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45978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案例以甘某小学五年级3班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心理、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与访谈,探究该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词:留守儿童;案例分析;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将自己未成年的子女留在了农村家中,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或“隔代教养儿童”。据统计,目前全国有6000多万名留守儿童,其中甘肃就占到了25%左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一、县城小学留守儿童案例分析(一

2、)留守儿童概况本次研究选取了某小学五年级3班作为调查地点。据统计目前班级有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经常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上两极分化,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放任自流,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学习上缺乏指导等诸多困难。(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自己外出打工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将孩子留给家中年迈的老人或者亲戚朋友照顾,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同时,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缺乏亲情关爱和心理疏导,性格变得内向自闭、自卑懦弱,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此外,还存在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如偷东西、打架等

3、,但却很少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与引导。即使有老师进行家访,也往往因为时间有限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深入交流1。作为班主任,我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以前带的学生中一个女生的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为了生计,她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她从二年级开始,白天在小饭桌吃饭、写作业,晚上一个人在家睡,经常不能按时到校,需要老师打电话叫起床,作业经常完不成,字迹潦草。每次找她谈话时都表现得无所谓。从此以后我改变了策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她经常嘘寒问暖,让她体会到了久违的母爱。从那以后,她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待人接物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学习,真的是突飞猛进,每门功课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书写规范,成绩也由以前的

4、班级垫底冲到了班级前5名。(三)、县城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状况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同时,他们也缺乏亲情上的关爱和社会上的支持。这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生活等方面失去信心,甚至有些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打架,偷东西也成了常态。班级留守儿童中有一名男生学习不好,行为习惯特别差。除此之外还经常在班上欺负、恐吓同学,威胁。我和他谈过几次话,但效果微乎其微,和家长也沟通过,但家长表示自己经常在外,也是无暇顾及,爷爷奶奶过分的溺爱,更是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我便改变了策略,上课故意晾着他,无论他怎么捣乱就是不理他,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种做派也已习以为常,也没人搭理。两天后,他主

5、动找到我,很诚恳地跟我道歉,说以前他在课上捣乱,老师们都会批评他,甚至将他赶出教室,可我却没这么做,他还说,他之所以捣乱,故意举手却不回答问题,就是为了寻找存在感,以后他要好好听课。从那以后,课堂上他捣乱的次数少了,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成绩也进步了一大截。据统计,大部分的问题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缺乏亲情关爱和监管,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其次学校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虽然学校针对留守儿童都做了专门的安排,但专业化教师数量较少且专业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社会关注度不够、

6、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也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不利影响。二、县城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应对策略(一)学校方面L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留守儿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闭等等。因此,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或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或者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身心全面发展。2 .改善教学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价值观。为此,学校应当加大投入力度,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设置图书角、读书长廊等场所,鼓励学生多阅读、读好书;此外,教室布置、教学设备更新等都应当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生需

7、求。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留守儿童中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4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长期保持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5 .开设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感受到爱和温暖。6 .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设置多功能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器材等。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形式主义,不要将“关爱”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行动,而是真正地从心出发,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二)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尽量回家看望孩子,即使不能陪伴在身边也要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及

8、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孩子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此外,学校可定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心理辅导课程来加强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感情。对于我校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仅仅依靠学校单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为其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2。此外,对于那些长期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的学生,更需加强关爱,积极与之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其心理活动,给予必要帮助。(三)社会方面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行为。2 .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代理家长”、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和亲情抚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教育转化留守儿童最有效的途径,不仅要做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而且还应该做好社会教育工作,切实凝聚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苏纯明,张松林,刘晨军.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应对的具体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12):369-376.2李婷,张伯平,郭林俊.浅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17):128-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