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60868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月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月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月亮》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走月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刘婷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教学难点: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教法:指导 引导 启发 检测 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质疑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入:(3分钟)(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

2、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二)揭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 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

3、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 z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15分钟)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合作学习指导:1、 先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2、 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3、 时间:8分钟交流汇报。师指导: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一切的一切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四、 质疑探究(5分钟) 作者以月、山、树、路等自然景象,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

4、山村月夜图,树与山融,月与人融,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之境。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 五、小结检测(9分钟) (一)师总结:散文走月亮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展现了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二)课堂检测1、近义词: 漫步 柔和 新鲜 气息 2、反义词 : 明亮 温暖 柔和 喜欢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秋虫,夜鸟着翅膀,从果园那边,来了果子的。 月儿是那样,月光是那样,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六、板书设计:走月亮小路 温馨溪边 快乐景美 走月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刘婷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

5、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喜欢的段落。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法:指导 引导 启发 检测 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质疑探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入:(3分钟)(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

6、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二)揭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正确掌握并理解生字新词,并积累运用。 3、初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 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出现了几次? 3、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质疑存疑。 问题有:“洱海”是个海吗?它在哪?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播放课件:

7、金钥匙)自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如果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4、理清条理:(1)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2)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月亮?第一次, 是在小路上走月亮。第二次, 是在小溪边。第三次, 是在田埂上。第四次, 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合作交流:(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

8、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2、 交流品味:(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2) “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3)从“走过”这个词和省略号中发现小作者和妈妈

9、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3、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四、质疑探究(5分钟)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五、小结检测(9分钟) (一)师总结:散文走月亮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展现了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二)课堂检测1、按要求写句子。 (1)溪水流着。(扩句) 。 (2)小水塘抱着月亮。(扩句) 。 (3)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 。 (4)里约热内卢赢得了2016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改为“被”字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四个“走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我”感到特别温暖是因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幸福【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