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6080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管理学课堂笔记主讲人:吕 铭_66781188,XX:lvmingouc.edu前言 学时数:34学时 容: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授课形式:讲座式论文作业复习考试 教学目的:初步形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了解教育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及管理特点,具备解决一般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参考书:1、教育管理学,孝彬主编,师大学,1999年版。2、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主编,XX师大学,20XX版。3、高等教育管理学,启和著,华中理工大学,20XX版。4、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 20XX版。第一章 管理概述管者,十二月之音,物开地芽,故谓之管,原

2、指竹筒等细长之物。引伸为对人、财、物、事的执掌与制约,有主宰、包揽、管辖、负责、照管等动态意义。 理者,治玉也。原义为治。非子和氏说王乃使玉人理其璞,引申为整治土地、治疗疾病、治理、处理、办理或协调等。 简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主其事为管,治其事为理。第一节 管理管理一词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是指人们对一定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管理是一种高度科学化、组织化的活动,因此,现代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

3、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第二节 中国的管理思想2.1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儒家学说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修己安人,以德为先道家学说效法自然天道,无为而治周易学说刚柔相济,阴阳五行,平衡和谐兵家学说五事道、天、地、将、法,五德智、信、仁、勇、严法家学说依法治国,严刑厚赏,国富而贫治墨家学说尚贤、尚同、民富、节用佛教学说行善积德、宽厚仁爱、清新寡欲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评介容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 。 1封建社会漫长,阻滞生产力发展,管理缺乏大规模社会生产的实践,缺乏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理论。 2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诸子百家各有主。有

4、些观点对立,甚至是相互矛盾例如儒家与法家、墨家,尚未形成了人们所公认的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3社会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的管理思想具有两面性,如儒家的重农轻商、求稳定,不求创新、歧视妇女等观点带有一定落后保守成份,应予以否定2.2 中国近代的管理思想旧学为题,新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前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以前 : 改革派林则徐、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洋务派鸿章、之洞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三义。 后期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民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管理思想 2.3 中国现代的管理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

5、公有制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吸收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科学发展观: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生活小康,人民健康;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物质基础,文化繁荣。 以人为本,突出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第三节 西方的管理思想3.1 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分工、协作、权责 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约束、控制、行为、债务 古希腊的分工学说组织、分工、归属 古罗马的管理机制集权、等级 、职责、经营 3.2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关于劳动组织的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的观点。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6、率。 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于某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工具和机械的改进。 3.2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大卫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把价值与交换价值区分开来。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地租的源泉,因此工资越低,利润越高;工资越高,利润就越低。 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 17711858年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人事管理之父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人的关心至少应同对无

7、生命的机器关心一样多。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17921871年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分工与分配理论,运用运筹学的方法研究分工、分配比例及效率关系。按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3.3西方古典管理理论3.3.1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时间-动作关系,效率研究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管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计划与执行分离,管理人员专业化3.3.2 亨利法约尔 的一般管理理论过程管理

8、之父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度的集权与分权;跳板原理;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3.3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行为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达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的有效形式,适用于一切组织。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法定权力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科层体制官僚体制层次分明、制度严格、

9、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 只有建立在法理基础上的行政组织的权力才是最合理又合法的。 科层管理理论观点: 职位分类、权力分层、资格法定、委其责任、遵纪守法、理性关系、固定工资 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 组织理论 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协作系统 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明确的目标 协作的意愿 良好的沟通 强调权威性,实现高效率3.3.4 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19271932年,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的试验Hawthorne Experim

10、ent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霍桑实验结论: 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 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 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 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乔治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高低与人际关系有关行为和群体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群体工作标准比金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 3.4 现代管理学派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分析:多种模式的并生 过程或经营方法管理过程学派 人际行为方法行

11、为科学学派 系统方法 经验方法或案例方法经验主义学派或案例学派 决策理论方法决策理论学派 数学的或管理科学方法管理科学学派 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方法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企业文化方法管理文化学派 管理任务方法经理角色学派 麦肯锡的7-S方法 :3.4 现代管理学派管理理论的丛林3.4.1管理程序学派基础:Fayol的组织经营理论,代表人物:Harold Koontz & Cyril ODonnell代表作:MANAGEMENT理论主要容: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职能的分析、原则的归纳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管理的思想的构架兼容并蓄强调管理职能的共同性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哈

12、罗德孔茨 和西里尔奥唐奈Cyril ODonnell管理工作是一种艺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五种职能有效应用的结果依照次序完成任务时间、重要程度等 3 .4 . 2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Herbert Simon,管理决策新学科理论主要容: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程序化例行问题、非程序化例外问题决策的标准:令人满意的行为准则非最优化组织设计的任务:建立一个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就是决策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多方案比较选择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3 .4 . 3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卡斯特Fremon

13、tEKast ,系统理论与管理弗理蒙特卡斯特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组织系统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系统投入产出关系,提高管理效率3 .4 . 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20XX,杜拉克 ,戴尔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3 .4 . 5管理科学学派基础: Taylor 的科学管理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伯法E S Buffa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主要特点:决策:减少个人艺术成分、增加科学性建立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评价依据:经济效果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即OR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3 .4 . 6行为科学学派基础:Mayo的人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