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复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6045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原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制冷原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制冷原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制冷原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制冷原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原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原理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原理第一章 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图 教材 P11 图 1-8 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过程 教材 P11 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特点:封闭系统,制冷剂在其中循环流动,经过一 次压缩(从P0到Pk),连续发生两次相变。4、理想循环,教材P31概念,理想 理想制冷系数SCP32公式1-20,热力完善度nP32 公式 1-21,课堂练习一 1,2 5、压焓图,教材 P12 图 1-9 6、压焓图的作用,教材 P12 最后一行起至 P13 第一段,结合课堂练习一36 题及课 堂练习二、课堂练习三领会 7、理论循环假定条件,教材 P12 8、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表示,教材

2、 P13 图 1-109、理论循环计算,教材P1315,结合课堂练习二,注意性能指标 10、实际循环修正总则,教材 P17过冷过热回热 11、实际循环定量修正(一)实际压缩过程,教材 P50 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工 作原理及特点, P52 图 1-38 应用范围。教材 P1721 实际压缩过程压焓图示,性能 指标(1)输气量Vh、Vs、久(2)效率 朮、qm、ns12、实际循环定量修正(二)过冷、过热、回热,教材P2128,定义,在压焓图上 表示,分析,结论13、实际循环定量修正(三)传热温差问题,教材P28,即T0TC, TkTH,结合理 想循环学习 14、实际循环定性修正,即定性分析影响

3、因素,教材 P32 节流不绝热,教材 P33, 压力损失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热交换损失解决措施:隔热。教材 P34 不 凝性气体,了解减少措施。教材P40,蒸发温度T0、冷凝温度Tk的影响,T0降低, Tk升高,减小。15、制冷工况,教材P45, 了解概念及用途。对压缩机进行考核,指标16、实际循环的计算,教材P3436,结合课堂练习三第二章制冷剂命名分类(P62化学成分,P70tsPk,卤代烃环保特性) 性质一环境(P640DPGWP)、热力(P66)、物理化学(流动,与金属橡胶材料水润滑 油的关系)、经济常用制冷剂(R11R12R22R134aR600aC02H20NH3R410AR407

4、CR13R23)制冷剂的命名无机物无机化合物f编号R7XX无机此合物的廿子虽輕R717举例二氣化碳R744朮凤I*卤代烃(氟利昂)分子式:CmHnFxClyBrz(满足 2m+2=n+x+y+z) 1)命名法一: R (m-1)(n+1) (x)B(z) 例:一氯二氟甲烷分子 CHF2ClR22 一溴三氟甲烷分子 CF3BrR13B1四氟乙烷分子 C2H2F4R134a2)命名法 2:区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CFC 氯氟化碳,不含氢,公害物,HCFC氢氯氟化碳,含氢,低公害物质HFC 氢氟化碳,不含氯,无公害例:CF2C12 R12CFC12 CFC13严重破坏臭氧层 禁用属于过渡性

5、物质 可作为替代物,待研究开发R11CFC11R134aHFC134aCHF2ClR22HCFC22C2H2F4 共沸制冷剂 共沸(液体)制冷剂厶 俎成 电画触或两型以上敢制段別按够遍鷹尿按克零质虽百廿比 龙R500= R152aR12 编号 R5XXj|已经商品般共粥混合物,依应用先后在泗序号中顺次地规定苴识另嚅号非共沸制冷剂组成编号举例非共沸(液体)制冷剂VvR4XXR407cR32/R125/R134a(23:25:5 2(%)R125/R.143a/R134a(44:52:4(%)LR404a已经商品化的非共沸混合物,依应用先后在4叩序号中顺次 地规定其识别编号。作为制冷剂应符合的要求

6、 一、制冷性能方面 1.热力学性质方面温度、压力、耗功、制冷量 2.迁移性质方面-粘性导热性 二、实用性方面 1.物理化学性质方面(1).安全性 毒性 燃爆性泄漏性(2).热稳定性(3).化学稳定性(材料的适应性)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与润滑油的互溶性. 与水的溶解性 (4). 电绝缘性2 其它,价格低廉,便于获得等 三、环保性能方面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中逞(中压)制瀚I笺09Pc0.2O.SMPats-GOlC0T!-G0r,0.3MPaPc2.0MPa常用的制冷剂小结 氨:它在蒸发器中的蒸发压力一般为 0.0980.491Mpa ,在冷凝器内的冷凝压力一般为 0.9811.

7、570MPa,标准蒸发温度为-33.4C,凝固温度为-77.9C。氨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流动阻力小,传热性能好。此外,氨 的价格低廉,又易于获得。氨的主要缺点是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也有一定的可燃性 。氨的压缩终温较高 。氨在矿物 油中的溶解度很小 。纯氨不腐蚀钢铁 。氨能以任意比例与水相互溶解 。氨的检漏方法: 从刺激性气味很容易发现系统漏氨;可以用石芯试纸或酚酞试纸化学检漏。卤代烃 分子量较大、密度高、流动性差,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时流动阻力大; 绝热指数小,压缩终了温度低;传热性能较差;溶水性极差,系统中应严格控制水的含量;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小;遇明火时,

