈肿毒 或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取汁内服,或捣烂外敷。亦可与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 解毒之品同用,以增强疗效。【用法用量】煎服,30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见本章概述。【参考资料】1金钱草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钾 盐等。其煎剂有显著利尿作用,并能明显促进胆汁分泌,使胆管泥沙状结石易排 出,胆管

7、阻塞和疼痛减轻,黄疸消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全国各地作金钱草用的植物还有(1) 唇形科植物活血丹(连钱草),药材称江苏金钱草,为江苏、浙江 一带所习用。(2)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药材称广金钱草,为广东、广西一带所习用。(3) 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药材称江西金钱草,为江西一带所习用。(4) 旋花科植物马蹄金,药材称小金钱草,为四川部分地区所习用。以 报春花科过路黄为正品,其他品种不应混称金钱草。3. 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枝叶。性味甘、淡,平。归肝、胆、膀胱 经。功能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常用于湿热淋证,湿热黄疸,疳积及痈肿等。煎 服,1530g,鲜品加倍。【出处】 名医别录【

8、来源】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d. et. Zucc. 的根茎和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西、江苏、山东等地。春秋二季采 挖。趁新鲜切片,晒干,生用或鲜用。z【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胆、肺经。【功效】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清肺祛痰。【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本品苦寒,善于清泄中焦湿热,祛除肝胆瘀滞,有利胆退 黄之功,为治湿热黄疸良药。治湿热黄疸,可单用本品煎服,或与茵陈蒿、金钱 草、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药配伍,以增强疗效。本品所具苦寒之性,亦能清泄下焦湿热。也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之证。治 湿热蕴结膀胱,小便淋沥涩痛,可单用本

9、品。如姚僧坦集验方以此为末,米 饮下,治五淋;亦可与车前子、木通、瞿麦等利尿通淋药同用。治湿热白浊、带 下,多与黄柏、薏苡仁、芡实、萆薢等清热除湿之品配伍。2. 用于水火烫伤,热毒疮痈,毒蛇咬伤。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并入血分, 亦能凉血泄热,活血定痛,内服外用皆宜。治水火烫伤所致肌肤灼痛,或溃破流 黄水者,多外用,可单用本品研末,香油调敷;亦可与清热解毒敛疮之品配伍, 调油敷患处。治热毒壅滞所致的疮痈肿毒,可用鲜品捣汁外敷,或煎汤洗患处; 或与清热解毒药配伍,煎汤内服。治毒蛇咬伤,可取鲜品捣烂敷肿胀处,或煎浓 汤内服。3. 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本品入肝经,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 治

10、瘀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常与桃仁、红花、益母草、延胡索等 活血通经药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乳香、没药、当归、三七等活血 祛瘀,消肿定痛药配伍。4用于肺热咳嗽。本品入肺经,能清泄肺热,并能化痰止咳。治热邪内盛, 肺失宣降之咳嗽、咯痰者,常与浙贝母、枇杷叶、杏仁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用法用量】煎服,103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本品活血祛瘀,孕妇忌服。本品略有泻下通便作用,脾虚便溏者 不宜。【参考资料】1. 虎杖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素 -8- 葡萄糖甙、大黄酚、大 黄酸、大黄素 甲醚-8-葡萄糖甙等;并含大量的缩合型鞣质;此外,尚含有白藜 芦醇甙、B谷甾

11、醇、已槲皮甙、维生素c、氨基酸、多糖等。虎杖煎剂有降脂护 肝作用,能降低肝脏类脂化合物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谷草转氨酶。 20%水煎液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虎杖对流感病毒亚甲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II型、乙 型脑膜炎病毒京卫研1 号、乙型肝炎抗原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还能升高白细胞 及血小板,具有降压、镇静、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止血消炎、止咳平喘等作 用。2本品在文献中常见异名还有阴阳莲,大叶蛇总管,斑杖、花斑竹等。本节药物的特殊使用注意本节药物的特殊使用注意有:虎杖能活血化瘀,孕妇忌用;又因其略有泻下通便之功,脾虚便溏

12、者不宜。本节重点问题解答和难点释疑1. 在性能方面:本节药亦有利湿和清热双重作用,故药性为寒。与利尿通淋药之味的标定相似,茵陈蒿、 虎杖为苦味,金钱草则味甘淡,均与滋味有一定关系;虎杖活血,亦可有辛味。各药相同的 归经是肝胆;黄疸的发生,与脾胃亦有关,茵陈为退黄要药,习惯亦强调归脾胃经;金钱草 又为利尿通淋药,故又归肾与膀胱经;虎杖清肺祛痰,可归肺经,以其活血,亦可谓其归心 经。2. 在功效方面: 本节三药的相同功效是利湿退黄,均可书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教材中因茵陈蒿功效 单一,故将其分写;金钱草与虎杖功效较多,又合二为一,其实并无区别。虎杖功效尤多, 但与大黄相联系,则容易记忆。此二药均可清泄湿热(或除湿退黄)、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泻下通便(强弱不同),只是虎杖可祛痰,大黄可止血不同而已。3. 在主治(或应用)方面: 茵陈蒿为治黄疸之要药,应用广泛,要注意其治热盛、湿盛及寒湿黄疸的配伍差异。金 钱草又治肝胆结石,故结石引起的黄疸尤宜;虎杖治黄疸,可除湿退黄,又能除肝胆瘀滞, 亦可利尿通淋而治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