8、卤代烃中会分解出氟化氢、氯化氢或光气;无味、渗透性强,在系统中极 易渗透;价格咼。混合制冷剂(1)共沸混合制冷剂 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制冷剂。它 与单组分的制冷剂一样,在一定的压力下蒸发时能保持恒定的蒸发温度,且液相与气相始终 具有相同的组分。( 2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制冷剂。 在饱和状态下,气液两相的组成组分不同,低沸点组分在气相中的成分总是高于液相中的成 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没有共沸点。在定压下蒸发或凝结时,气相和液相的成分不同,温度 也在不断变化。第二章制冷剂 载冷

9、剂、蓄冷剂作用及特性要求(比热密度凝固点结晶粘度) 无机盐水凝固温度遵循规律 P85 、正常使用条件(浓度温度酸碱性减少与空气接触)P8 9冰蓄冷系统图2 5夜间制冰时,从主机蒸发器出来的乙二醇溶液温度约为-6C,进入储冰装置使水降温结冰, 乙二醇溶液离开储冰装置温度约为-2C,再由乙二醇泵送回主机继续循环制冷。 使用空 调融冰放冷时,乙二醇溶液离开储冰装置的温度约1C,由泵送入板式热交换器与冰冻水进 行热交换,乙二醇溶液出热交换器时温度为6C左右,再回至储冰装置降温,如此反复循环, 使不断产生7C左右的冰冻水给空调装置。储冰装置有多种型式,如冰球式、盘管式等等。礎示)O;运廿方式制冷机VIV

10、2V3V4:,迴阀W冰开开关JT摊Xa-b磴冰供冷关开黄X幵训程;制挣机供冷开开开X 1a-c制冷机q融冰同时供冷开幵黄JT第三章双级压缩/复叠式 工作参数 压力比?双级循环的基本型式?(压缩、节流、中间冷却)最常用? 氨、氟双级压焓图采用哪一种型式有利则与制冷剂种类、制冷剂容量及其它条件有关。常用的组成型式有:压 缩单机双级:一台压缩机,气缸一部分为高压级,一部分为低压级。 双机双级:两台压缩机,分别为高压级和低压级。节 流一级节流: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 一级节流:经一个阀节流至中间压力,再经另一个节流至蒸发压力。冷 却中间完全冷却:将低压级的排气,冷却到中间压力下

11、的饱和蒸气。 中间不完全冷却:未将排气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饱和蒸气。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与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区别: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压缩过程:从蒸发器来的制冷剂在低压级压缩机中压缩 至中间压力pm,排入到中间冷却器中,被其中的液体制冷剂冷却成中间压力pm下 的饱和蒸气,再进入高压级压缩机中被压缩到冷凝压力 pk。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压缩过程: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不是直接进入中间冷 却器冷却,而是和中间冷却器出来的中温制冷剂蒸汽在管道中混合被冷却,然后进 入高级压缩机压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中一般设有回热器,保证低压级压缩机的过 热度。因此供液的制冷剂液体两次过冷。双级蒸

12、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比较分析 P1041)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的制冷系数要比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的制冷系数小(2)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一级节流循环要比二级节流循环的制冷系数小1)一级节流可依靠高压制冷剂本身的压力供液到较远的用冷场所,适用于大型制冷装 置。2)盘管中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不与中间冷却器中的制冷剂相接触,减少了润滑油进入蒸发器的机会,可提高热交换设备的换热效果。3)蒸发器和中间冷却器分别供液,便于操作 控制,有利于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中使用,装设在低压机排气和高压机吸气之间。中 间冷却器也是一种热交换容器,有三方面的作用1. 降低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温度

13、,以避免高压级过高的排气温度;2. 使高压液体在节流前得到过冷,以提高系统制冷能力,减少节流过程产生的闪发气体;3. 起到油分离器的作用,它可将由低压级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通过改变流动方向、降低流 速、洗涤和降温作用分离出来,并由放油管排出。 设计:1. 中间冷却器直径o= 0.5 m / s2. 中间冷却器蛇形盘管冷却面积中间冷却器* P99 P107结构立式吾式?双簸蒸气压缩式制冷醤 环的热为计算见羯关 WORD双级压缩工况影响 P1161 变工况特性 工作温度变化,双级制冷机性能随之而改变。t0 对 pmpo 的影响,边界温度 t0b P116 图 3-21 高低压缩机耗功最大出现处高:

14、Pk/Pm=3, tO =-27C 低:tO =t0b,承受压差最大,压力比约为32与变工况有关的两个问题(1 )起动问题配组式: 先起动高压压缩机,待蒸发温度降低后再起动低压压缩机单机双级式:容积比 先调大,待蒸发温度降低后再调至正常 小型机组同时起动(2)电动机功率的选配配组式:高压机按最大轴功率工况选配电动机 低压机按开始投入运行的工况选配电动 机 。单机双级:高低压级轴功率之和小型机组同时起动:低压机按最大轴功率工况选配电动机引课:制冷剂的一般分类根据制冷剂常温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时饱和压力 Pk 和正常蒸发温度 T0 的高低,一般分为三大 类:1 低压高温制冷剂冷凝压力PkW23 Kg/cm2 (绝对),T00C如Rll (CFC13),其T0 = 23.7C。这类制冷剂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通 常 3 0C时,PkW3.06Kg/cm2。2 中压中温制冷剂冷凝压力 Pk 20Kg/cm2 (绝对),0C TO-60C。如R717、R12、R22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 机中。3 高压低温制冷剂冷凝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